浅析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向
2018-01-10吴迪
吴迪
摘 要 技术变革对新闻的理念和范式构成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VR/AR两种技术因其强大的现场还原功能以及独特的传播体验,被国内外媒体相继采用,导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业发生了微妙的转向,给新闻业带来新的挑战。
关键词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200-0156-02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在这样的环境中,用户可以得到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上的模拟过程。由于它可构建模拟虚拟环境的特性,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VR侧重于“构建虚拟现实”,将用于引入兼具沉浸、互动以及想象的虚拟世界。而AR则把重点放在改进“物质世界”,通过加入的“数据层”来加深用于对现实的理解。与VR营造的“虚拟空间”所不同的是,AR对真实空间给予完善和补充。从而实现虚拟和现实的结合。
随着21世纪的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VR以及AR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原有的接入设备也朝着轻量化,功能多样化转型。逐步降低甚至消除了操作门槛,新闻从业者开始使用这两项技术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手段。这种交互性强,又使受众极具身临其境之感的体验的新的参与新闻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新闻业单一的平面的新闻呈现方式,将强大的复现能力,独特的传播效果的展现在受众面前,给传统新闻报道深深一击。虽然它作为主流媒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它确实代表了新闻报道的一个方向,促使传统新闻业悄然发生了一些转向。
1 从浅到深的挖掘
在纸媒的鼎盛时期,李普曼就提到过媒介传播的局限性。提出了拟态环境一说,拟态环境式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那么在传播的过程中,传统的新闻报道通过文字,图片对新闻事件进行还原,受众通过阅读对新闻事件产生想象。但无法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多维度、非线性的编辑新闻的方式意味着在理论上对新闻稿件的呈现已不再有限制。新闻业为适应数字时代在努力重塑自我。
通过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从浅层次的新闻报道上升到深度挖掘,受众通过报道较为详尽的了解其来龙去脉。例如,2016年6月5日,《法制晚报》推出了一则VR新闻,介绍安徽六安市万人送考的盛况。这则叙事性新闻就用到了最新的VR技术进行拍摄和制作,将万人送考的情景真实的在现。使得受众仿佛自己也在送考之列。在虚拟增强技术的支持下,媒体营造出更为具体和生动的画面,而原本的新闻也从浅层叙事上升到深层叙事上,受众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代入感更深刻,更详细的了解送考的盛况。
2 简单呈现到沉浸参与
传统的新闻报道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通过文字,图片构建一个新闻事实。受众作为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新闻,并未真正参与到新闻的制作和呈现当中。VR和AR技术的叙事逻辑将受众的地位摆在了新闻报道的中心,他们再也不是被动的接受新闻了,而是沉浸式的参与新闻,与“记者”或者“编辑”共享新闻事件。受众开始亲身体验整个事件的始末,不需要依赖转述和干扰。通过最大认知理解新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共情效应”。
2013年,美国传媒巨头甘内特集团推出解释性报道——《丰收的变化》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了其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创新的运用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将简单的新闻报道变成了深度的沉浸参与。这部解释性报道与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Rift合作,开发虚拟现实农场板块,还原农场实景并且添加了游戏元素。虚拟环境完全真实按照实际场景等比重建,受众身处《丰收的变化》的场景中,借用眼前的3D屏幕将视线扩展到360°,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时间获取丰富的视觉信息,增加现场感。在虚拟的玉米田以及建筑物旁走动,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美国农民的立场上,观察农场的发展以及农作物的丰收。交互性极强的虚拟增强现实技术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美国的农场农作物的丰收。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不同的是,他们不再是在报道物上看到收割的麦穗和大豆。
由此可见,借助于VR与AR技术的新闻报道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新闻,而是真正的成为了新闻现场的一份子。采用VR以及AR技术的新闻报道近乎完美的复原了新闻事件的“现场”和“全貌”,受众再也不用依靠单纯的文字、图片等浅层的信息来获取新闻。而对新闻的细节和环境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由此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3 “中央厨房式”的融合
数字时代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融合,推动这种融合的就是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增强现实能够推动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起“中央厨房”式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纽约时报》作为传统的主流大报遭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它基于强大的品牌公信力和权威,不断的尝试媒介创新,与谷歌公司等高科技公司形成合作關系,运用VR和AR技术。2015年,《纽约时报》宣布推出了新闻VR应用程序——NYT VR。订阅者会收到一个免费的硬纸眼镜(Google Card board)受众可以通过NYT VR应用观看整个新闻故事。纽约时报后期陆续推出更多的VR新闻报道。涵盖受众比较关心的叙利亚难民营。埃博拉病毒幸存者等热点话题。与此相同的是《得梅因纪事报》也同 Oculus Rift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就新闻作品的虚拟现实技术呈现部分达成深度合作。在还原农场实景方面采用Oculus公司提供的虚拟现实头盔设备获取最佳的3D浏览体验。VR和AR技术推动了高科技公司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更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向新媒体试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endprint
4 互动式的报道体验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新闻报道方式需要与真实世界相结合,为了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大量的使用了先进的传感装置和显示设备。比如多位置与角度传感器,可穿戴增强显示设备,体感交互设备,三维立体显示设备。通过这些高端的设备和技术,计算机可生成一个逼真的、动态的、可交互的世界。人们可以对这个虚拟对象进行交互和考察。在《丰收的变化》中,一名戴上头盔体验过3D版的受众如此描述其体验“我在农场里面,从各个角度观察农舍,沿着建筑物一路漫步。我走进一个建筑,就看到一家收割机正在被修理。我穿行在一排排玉米地之间,就看到秸稈有多高……”。《丰收的变化》借助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这种带有互动色彩的“新闻游戏”,对受众产生吸引力。让受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新闻信息。这种方式阅读将会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和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同,它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感官刺激。身临其境的阅读新闻成为新的趋势。虚拟增强现实可将读者带入任何一个场景。甚至让读者处在某个当事人的境地之中,不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阅读新闻,而是作为参与者的身份体验新闻故事。看新闻再也不是讲故事,而是经历与体验。如,2017年17岁黑人少年科雷沃恩·马丁被28岁白人乔治·齐默曼枪击身亡事件。美国知名科技媒体人希格恩·布鲁斯特通过虚拟增强现实了解了整个枪击事件之后,说到“我戴着三星Gear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看着马丁在便利店购买食物和饮料,那是监控摄像头拍摄的颗粒感很强的视频,然后我的视角转换到了马丁和齐默的最初遭遇的动画重建的场景上,当两人奔跑到视野之外后,真实的911报警音频开始播放,我被切换到目击者的角度,枪响了,我打了个哆嗦……”。由此可见,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和认知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图片文本式,而是一种新的身临其境的参与式。受众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和先进设备,与真实的模拟传播环境进行互动。
虽然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开始浸入到新闻报道中,但它和新闻传媒的深度合作还有待深化,它在重塑新闻事实的过程中虽极大的丰富了和深化了报道的深广度,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向虚拟环境中加入“三维虚拟化”物体是一个难题。虚拟角色如果在表现效果上寻求真实性,以及反映出事发的动态纹理。生动真实的报道的重塑需要较长时间和技术的高度整合,对报道的整体方式进行策划和设计,在一些受限于时效性的新闻报道上难以运用。另外,还未普及的阅读方式受限于受众的经济水平,较为昂贵虚拟穿戴设备的消费市场还未成熟。并且此类设备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参考文献
[1]俞哲旻,姜日鑫,彭兰.《丰收的变化》:新闻报道在虚拟现实中的运用[J].新闻界,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