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刀马旦表演特色之我见
2018-01-10张丽恒
【摘 要】刀马旦在豫剧表演中属于比较重要的行当,在豫剧发展史上有着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形象。本文在对豫剧刀马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刀马旦所应具备的表演特色。
【关键词】刀马旦;表演特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4-0048-01
一、豫剧刀马旦表演现状
目前,很多表演刀马旦的演员对刀马旦的认知总是有所偏颇,在文戏和武戏中不能兼顾。有的演员是文戏较好,在武戏方面比较欠缺,很多剧目仅是搭个架子,基本上没有精彩的武戏。而有的演员在武戏方面表演比较出色,但是唱功不佳,所塑造的舞台形象过于单调,没有表现出刀马旦演员应有的特色。
在众多演员之中,有一个实力出众的演员,她所扮演的刀马旦极为到位,是当今豫剧表演舞台上文武兼备的演员之一。她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的张丽恒。
张丽恒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青年刀马旦演员,自小刻苦练功,对于豫剧的唱念做打掌握得比较到位,经过多年的舞台锤炼,已经在豫剧刀马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多个豫剧曲目中均有精彩的演出,塑造了不少经典的刀马旦形象,比如《破洪州》《穆桂英下山》《刘金定》《杀四门》《盗库银》《白蛇传》《庚娘杀仇》《挂画》《拾玉镯》《天雪》《破天门》等剧目。
二、豫剧刀马旦的表演特色分析
(一)唱功表演特色。豫剧表演过程中,需要借助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在指定的舞台之上,将历史的、现代的故事展现给观众,带给他们美的享受。这些艺术手段是表演手段,想要更好地运用这些艺术形式,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付出足够的努力。作为一名豫剧刀马旦,需要把握好这部分技能。很多演员唱功极佳,但是武功不一定好;念功好,不一定做功理想;做功极佳的,其武功又不一定好。总而言之,極难培养一位唱念做打各项技能都理想的演员。
豫剧演员需要刻苦努力,要不然就不能掌握所有的艺术手段。比如说唱功,张丽恒下功夫研究唱功,因此,她的唱腔不仅好听而且感人。在豫剧的基本功中,唱功居于首位。因此,张丽恒的唱功不仅字正腔圆,还传递出豫剧角色的喜怒哀乐。从技术层面看,张丽恒的唱功吐字清晰,能够将唱词的阴阳、清浊等表达得极为清楚,而且需要有正确的用气的方式。同时,张丽恒对气息的掌握也很到位。想要有稳定的唱腔,就要很好地进行换气,在演唱过程中要知道如何换气,否则其唱腔将会空虚无力。同时,张丽恒对舞台形象的情感把握极为到位。演员在舞台上,要仔细体会角色的人物情感,用情演唱。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反复练习、锻炼,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二)念功表演特色。念功,也叫念白,属于一种充满音乐节奏的艺术语言,在突出人物性格、营造戏剧气氛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作为一名演员,假如不能很好使用念白,那么就无法把戏曲中的人物情绪表达给观众,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就会失去特色。“千斤念白四两唱”,这句话就能充分体现念白在戏曲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著名的刀马旦演员,张丽恒在念白的掌握方面也是极为得心应手。她可以根据人物所处的情境来演戏,突出人物的性格,调整念白的气息,表达人物内心的忧虑或喜悦情绪。
(三)做功表演特色。念白虽然很重要,但也需要有相应的身段和动作与之搭配,组成一套动作,才可以相互倚重,也就是常说的口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如此,念白才会显得更有味道、有情感。张丽恒的做功也有一定的特色。做功也就是做派,在四个基本功中,其占据基础的地位。张丽恒作为一名刀马旦演员,做功极为扎实,无论扮演什么角色,总是可以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心情和动作极为贴合,表情极为到位。不仅能将剧中相应场景展现出来,带动剧情的发展,还可以感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
(四)打功表演特色。打功也称为武打,在四功中,其对演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最高。尤其是对于刀马旦出身的张丽恒而言,其武打的“档子”更多。不管是什么样的打斗场面,这些“档子”都是依托演员的武打动作来完成的。不论是短兵相接,还是马上长枪对打,都需要使用一定的套路、技术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结语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张丽恒是刀马旦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员之一。作为一名演员,其主要目的就是展现人物形象、营造戏曲氛围。四功是刀马旦表演艺术的基础,无论哪一门功夫,对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张丽恒苦练基本功,将四功巧妙运用于豫剧表演过程中,塑造出一个个经典的刀马旦人物形象,对我国豫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豫剧刀马旦表演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7,(07):44.
[2]陆蓓.文武兼备刀马旦——浅析刀马旦表演特色[J].艺海,2016,(08):50-52.
[3]唐真.十年磨一剑——談馬金凤在《穆桂英挂帅》中的表演[J].上海戏剧,1963,(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