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在堂识小

2018-01-10杨未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琉璃厂青云楷书

杨未君

陈寅生与青云斋

陈寅生擅书法,其纸绢作品也为刻铜爱好者所喜爱。以前见到的寅生书法多为楷书小字,有团扇、成扇、古物题跋和横幅等。最近在京城拍场上见到一幅斋堂号横额,为大字行书“青云斋”三字。作品为纸本镜芯,尺寸为35×105(厘米),落款为寅生陈麟炳,钤印“陈麟炳印”“寅生”(图1)。

青云斋有可能是当时琉璃厂的南纸店。我们见到的陈寅生真品铜墨盒,有底铭“青云”二字的。底铭所标示的店铺,一般都是陈寅生在店里挂单的,至少是和陈寅生有合作关系的。这样的店铺有很多,如“松竹”“成兴”“翰墨”“文美”等,“青云”也是其中之一。青云斋和陈寅生在笺纸上也有合作。目前见到的陈寅生参与创作的笺纸,有“秀文斋”出品的“寅生摹古笺”一套多枚和青云斋出品的“寅生花卉笺”。相信没有见过的寅生笺纸还有。

寒斋藏有的這枚青云斋寅生笺纸,图案为“木兰花”(图2)。这是一枚窄窄的诗笺,有款字“寅生氏摹于青云斋”字样(图3)。这也许是一套笺纸中的一枚,相信随著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

琉璃厂店铺的史料文献也很缺乏。有些清代店铺历史在民国年间就已很难找到知情人了。同一名称的店,在不同时期出现,有可能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在第四章《贩书传薪》中列有一些书店的名录,其中有:青云斋,(店主)陈文学,字漢儒,冀县人。弟子,黄存瑞。如果说这家“青云斋”是否是和陈寅生光绪年间合作的那家“青云斋”还有待考证的话,那么到民国年间卖出过红学重要史料《枣窗闲笔》的青云斋书店则肯定是另一家不相干的书店。至于鲁迅常常去品茗和买日用品的“青云阁”,则是一个综合商场,现如今遗迹尚存,更是和清代“青云斋”没有一点关系了。

那么,陈寅生挂单的“青云斋”就没有一些鸿迹雪泥了吗?

涂宗涛《苹楼夕照集》中有一篇文字“散叶集成《慕贤集》”,其中提到了“青云斋”,倒是值得参看。书中写道:

偶在古旧书店发现一本《慕贤集》,封面书名为墨笔楷书,纸捻装订,十六开,书页全为空白宣纸,内夹散叶墨迹多张,其中有赵节撰并楷书的《半山草堂记》,署“嘉庆三年夏五月”,用“青云斋”笺纸,知是清嘉庆年间故物,乃购之归,复将散叶按类分别贴在空白书页上,共计散叶廿八张。从散叶墨迹内容考察,知是清嘉庆年间山东潍县(今潍坊市)王敬庵所藏友朋投赠之诗文和信札。

……

《慕贤集》因由嘉庆年间的散叶墨迹辑成,其本身就具有历史价值,它距今已将近二百年,保存不易。以所用笺纸而言,真可谓五彩纷呈、非常雅致,是难得的手工艺佳品。如“青云斋”笺纸,六行,四周绕以纹饰,底作浅黄、浅红、次浅黄三色;另有浅绿色无界格而中作瓦当图案者;也有白底而以竹枝图案作界格者;有浅绿、浅红无界格图案者;有白底蓝格而四周绕以图案者;有白底而在左下作红色瓦当图案者,如此等等,品种繁多,美不胜收。endprint

猜你喜欢

琉璃厂青云楷书
琉璃厂的传说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清代北京艺术品市场的探索与演进
印象·琉璃厂
琉璃厂重生记
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