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兆勛 厚积薄发思长远
2018-01-10廖冬梅刘志梅
廖冬梅+刘志梅
人物简介
古兆勛先生,中展信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迈克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香港中小企国际联盟创会副会长兼文化创意委员会主席、香港经济师学会副会长兼经济研究及报告委员会主席、香港註册财务策划师协会创会资深会员、香港市务学会资深会员、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商业学院-课程发展及考试评审顾问,90年代中为香港商报《商见欢》每天专栏作家,2000年为《明报》经济版中小企信箱专栏作家,近数年为香港《资本一周》周刊《经济纵横》专栏作家。
古兆勛先生出身於银行界,服务於金融界,也是一位美食家、经济分析师、专栏作家……他的思想深邃,对一件事情的剖析全面而透彻,他眼中看到、心中想的总是比一般人深刻,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思索、研究与感触。
作为一个有“全才”之称,有着多领域深入研究背景的人,他可以将经济与各方面串联起来,用一种多方面融合的方式弥补经济发展中单独某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古兆勛先生谈经济,谈金融如何与文化结合,金融如何与科技结合,金融如何与教育结合……
在物质文明进步的时期,为敦促精神文明与之同步发展而做出的一切努力,在古兆勛先生看来是极有意义的事情。
厚重的青春岁月
古兆勛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少年时所处的时代和家庭环境,注定了他从小就要有一切依靠自己的意识,做好承担家庭责任的凖备。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做事要勤力,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生活没有给他优渥的条件,卻给了他向上的心和生活的技能。厚重的青春岁月将他打造成一个有信仰、有拼劲、善良而大无畏的人。
古兆勛先生对社会心怀感恩,他常说自己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在香港经济正值辉煌时期步入社会奋鬥的一代,受香港经济发展的恩惠,获得了许多就业的机会。古兆勛先生说:“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金融业及房地产业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只要脚踏实地,即使从最基层起步,也比较容易成功。”这给了他信心,让他努力拼搏,积极向上。
扎根经济 多方涉猎
古兆勛先生考获了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並於香港中文大學财会专业毕业。
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中,古兆勛先生在银行工作,曾任职於大华银行、渣打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前称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花旗银行及中信银行国际(前称中信嘉华银行)等,拥有多方面的银行融资经验。及後他於陈叶冯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企业顾问逾5年时间,积攒下对企业发展、企业管理、收购合併包括投资諮询、融资安排、财务管理策略等丰富的经验及广阔的商业网络,一步步成长为企业融资、国际商务拓展、企业主管训导、投资项目评估的资深专家、资深的海外企业投融资专家。
2000年至2003年,古兆勛先生任美国QST Inc.在港亚洲区办事处财务顾问;2004年中至2005年底受聘为QST Inc.亚洲区域总监;2006年受Paragon Investment Fund邀请,往瑞士参加国际投资圆桌会议;2008年受美国水牛城商会邀请发表“中国投资商机”的主题演说;2012年1月11日,华保亚洲委任其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而今,古兆勛先生任职中展信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迈克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国富浩华亚太区諮询有限公司董事等,至今,他大部分时间从事企业财务及业务拓展的諮询工作。他曾为数十家香港中小企业成功安排银行商业融资,近年协助多家公司在香港融资或上市。其中包括2007年时成功引导一家香港中小企在英国AIM板上市;2009年协助一家中港企业往美国收购一家运动鞋品牌连锁店;2010年协助一家中国企业往加拿大多伦多上市……
重新审视经济
古兆勛先生的人生经历丰富,每一次的经历对他而言都是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会计的专业,让古兆勛先生习惯性用数字说话;银行家,又让他总是能夠透过一件事件探寻到经济更深处、更广处的地方;投、融资专家,让他在精凖的市场把握之餘更加谨慎细緻;而专栏作家,让他既在经济圈中又跳出了经济圈看社会,今静思考,於经济环境中开启一场思想的自然回归。
90年代中古兆勛先生为香港商报《商见欢》每天专栏作家,他也是香港明报经济版“中小企信箱”每周专栏作家。2014年至今,曾为香港《资本一周》分别有两个专栏,写文化产业及经济分析。
他言“过去已去,未来已来”,向大家宣告“机械人+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已来临”,说:“在科技及科研世界裏,新发明、新科技正不断湧现。悄悄的,並有时会突发地,改变着这地球上人类的生活。”曾有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3年期间,香港竞爭力一直位於世界前三,然而,在2014年的全球经济竞爭力年度报告中,香港的竞爭力已经跌出前三,这份报告给香港的竞爭力敲响了警钟。古兆勛先生也为之深思,他惊慌地发现“近十年由科技催生的变革在香港並没有发生,而与之对应的内地正在由创动科技推动社会的变革”。“单就金融科技领域内的互联网及支付系统的社会应用,香港已经被北方近邻远远抛离。”古兆勛先生一席话思考长远,也隐隐透露出担忧。
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2017年,他盼望着近年饱受风霜的香港社会,能夠走出伤痛,新人新政,全民同心“努力建设20岁的年轻活力新香港”。提议接棒的青壮年一代,走出香港,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真正的中国和真实的世界,走出香港狭隘的本土主义,把眼界视界提升,把个人为人处事能力练好,自身装备充足,在2047年之时,坐在“香港号”的driver seat上。
古兆勛先生谈美食,谈文化产业,建言香港利用国际饮食文化相交的诸多优势,拉动整体的文化产业与经济活力。他谈“共享经济,共享繁荣”,问“谁又与谁共享谁做的经济大饼”?他站在忙碌的六月,“回望”政经世界的过去,“展望”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担当起国家的超级联繫人及港人的超级管理人角色。
他是香港经济师学会副会长,学会凝聚了经济领域各专业的傑出人士,大学经济课程教授、中高层管理人员,每一年他们会举办一两场大型研讨会,如“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探讨这个倡议对香港经济的启示,以及怎样将香港的中小企融入到“一带一路”中?他们带团出去参观访问,为香港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竭诚尽智。
看今朝,思未来,紧贴经济市场与社会现实,古兆勛先生在壮阔的行进路上,通过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加以思索与推断,直击问题的本质,产生理论,为香港的发展建言。他为香港未来的发展而思,为香港的繁荣稳定而喜,也愿意为香港发展淡化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去追求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将文化、艺术带入香港,与香港经济融合,让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