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8-01-10于野王键张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微创切口关节

于野,王键,张梁

青岛城阳古镇正骨医院骨四科,山东青岛 266107

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于野,王键,张梁

青岛城阳古镇正骨医院骨四科,山东青岛 266107

目的探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骨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法,研究组患者使用外侧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方法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方法在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传统L型切口治疗方法(P<0.05)。结论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能够有效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满意的疗效。

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疗效

目前临床上对于移位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如何控制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一直都是骨科医生的研究重点问题[1]。我院根据上述情况,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骨科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中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nders分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6±2.3)岁,Ⅱ型 11例,III型 19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9±2.3)岁,Ⅱ型13例,III型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完善常规检查,跟骨X线、CT扫描三维重建,明确术前诊断。术前综合评估了解骨折分型,排除手术禁忌证,待肿胀消退皮肤皱褶试验阳性后安排手术治疗[2]。

1.2.2 手术方法 手术在硬膜外或腰麻下进行,常规应用止血带,均采用侧卧位。研究组采用跟骨后外侧跟腱前1 cm取纵行切口,长约3~4 cm。全层切开皮肤和软组织,直达骨膜,用骨膜剥离子在骨膜上方全层剥离跟骨外侧软组织。在跟骨结节的跟腱附着处的下方,将1~2枚直径为3.5 mm的克氏针沿跟骨纵轴方向平行置入,克氏针达到跟骨后关节面下方的骨折线,但不超过骨折线。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通过撬拨和挤压恢复跟骨的B 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同时纠正跟骨内翻。于跟骰关节近侧、距跟关节下方平行跟距关节向近端做第2个切口长约2~3 cm,将腓骨长、短肌腱向下牵开,显露复位前距下关节、跟骰关节跟骨外侧面。将锁定钢板沿后侧切口通道插入,确认腓骨肌腱在接骨板的浅层,透视确认位置满意后,通过2个切口固定钢板、螺钉。缝合切口,跟骨加压包扎。对照组采用足跟外侧“L”型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腓骨长肌深面向上掀起跟骨外侧面软组织,形成全层皮瓣。采用无牵拉接触技术显露跟骨外侧面和距下关节面,沿骨折线掀开跟骨外侧壁,探查距下关节面塌陷情况,骨膜剥离子撬拨复位关节面加手法挤压跟骨外侧壁,恢复跟骨的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克氏针临时固定。若有严重骨缺损,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填充。透视满意后,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加压包扎。见图1、图2、图3。1.2.3术后处理 术后抬高患肢,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及各趾的主动屈伸活动,及时更换敷料,伤口情况,一般术后2周拆线。下床不负重行走,定期复查X线,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其患足负重时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应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使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方法在切口并发症(0例)、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切口并发症5例)患者传统L型切口治疗方法(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对比(±s)

组别 切口愈合时间(d) 住院天数(d) 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P 17.2±8.4 13.2±5.2 5.391<0.05 23.1±11.8 13.1±4.8 5.125<0.05 12.3±2.8 12.1±2.4 0.964>0.05

图2术中外侧微创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固定

3 讨论

对于跟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最大限度的达到解剖复位以及坚强的内固定是获得良好功能的重要前提。目前,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为经典的“L”形外侧切口。该人路的最大优势是可显露跟骨整个外侧壁、后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术野暴露清晰,可以在直视下准确复位距下关节和移位骨折块。外侧钢板坚强内固定维持复位状态,降低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等系列并发症的发生[3]。但由于软组织剥离广泛,血运破坏严重,术后容易出现切口皮缘坏死,切口裂开感染、内固定物外露及骨髓炎等并发症[4]。采用外侧微创切口治疗方法,避免了大范围的软组织剥离,保护了骨折端的血运,有利于促进骨折端的愈合,并同时减少了对跟骨血运的人为性破坏。由于手术中剥离范围的明显缩小,明显减少了术后出血量,减轻了软组织的愈合压力,术后不易出现切口皮缘坏死和并发症情况[5]。

图3术中X线骨折复位固定,跟骨结节角恢复

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小切口虽不能完全直视下复位关节面,但也可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获得满意的复位,疗效与传统内固定治疗相当[6]。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外侧微创切口治疗方法在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传统L型切口。因此,跟骨骨折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软组织的创伤小,能够改善围术期指标,安全性更高,有助于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外侧微创切口治疗跟骨骨折能够有效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王战锋.手法复位保守治疗与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46-48.

[2]陈滨,黎润光,王钢.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8)∶746-751.

[3]Stapleton JJ,Zgonis T.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calcaneal fractures[J].Clin Podiatr Med Surg,2014,31(4)∶539-546.

[4]De Groot R,rima AJ,chepers T,et a1.Complications fo11owing the extended lateral approach for calcaneal fractures do not influence mid-to long-term outcome[J].Injury,2013,44(11):1596-1600.

[5]李伟摇,张克民,陈雪梅,等.微创小切口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5)∶506-511.

[6]赵飞,李存祥,张剑刚,等.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9)∶854-857.

R274.1

A

1004-6569(2017)06(b)-0148-02

于野(1977-),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四肢创伤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微创治疗。

2017-03-23)

猜你喜欢

微创切口关节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