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2018-01-10罗文潇曾俊文马文霞罗天扬王丽曾韩军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腱鞘局限冠状

罗文潇 ,曾俊文 ,马文霞 ,罗天扬 ,王丽曾 ,韩军平

1.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甘肃白银 730900;2.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甘肃白银 730900

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罗文潇1,曾俊文1,马文霞1,罗天扬2,王丽曾1,韩军平1

1.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甘肃白银 730900;2.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甘肃白银 730900

目的观察MRI表现与病理诊断在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中的应用,评价二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3例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患者磁共振成像(MRI),随后均给予病理与手术确诊,观察两组检测方式诊断情况。结果对该组患者诊断后各数据统计显示,经MRI显示肿瘤表现“分叶状”9例,“结节状”21例,不规则3例;边界表现不清者4例,边界清晰者29例;T1WI表现等信号31例,均匀低信号8例,低混杂信号4例;T2WI表现高低混杂信号25例,高信号3例,不均匀低信号5例。结论MRI表现应用于受阻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中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与特异性,在诊断受阻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中具有独特优势,效果显著。

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病理

MRI是断层成像的一种,通过磁共振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以此重建处人体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多方面参考依据[1]。该次研究对该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3例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MRI表现与病理诊断在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中的应用,评价二者临床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3例手足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中男7例,女26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7.7±5.3)岁;根据患者病变位置:手指处20例,足趾处13例;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4.3±1.7)年。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机器由GE公司提供,型号为Sihna excite 1.5T。采用8通道膝关节线圈,检查指标为: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自旋回波序列 T1 加权像(T1WI)、T2 加权像(T2WI),SYIR 序列检查。经高压注射静脉团注对比剂Gd-DTPA后行增强扫描,剂量选择为0.2 mmol/kg。

2 结果

2.1 MRI表现

对该组患者诊断后各数据统计显示,经MRI显示肿瘤表现“分叶状”9例,“结节状”21例,不规则3例;边界表现不清者4例,边界清晰者29例;T1WI表现等信号23例,均匀低信号6例,低混杂信号4例;T2WI表现高低混杂信号25例,高信号3例,不均匀低信号5例;详细见表1。病理与手术确诊显示肿瘤多表现为“结节状”与“分叶状”,部分细胞伴有完整包膜,其中边界清晰者22例,周围组织粘连者11例,通过显微镜下显示肿瘤组织多由单核细胞构成,此外肿瘤间质中呈现含量不一的胶原蛋白与含铁血黄素沉积与数量不等的裂隙样血管通道。

表1 本组患者MRI表现

2.2 附图

注:图1:女;35岁;位于第二掌指关节背侧,肿瘤表现“分叶状”,T1WI与T2WI中均表现低信号,边缘呈现低信号包膜影,边界清晰;1A为冠状位T1WI;1B为冠状位T2WI;1C为增强冠状位T1WI;1D为增强矢状位 T1WI;图 2:女;37岁;位于第一、第二掌骨间,肿瘤表现为 “结节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低混杂信号,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2A为冠状位T1WI;2B为冠状位T2WI;2C为矢状位 STIR;2D 为增强冠状位 T1WI;图 3:男;36 岁;位于第二指骨掌侧;肿瘤呈“结节状”,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边界清晰,在肿瘤周围与内部可见线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表现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周围包膜与肿瘤内部低信号分隔不强化;3A为冠状位 T1WI;3B 为冠状位 T2WI;3C 为增强 T1WI;图4:女;39岁;位于第三只股掌侧,肿瘤表现“结节状”,T1WI呈等信号,邻近骨质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低混杂信号,边界不清,肿瘤周围与内部显示明显线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周围包膜与肿瘤内部低信号分隔不强化;4A为冠状位T1WI;4B为冠状位T2WI;4C为增强冠状位T1WI。

3 讨论

腱鞘巨细胞瘤(GCTIS)是一组发生于手指或(和)手部坚实性无痛性肿块[2],足趾部较为少见,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发病对象[3],多发于腱鞘与滑囊滑膜处,随生长缓慢,且面积多<3 cm[4],呈坚实性无痛性肿块,但肿瘤可对邻近骨骼造成侵袭。该病在临床普遍认为因炎性反应、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所致,具体病因在临床中仍不十分明确[5]。此外本病滑模样单核细胞呈局限增殖,其中伴有诸多种类多核巨细胞、炎性细胞、泡沫细胞等,据李建民等人[6]的报道中显示,本病病灶外形多表现为“分叶状”与“结节状”,好发于中指部位,拇指为其次。这与该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对本病的治疗,因其复发率较高,因此完全切除是本病主要治疗原则,尽可能降低复发率。

MRI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多学科诊断,具备较好软组织与空间分辨率,对病灶部位、范围、形态、大小、信号特征、与周围组织联系等具有较高鉴别力度,因此在软组织肿瘤定位、分期、定性中起到了重要实用价值。在GCTIS的诊断中,据郭慧慧等人[7]的报道中显示,普遍肿瘤在MRI扫描中,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低混杂信号,经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因T2WI多见低信号,因此在诊断中应于其他低信号病变有效鉴别,如痛风,此病以中脑年为主要发病对象,男性居多,骨质缺损呈现“穿凿样”,在检测中可见邻近组织痛风石。又如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该病多发于膝关节处,髋关节次之,在检测中显示“海绵垫样”滑膜受累,并伴有弥漫性含铁血黄素沉淀、骨皮质破坏、软骨下囊肿、关节积液量大等。

上述所述,MRI表现应用于受阻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中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与特异性,在诊断受阻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中具有独特优势,效果显著。

[1]吴培莲,朱加宏.12例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MRI征像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74-76.

[2]张立华,袁慧书,杨邵敏,等.脊柱腱鞘巨细胞瘤影像和病理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1)∶117-120.

[3]邓小丽,王绍武,高雪,等.不同病理类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特点[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6)∶949-952.

[4]李其江,陈基明.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征[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269-271.

[5]江登科,汪珍元,周合群,等.腕关节腱鞘巨细胞瘤7例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6)∶423-426.

[6]李建民,李晶,杜书强,等.腱鞘巨细胞瘤穿刺细胞学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8)∶613-615,619.

[7]郭慧慧,郭濴,张旭静.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6(12)∶166-167.

R36

A

1004-6569(2017)06(b)-0116-02

罗文潇(1985-),女,甘肃榆中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软组织肿瘤。

2017-04-13)

猜你喜欢

腱鞘局限冠状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冠状切口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