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10王春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盆底康复训练产后

王春香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四川广元 628021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春香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四川广元 628021

目的观察分析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4例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该次观察的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62%,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盆底肌力能力,能对产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观察;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盆底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产妇主要是由于在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逐渐发育,使得盆底肌肉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出现松弛现象,会给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起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1]。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起到协调盆底肌活动,改善阴部神经功能的作用,所以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治疗盆地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次研究旨在通过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4例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为该次观察对象,观察分析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4例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为该次观察对象,要注意的是,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残障、精神病及相关方面病史的患者均不能列入此次数据。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为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1岁,年龄最大的为32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6岁,年龄最大的为36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8例。要确保两组患者均知情,且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该组采用常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具体训练方式主要有:患者以站立为主,指导产妇对肛门与尿道口进行提升,并对患者的尿道口及肛门的放松与收缩功能进行训练,每次放松及收缩均维持在8~13 s,然后依据产妇产后的恢复状况对训练次数进行定夺,1次训练为5~12次,即最低训练维持在5次,并可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增加训练次数。还可以通过取卧位进行训练,嘱咐患者吸气并弯曲双腿,环抱小腿,并在呼吸时将双腿靠近胸部,3次/d,然后依据患者盆底恢复情况增加训练次数[2]。

1.2.2 治疗组方法 该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具体内容主要有∶采用美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将其参数设置为0~20 mA,治疗频率为10~100 Hz,并将治疗时间控制在30 min。在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时,取仰卧位,并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常规消毒探头,然后置于阴道内,根据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对电刺激能力进行调节,将刺激强度保持在能使产妇感到盆底肌肉的跳感,持续30 min后让患者休息10 s然后继续进行,每隔1天1次,1个疗程为30 d。两组治疗完成后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进一步了解患者盆底康复状况[3]。

1.3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是指患者盆底肌肉未发生好转,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加重的趋势;有效是指患者盆底肌肉有所改善;治愈是指患者盆底肌肉完全恢复正常。这些均可对临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62%,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上,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女性产后病,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还可引起一些并发生的发生,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障碍有很大的影响,是多数女性必须经历的过程,会对盆底肌造成损伤,分娩后的产妇还会增加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的风险[4]。当孕妇处于妊娠期,其盆底肌肉会由于压迫及牵拉等因素造成盆底肌肉损伤,导致盆底组织松弛,严重影响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有关研究表明,在产妇产后一个月内对其进行盆底肌肉训练,能提高产妇的盆底功能,减少盆底脱垂等症状,并预防产妇并发症的发生[5]。所以,目前临床对产后产妇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并用现代医疗技术进行辅助,根据产妇盆底的情况对治疗强度及治疗方式等进行合理规划,主要通过盆底肌肉收缩训练进行治疗。电刺激治疗能改善产妇盆底肌肉收缩状况,提高产妇盆底肌力的恢复情况。在该组研究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62%,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数据可得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与产后常规盆地康复训练治疗比较,更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更能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对盆底肌力收缩水平起到提升作用,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综上所述,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需要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产后盆底肌力能力,能对产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1]韩炜,郑婷华,蒋维,等.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1(157)∶163-166.

[2]杨江华,张丹丹,高琴,等.盆底肌肉点刺激联合五倍可利洁娜霜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效果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7,2(102)∶119-122.

[3]范星月,刘波,周安荣,等.孕期盆底肌康复训练促进产后盆底恢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2017,1(52)∶56-58.

[4]孙美艳.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2(46)∶51-52.

[5]周祖妹,许青云,莫介珍.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自主巩固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14(63)∶71-75.

R711.5

A

1004-6569(2017)06(b)-0062-02

2017-03-22)

王春香(1971-),女,四川广元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猜你喜欢

盆底康复训练产后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