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18-01-09李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李娜

摘 要 我国高等学校的土木工程类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而《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满足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运用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理论和实际结合 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是本着培养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院校,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要求的提升,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高等院校该课程的侧重点又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课程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云南省民办高校的设立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尚不普遍。虽然相关的教材较多,但其侧重点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侧重于讲述实施项目管理的具体步骤;有的强调进度计划方面的问题,而这只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的教材只是有关净现值计算、成本估算、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事项,但从这些专业化的书籍中很难学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知识。而且这些教材体系结构和内容的差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不便。

2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近十几年来,在我国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项目管理教育在许多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领域中得到普及。我国已推广了建设监理制度。在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的培训和执业资格考试中都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由于项目管理的普遍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它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界和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视。它不仅是一个研究方向、一门学科,而且成为一个专业、一个社会职业。

其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在生产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以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可见,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改革與创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改革的目的是要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运用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面向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综合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直接成果,要求学生的基本理论务必扎实,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去阐释和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1)按照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结构,不刻意追求理论研究型内容,课程内容少而精,向培养土木工程师从事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应用方向拓展。

(2)把握土木工程相关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内容的重复,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课程体系架构。

(3)既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性能讲授,又要注重现行规范的理论依据和工程背景的讲授。最大程度参照2000-2006年修订的项目管理规范、监理规范和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反映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4)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获得注册执业资格,在课程内容上要与各执业资格考试参考书相关内容吻合,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获得注册执业资格证书。

(5)教学方法采取策略:一是概念知识具体化;二是定性知识尽量量化; 三是实际案例教学与研讨式教学为主,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式”的沟通;四是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五是书本知识形象化,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6)教学实施方案模式设计:在针对这门课程进行的教改中,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实行了“课堂教学(含案例分析)+多媒体录像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的模式。课堂教学,是以各章节的核心理论为主体,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兼顾各章节之间、各课程之间的总体架构和逻辑关系,有目的性地讲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逻辑分析能力。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及费用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环境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后评价等。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针对性强、可视性高的特点,对于教材的部分章节,我们采用多媒体录像教学。本课程除讲授课时外,还有2周的课时做课程设计和适当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以计算题、案例题为主,比例为2:l左右。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有:编写工程概况、选择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资源供应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组织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初步培养学生编制工程概况、确定施工技术组织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计划、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的能力。课外适当安排4课时左右的时间参观施工现场,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与实例。

参考文献

[1] 闫文周,袁清泉.工程项目管理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会出版社,2004.

[3] 郭庆军,刘慧平.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01).

[4] 潘安平.浅谈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温州大学学报,2004(01):43-47.

[5] 张琳.对构建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05):92-93.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