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对上海城市更新的影响

2018-01-09崔雷明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崔雷明

摘 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枢纽,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一些老旧的工业厂房不得不搬迁,但是这些工业厂房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因此,提出了在上海城市更新中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改造“活化”再利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围绕上海城市更新产业与地产产业的探索,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及“活化”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提升现今上海城市更新的质量献力,让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经验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工业遗产“活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活化”利用 上海城市更新

一、前言

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的使用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是上海城市更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上海城市更新产业与地产产业的探索

城市更新主要分为再开发、整治改善和保护三个方面。再开发是指拆除原有的建筑物,并对整个地区进行重建。整治改善的对象是尚可使用的建筑物和其他市政设施,以及由于缺乏维护而产生设施老化、建筑破损、环境不佳的地区。整治改善比重建需要的时间短,也可减轻安置居民的压力,投入的资金也较少,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更新但仍可恢复、无须重建的地区或建筑物。保护适用于历史建筑或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的历史地区。保护是社会结构变化最小、环境能耗最低的更新方式。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外拓式开发是城市满足自身发展最好的办法,但是从空间角度来看,城市不可能无限的向外发展。因此,提出了在城市中建造城市的概念,从内部更新城市的要求,以确保满足在城市中居住和生活的人们的物质需求。在我国土地政策的重压下,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寻求通过城市自身的土地集约利用方法解决“城市边界”的问题。上海作为我国目前土地资源最为紧张的城市之一,近些年来出现了一地难求的景象。土地管理中明确提出了“对新增的建设用地实行稳中有降、逐年递减”的要求,鉴于此,上海实行了“退二进三”的政策,在二产迁出后,对产业用地进行商业开发、保障住房和公租房的三部分建设。因此,改造利用工业遗产成为城市更新方向之一。

三、上海工业遗产的改造策略

第一,实现整体化的开发利用。工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整个世界,我国的工业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业建筑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且有很多建筑都是为了满足后续生产需要加建的厂房,并不是建设之际整体规划的产物。同时,工业遗址及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其整体化特性明显。因此,在改造过程中既要重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又要有所取舍,核心是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建筑及环境。由于工业建筑体量较大,整体性强,通过整体性开发更有利于工业遗产的现实价值融入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先发展工业的国家,在工业遗产改造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例如,德国的欧司朗灯泡厂,在“两德统一”后因为难以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倒闭,而今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旧产房被改造成奥博鲍姆城。奥博鲍姆城集商店、酒吧、公寓、餐厅于一身,将柏林工业大学的一部分也容纳进来。我们可以通过对德国奥博鲍姆城建设经验的学习,应用到上海同类工业建筑改造中去,打造别具特色的建筑城。

第二,注重可持续改造。由于环境保护及技术、产能的提升,一些产能过剩、耗能高的工业已经逐渐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面临转型发展的工业遗产资源,在倡导节能减排和有效利用的大环境下,简单的拆除已经不适用,这些失去原有工业职能的工业遗产必须进行适用性的可持续改造。在建筑方面,采用外墙保温、层面保温、窗体遮阳、开窗面积控制等建筑改造节能技术;在能源利用方面,利用建筑外立面、屋顶等地方运用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及建筑自然通风等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在环保方面,采用雨水收集循环利用、渗透性铺设材料、废热回收等节能环保技术,在改造过程中实现工业遗产的低耗能可持续改造。例如,俄勒冈州波特兰首个获得LEED NC v2.0金奖的沃伦自然资产中心、马里兰州银泉获得LEED NC v2.1银奖的东部村落公寓,以及获得LEED金奖的上海花园坊BI-B2建筑群等案例,都向我们展示了可持续改造的实践成果。

第三,形成多种形式的功能置换。由于工业遗产建筑群落的特性,在改造利用的经济性和技术性上有着其他建筑类型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功能业态方面,在不破坏原有城市结构和规划的条件下,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形态多维度去考量其功能提升置换和作用的体现,通过多元、复合性功能和业态的植入与融合,既能延续建筑历史记忆和城市记忆,增强城市发展的厚重感,又能与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并有效盘活资源,不断提升工业遗产的价值。

第四,增强工业遗产的文化性。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加以再利用,强化工业遗产的文化属性。工业遗产是见证城市发展从农业走向工业的重要见证,对历史的传承有重要意义。保护工业遗产不仅是保护简单的一处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在发展中从历史到现在直至未来的重要环节。上海的工业遗产存在着分布分散、數量多、种类多等特点,在改造效果上不尽如人意。90年代末期,苏州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自发改造苏州河畔的旧仓库,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仓库艺术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工业遗址再利用的新思路。世博会上,主题馆“城市未来馆”就是由1897年建立于南市发电厂厂房改造而成的。改造后的主题馆既展示了上海的工业文明进程,也是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也包含着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第五,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动作用。工业遗产的改造是一个大规模的工程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实现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就必须满足市场的客观需要,政府和企业要扮演好不同角色。在改造过程中的统一规划离不开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企业投身工业遗产改造的事业中去,减少上海城市发展负担,又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功能的进步。企业在改造投入、经济运作等方面要发挥主动性作用,契合市场发展和需求,在功能定位、业态构建、传承发展上做好文章。

四、结语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阐述了在上海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必要性,并对上海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活化”利用提出实现整体化开发利用、形成多种形式的功能置换、注重可持续改造、增强工业遗产的文化性、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动作用等几点建议。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不仅使自身重获新生,更能带动周围经济圈的发展,为上海与其他地区的工业遗产改造指明了方向。同时,用好工业遗产将对上海的城市更新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对新时期上海城市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此次研究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为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杨树浦发电厂)

参考文献

[1] 陈鹏,胡莉莉,扎博文.“全球城市”视野下上海历史文化保护的顶层设计——基于英国《遗产2020》影响启示的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2017,4(2):60-6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画与理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对克拉玛依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思考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