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强化建议

2018-01-09王瑜兵

经营者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王瑜兵

摘 要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但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市场竞争力与世界知名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就要重视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有效地增强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指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强化建议

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障企业有效经营、促进企业战略性目标和未来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活动。目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形势的复杂多变和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我国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屹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内部控制。2009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是为了让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都重视内部控制,保证企业合法正常经营,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使企业战略性目标能够实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层的控制力弱,控制结构不合理。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尽管在建立控制体系时针对整个公司内部,包含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的总体全面的内部控制,但在内部控制真正实施的时候,内部控制的控制力仅仅集中于管理层以下的各部门或各个分系统。这样一来,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并没有真正纳入控制体系中,容易出现缺漏。同时,领导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偏差,领导层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权力监督和限制,缺乏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未来发展的联系的思考。

第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真正有效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点。控制活动是一套有序的、合理的流程,其应该存在于公司的每个部门中,要有科学性和连贯性。企业的部门之间要连贯,控制活动要科学而且程序化。目前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乏由部门和部门共同进行的控制活动,对内部控制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监守自盗的行为出现,损害了公司和人民的利益。

第三,我國的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的意识。尤其是国有企业比较重视外部监督而内部监督往往比较薄弱,外部监督是来自各个监督机关或者来自社会大众的监督,企业内部的监督主要是国企的监事会和审计部门。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内部,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和审计部门都受企业高层的经营管理者控制,因此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管理层的作用很小,往往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除了监督薄弱之外,国有企业缺乏一定的风险预警和管理意识,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在做决策时,更看重的是可能获得的收益,对于风险以及风险带来的后果考虑不足。

第四,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的问题上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够广泛,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还比较落后。内部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公司的各个部门都需要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营,然而信息系统的不完全利用使内部控制的控制力度不够,在国有企业的内部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网。

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第一,要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影响着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的运行。在如此重要的企业中,高层的管理者更应该重视内部控制问题。除了对重要性的认识,还要认识到不仅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几个部门需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涉及整个企业的多个部门和方面,因此相对应的控制活动也应该在各个部门开展。从国有企业领导的意识层面改变,才有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从而提高控制效率,最终达到推动国有企业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之前,应该先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从企业的领导层到下层的普通员工都要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文化,使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良好和谐的氛围,由此才更容易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公司的管理政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先确立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从每个岗位到每一个岗位对应的工作人员以及每一个部门和项目都是内部控制可以确立的点。有关键点的控制对于内部控制整个系统的建立是更加有效和完善的。

第三,将科学的考核机制与内部控制体系相连接,明确各岗位的权力与责任。进行内部控制是为了国有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但是,我们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不能一味地为了效益而控制,应该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化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文化或者推动发展的工具而不是枷锁。因此,建立合理而科学的考核机制,让激励和约束共同发挥作用,既要严格规范员工的行为和部门工作发展的责任,也要通过相应的奖励来激发国有企业员工为了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将科学的考核机制与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能够让企业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真正发挥作用,企业也才能发展得更好。

第四,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完善企业的信息网络,使企业信息资源在内部得以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下达的信息很快传达给员工,避免了层级传递信息导致的信息失真。同时,完善的信息共享网络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中能够提高控制信息传达的效率,也保障了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了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也降低了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成本。

第五,国有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国有企业之所以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其目的就是防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风险,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所以,国有企业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评估的能力,及时了解、捕捉、分析有需要的各种信息,并研究潜在风险,找到解决对策,这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内部控制才能得以完善,而企业希望通过内部控制达到的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三、结语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责任重大,因此需要企业的内部控制来保障和完善其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部分完善建议,希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以改善和解决。

(作者单位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吴泷.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及实施的有效设计[J].会计之友(下),2012(9):85-87.

[2] 杨宏杰.分析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师,2013(6):50-51.

[3] 冯建华.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解析[J].中国外资(下),2013(1):175-176.

[4] 谈莹.浅析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2(6):78-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