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客家茶文化的传统茶俗与茶具

2018-01-09钟秋萍

农家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茶具

钟秋萍

摘 要:人们常说:无山不客,无客不山。客家人长年生活在山区,日常生活中自然是少不了种茶、做茶、食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茶文化。客家茶文化是一种大众喝茶文化,而不是雅士品茗文化。虽然如此,研究客家茶文化,一样是乐趣多多,收获多多。本篇文章针对客家茶文化的传统茶俗与茶具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客家茶文化;茶俗;茶具

烧水,煮茶,喝茶,看似简单的事,也是复杂的事。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回归简单,千百年来,客家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是种感觉,泡茶、品茶也是种感觉,茶经过“炒、煎、煮、泡”后,才能成为一壶好茶;茶就是道人,茶道衍生茶德,我们感恩做茶、采茶农人,及雨露、土壤、天地,饮茶者饮水思源,关怀环境,不知不觉中也有了茶德。

一、茶具

下述茶具,也许你还未曾谋面,这些传统茶俗,也许你还未曾体验,但这些的确都是客家茶叶历史文化的见证,都是不可多得的茶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1.茶瓶、茶窖(教)、茶入:茶瓶、茶窖(教)、茶入(茶瓶图)都是用来煎煮茶水的硋质容器,造型相似,功能相近,都能置于农家灶膛或灶旁炭炉煎煮茶水;区别在于容量大小,煎煮的茶水量有别,茶瓶为大,茶窖(教)次之,茶入最小。

2.茶鼓、茶壶、茶筒、茶桶:茶鼓、茶壶、茶筒、茶桶都是储存茶水的容器,但选用制造材料不同,造型各异,容量不等,提供茶水出现的场合也不尽相同。茶鼓,多为硋器,形体如鼓,上沿设有短嘴,面上有盖。

3.茶杯、茶盏、茶碗:茶杯、茶盏、茶碗同是盛茶水直接饮用的器皿,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习俗使用有别。

4.茶罂、茶瓮、茶罐:茶盘、茶瓢、茶夹、茶勺是泡茶饮茶过程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5.七宝瓮:七宝瓮是一种肚子大颈小硋质灵巧小瓶,形似小葫芦。古时候民间砌灶等用以藏七宝祈求吉祥招财进宝的容器。

6.茶具变化

(1)清代后茶具款式多变。饮用花茶,为便于香气的保持,就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红茶和绿茶注重茶韵,要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

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泽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和品位推向新的高度。当时的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塞入鹅毛、棉花保温。古人在设计茶桶茶壶时的精细周详令人叹服。在保温上,除了傳统的炭烧,还使用鹅毛、棉花等保暖物质。为了使得茶桶茶壶经久耐用,还采用耐磨的锡、铜,既做设计美观的点缀,又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3)茶具形状多样。清代时,古人把茶壶放在藤编或者木质的茶桶里。主要还以木质茶桶居多,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形状,富贵人家所用的茶桶做工考究,外面用雕花或者描金点缀。

二、客家茶俗

客家人一则自己饮茶成癖,二则以茶待客成俗。来客进门先敬茶,品尝一番后才开始拉家常或谈正经事。

1.茶瓶、茶窖(教)、茶入茶俗

好客的主人掏出自家积留的鸡蛋冲泡成如花似锦香味扑鼻的蛋茶敬待客人。在民间,蛋茶还是祈请师者,犒劳帮工,感谢友人,孝顺长辈,报答恩人通用礼俗。在农村,每逢喜庆节日,农事庆典等活动,蛋茶还成为当家理事操劳熬夜者消除睡欲的良方;不少茶瘾重的老夫,茶入相伴,一泡又一泡的煎煮品饮,浓茶又成了强体持力的补药。

2.茶鼓、茶壶、茶筒、茶桶作用

茶壶,制作材质不一,常见的有硋、铜、锡、铁、瓷、紫砂等制品;其形态各异,大小不一,花样繁多,有雅有俗,各有千秋,可登大雅之堂,也喜农家陋屋。茶筒,旧时山村农夫在野外生产劳动时常用它储带茶水解渴,看似简陋,但制作讲究,常见的为竹制品,既便于茶水灌入与倒出直接饮用,又能防止撒漏。茶桶,一般用短木板拼制成,口径尺余,有盖,便于携送茶水到离住所较远的目的地饮用,多用在祭祀、庆典活动或公共场所泡茶供众人饮用,古时也用于廊(厝)桥、路亭舍茶给路人饮用。

3.茶杯、茶盏、茶碗

一口杯用于朋友相聚喝茶、众人品尝单泡茶等场面,边喝边聊,节约、卫生、方便;冲饮杯,农家来了客人最常用,一般取少许茶叶用开水冲泡,人手一杯很是方便,逢年过节,或贵客来临,常在杯里加糖,以示生活甜美吉祥;盖碗杯,多用于冲泡高档茶叶敬奉贵客,常由侍从将冲泡好的茶水庄重有礼的端送到坐席,品饮间,侍从不时的添加开水,以尽敬意。茶盏,多为硋、瓷制品,形状略大于一口杯,杯浅底小口张,古朴大方,功能与一口杯一样,古时官贵之家、寺院曾侣多用。茶碗,多为瓷质,形状与普通饭碗差别无几,但更雅致,常在茶馆、茶楼(大厅)、廊桥、路亭供盛茶水饮用。

4.茶罂、茶瓮、茶罐

茶盘通常与茶壶、茶杯配套,用以托送茶水向客人敬茶,有木质、竹质、硋质、瓷质、铜质,造型古朴,美观大方。

客家人喜住土楼,群体观念特强,一家有事,邻里都会伸手帮忙,仿佛是自家的事似的。各家各户之间礼尚往来,亲密无间。他们又极文明,凡被接受帮忙的,或被祝贺的,户主总要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邀请有关人员到家里来,请他们喝茶,并作为一种答礼。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客家答礼茶文化。喜庆答礼则是通过客家特有的“擂茶”形式来表达。

每逢来客,客家人必先泡一杯浓茶敬客,这是敬客。答礼请茶则不是这样,有他特殊的习俗,是客家特有的答礼茶文化。需要答礼的项目很多,诸如婴儿满月、老人做寿、小孩上学、子女入仕、病人康复、一场虚惊、儿子结婚、女儿出嫁,等等,都要设茶答礼。通常是以“擂茶”形式答礼,才算答厚礼。

三、结语

研究客家茶文化可以领悟客家人的情操和美德,也可拓展对“茶”的认识和见解,久而久之,必定能从客家茶文化中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黄绮珊;王楠;蒋文军;浅谈客家茶文化的影响[J]. 2017(12-90).

[2]王珊;白仟;静雯琪;浅谈博白客家采茶戏唱腔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J].2017(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要开百年老店
一种便于携带的茶具保护盒
冯可宾买茶具
挑选茶具的讲究和学问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
茶具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