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2018-01-09肖少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摘 要 中学阶段化学学科走进了课堂,化学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化学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化学思维、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因此,本文紧紧围绕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这一核心,探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化学实验作为中学化学课程的核心部分,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得到相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更能够从化学实验的具体过程中体悟到化学反应的精髓,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因此,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主的完成一系列的化学实验,进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水平。笔者经过多年的中学化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不仅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才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1利用互联网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培养化学实验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只有拥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才能有清晰的实验思路,快速的掌握化学实验的技巧,进而安全、精确地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不仅仅包括化学理论概念、性质、特征和原理,还包括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原理观、元素观以及守恒观等,这些都是学生培养化学实验能力所必需的。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借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内容形式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传播给学生,互联网教学不仅可以直观的传达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金属特性这一章节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金属所具有的特性,可以通過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播放金属实验过程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清晰的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此外,对于一些金属的双重特征也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对于铝、硅等特殊金属氧化性与还原性探究,借用互联网技术教学能够将这些金属抽象的这些特性变得更加形象化,此外可以列举一些金属化合物,让学生清晰地掌握这些金属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特征,比如以铝为例,铝单质既能与强酸反应置产生氢气,体现出单质的还原性,形成强酸弱碱盐,也能与部分的强碱发生反应,体现出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形成强碱弱酸盐。而通过以上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学生可以完全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势,诸如所有金属单质都是只具备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等等错误理念,可以保证学生清晰了解化学知识中的一些特殊个例,同时清晰了解到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学生只有牢固的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保障化学实验安全顺利的进行。因此,作为中学阶段的化学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必须要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播和灌输,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是大多数老师极易忽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块。实验探究能力不仅是学生化学思维和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实验探究能力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推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教学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这些能力。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学会抛砖引玉、循循善诱,而不是将所有的知识一通的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点播知识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善于发问、善于思考的良好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这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学生带着问题去设置化学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给的信息进行合情合理地科学推测,为化学实验提供实验目标,进而在此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缜密性,为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化学老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如何设计实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老师模范实验的过程中强化设计实验的思想,进而让学生自己可以在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之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案。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实验推测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最后,化学老师不仅要注重化学实验过程教学,化学实验过后的收集处理实验数据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数据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快捷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做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例如在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知铝比铁活泼这一事实,设置实验,把相同粗细的铝片和铁片同时植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发现铁片附近先冒出气泡,这种现象的产生会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假设进而自己动手设置实验,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牢固了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的认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猜想,然后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猜想的合理正确与否,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依托,学生得到锻炼的不仅仅是化学实验能力,思考猜想能力、学习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得以质的转变。endprint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心领神会知识的精髓,还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来设计化学实验。当然,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摄取题设给出的重要内容,学会把内部信息转化为外部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缜密的去推理和设计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构思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既帮助其梳理了实验的流程,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从而整改自己的实验设计,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化学实验的成功几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教师设置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来收集某葡萄酒中 SO2,并对含量碱性测定,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以上例子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化学实验,不仅是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整合,也是核心素养下培养其实验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骤。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设计化学实验。这样做最大的目的就是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条件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化学学习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除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其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归纳总结,反思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实验的整个过程以及关键步骤,进而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化学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设计规划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进而使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得以升华,使学生的化学知识更加结构化、系统化、牢固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例如在学习完金属铝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实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金属铝的这两种反应进行总结,找出这两种反应的实验规律,并且让学生能够进行举一反三,思考其他金属是否也有这两种反应以及其他金属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所具有的特点。每一次的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知识教学都是知识摄取的过程,都是知识整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总有不足的地方,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对实验认识的不足,发现问题,改善缺点,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实验知识,形成实验的自我内化。作为一名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安排一项答疑解惑的环节,根据化学实验的重点、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对化学实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此外,反思能力表现还需要体现在学生对于自我学习情况的认知方面,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于自我学习情况进行自评,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比如实验出现的错误或者操作失误等等,学生应当注重总结自身的学习不足以及需要改善的方面,并且针对性提出大胆的改进思路,由教师进行点评与调整,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学习效果、重点以及需求,從而保证学习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避免自己陷入到盲目学习的误区。

5结语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落实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使命。中学阶段是化学课程学习的初期,这个阶段对学生今后化学学习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此阶段老师们应当在核心素养为依托的前提下,重视化学课程教育,将化学教学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实处。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教师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牢固地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会严守教师职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水平。

作者简介:肖少和(1963.10-)男,湖南涟源人,娄底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本科毕业,研究生结业,娄底市第五中学校长,化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教育管理和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荣和.“酿酒”的研究性学习案例[J].化学教育,2012(03).

[2] 王陈颖.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