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018-01-09韩朋朋
韩朋朋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小学数学基本特征并且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它是小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达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问题解决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拟结合实例,谈谈对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让学生学会比较,探求问题解决的规律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题组让学生练习,让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越辨越明,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悟数学简约而又富于变化的魅力。例如,在练习以下题组的过程中,学生能结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探究出解决问题过程中总数和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求总数中的一部分则用减法计算的规律。
小明和小红一起跳绳,小明跳了56下,小红跳了30下,两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小明和小红一起跳绳,两人一共跳了86下,小明跳了56下,小红跳了多少下?
小明和小红一起跳绳,两人一共跳了86下,小红跳了30下,小明跳了多少下?
二、让学生循序渐进,感受问题解决的快乐
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学生解决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巧妙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层次性的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植树问题”教学为例。
出示:20米,每5米分一段,可以分几段?
生:20÷5=4(段)。
师:20÷5=4(段),为什么用除法?
生:因为是平均分,5米5米地分,所以用20÷5=4(段)。
师:老师又给大家准备了一道题目。20米,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几棵树?
生1:20乘5等于100棵。
生2:20除以5等于4棵。
师:为什么是除?
生:因为是平均分,让我们5米5米地种。
师:每5米一棵,每5米一棵,每5米一棵,是不是在平均分?所以是几棵树?
生1:20÷5=4(棵)。
生2:不对,是5棵。
……
师:为什么?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孩子们轻松又愉悦地掌握了新知,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了问题解决的快乐。
三、让学生主动应用,认识问题解决的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以所学知识为工具,主动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和解释生活现象,借助数学方法去探索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比如,“分段计费”可以通过下面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使学生深刻体验到问题解决的价值。
教师出示题目——某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10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2.4元(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张老师从家乘车去学校,一共付费14.8元。張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生1:先算14.8-10=4.8(元),再算4.8÷2.4=2(千米),最后算3+2=5(千米)。
师:有没有不同想法?
生2:我认为最后1千米也有可能没有走完。
有不少学生根据“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这一条件,也认识到“最后1千米有可能没有走完”。
师: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们认为张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呢?
生1:只要超过4千米就行了。
生2:我认为应该是超过4千米,最多是5千米。
师:看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必须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此案例中,学生没有停留在求出标准答案的层面,而是联系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问题解决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在小学阶段,问题解决能力无疑是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建构而孤立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务必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培养,最终达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王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