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暴力因子成因探析
2018-01-09栾军张晓宇
栾军+张晓宇
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是在我们的眼前亦时有学生暴力现象的发生。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人的欲求与需要引起的。因此要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就必须首先把握暴力实施者(本文是指中学生)暴力因子的成因。
一、社會对暴力美感及暴力成就感的过度渲染是学生暴力因子生成的社会基因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战争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与暴力相伴,人们对暴力美或暴力成就感的认同在历史文化的熏染中形成。历史如此,现今社会同样如此。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以几何级数呈现在我们面前,海量的信息让人无暇顾及真伪善恶。抗日神剧中,手撕日军显示暴力的美感;青春偶像剧中,违背社会道德、法律的痞子形象,圈“粉”无数;网游中,暴力血腥的场面,吸引青少年流连忘返。动辄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角色被视为偶像,暴力在不少孩子心中成了“帅呆了”“酷毙了”的代名词,更有宣传厚黑学、狼性等的书籍、歌曲、影视剧,不负责任的一些媒体对一些暴力事件的过度宣传,对学生的暴力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充斥暴力或崇尚暴力的家庭是学生暴力因子生成的直接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有暴力倾向或暴力行为的学生早年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中,这些学生对父母动手相殴司空见惯、耳濡目染,挨父母暴打的经历也颇丰富。另外,家庭教养方式如过度溺爱、放纵等,易使孩子的行为缺乏限制,导致对他人的暴力行为。家长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示范性的,“拳头里面出真理”或“找一棵更大的树依附”的思维模式也传染给了孩子。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是诉诸暴力,遭受暴力欺侮的学生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寻找更强的暴力并以暴制暴,找老师介入成了很没面子的事。有些家长认为,社会竞争这样激烈、残酷,孩子凶一点,暴力一点,才不被人欺负,觉得“宁养飞檐走壁,不养倚墙靠壁”,才能适应社会。
三、学校对暴力倾向的漠视是学生暴力因子的催生剂
1.对暴力行为、欺凌现象的轻视。不少学校、老师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好动是天性,常常把学生的攻击性、暴力行为简单地归为活泼好动,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想。当演变成恶性事件时,才恍然大悟。
2.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推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教育唯升学论的状况。学校、老师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流程的精细管理上,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上,缺乏对学生心灵的观照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3.教师教育和学校管理方法单一。在实际教育教学管理中,还是存在大量的用体罚进行教育的现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不多见。“体罚”的教育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的效果,但给学生留下了可以通过“强制力”解决问题的阴影。学校在实际的管理中,也偏重于用强制力管理学生,学校这种“我即主宰”的暴力意识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
四、对前途迷惘导致心理失衡是学生暴力因子生成的内因
在处理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时,我们发现有暴力行为的学生一般成绩不够理想、家长溺爱。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备受家庭呵护的孩子自小就有一种优越感,有一种需要他人瞩目的愿望,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在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几乎成了学生体验成就感的唯一途径。学业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不亚于社会竞争。学业上的落后和升学无望的挫折都会使学生产生自卑、自鄙心理,强烈的失败情绪包裹着他们。那些成绩平平的、落后的学生又往往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并由此而生出狭隘、自私、任性,并进而滋生出攻击性、暴力性情绪。他们不仅会以语言、行动攻击他人,也常常攻击自己。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被人关注,当学业成绩不能引人注目时,学生就会通过奇装异服、与老师对抗、和同学闹矛盾打架斗殴,引人注意,赢得面子,获得存在感,让其他学生敬畏自己。
校园暴力现象,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对施暴者来说,又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预防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施暴者(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共同行动,形成合力,也需要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进行长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减轻、压制暴力因子的激活,帮助学生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