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18-01-09王延星
王延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是这样描述的: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运用知识的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下面结合我执教过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和平时的几点思考,谈一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前提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山东省小学科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提出的教育理念、教材与学情。
本课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科学概念
理解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验验证——获得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能够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其存在。
能够用多种方式对空气和水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乐于合作,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二、精心准备实验材料是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科学课的探究活动离不开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发展状况,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时,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活动中,我为同学们提供的是平口的塑料袋,更便于学生操作。在比较空气与水的轻重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相同的透明塑料杯,便于学生进行比较。
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利用材料顺利展开探究。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些实验器材不是一下子就出示给学生,而是根据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适时出示给学生。
三、扎实开展教学活动是关键
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时,着力体现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和《山东省小学科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首先用谜语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我们知道的空气,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空气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活动二,空气存在吗?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實验验证——获得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合作与实验能力;活动三,比较空气和水,让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
在回顾整理、交流收获环节,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的拓展环节,通过老师演示小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
四、依托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进一步明确,科学教学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以教材为引子,开放教学空间,拓展探究领域,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历练构置直观鲜明、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要善于依托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如,平时指导学生多读一些科普读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制作,利用简单器材做一些小实验,指导学生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教师能够立足学生实际,时时处处以生为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科学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临池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