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大学新生教育探索

2018-01-09刘蔚

青年时代 2017年34期
关键词:新生特点医学

刘蔚

摘 要: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医学大学生新生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分析其每个阶段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医学大学新生具有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不适应等特点,可通过适应性教育、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军训国防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途径,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健康的心理,重新确立人生目标,安心专业学习,增强集体意识,诚实信用,自觉遵守校风校纪、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医学;新生;特点;目标;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把医学大学生培养成为为政治坚定、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作风优良的跨世纪人才,提高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高校的教育规律和医学生特点,进行了相关探索与研究。

一、医学大学新生特点

主要体现为对大学生活诸多方面的新鲜感、好奇感和懵懂感以及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他们初入大学校门,对一切充满新鲜感,什么事情都想尝试一下,内心充满激情,对学校各种社团、协会以及学生会、班委等跃跃欲试;容易相信别人,尤其是对老生充满羡慕和信赖;更多的关注人际交往,关注同学关系,关注自我,而对学习关注度不够;再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相对欠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

第一,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二是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三是大学的学习内容很多,教学进度很快,这使新生一时很难适应。

第二,生活方面的不适应。相对于高中时以学习为主的生活,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求学生更加自立,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很多学生来说,集体生活、大学宿舍、食堂的饭菜、地理环境的变化等都使他们一时无法适应。

第三,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大学中人际交往最显著的特点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而同学之间互动相对频繁,这让很多缺乏现实人际交往意识的低年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产生了很强的不适应感甚至产生心理危机。

第四,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的不适应感。当现实的大学生活与自己的理想相差较大时,失落感油然而生,方向迷失。

第五,对自主支配时间的不适应性。习惯了中学时期老师领着学的思维模式,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监管,面对相对较多的自习时间,不知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盲目徘徊,没有目标。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同学开始迷恋网络。

二、医学大学新生教育目标

针对大学新生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的特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健康的心理,重新确立人生目标,安心专业学习,增强集体意识,诚实信用,自觉遵守校风校纪、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價值观。

三、教育内容及形式

(一)适应性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自新生入学之日起的两个月内进行。通过多形式、多层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珍惜5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为将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优良素质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开端。

1.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向学生讲述学校创建、发展的历史;学校师资情况,教学、科研水平及成果介绍;历届毕业生分布和历届校友为学校争创的荣誉以及学校近期和远期的大致发展规划等。目的是使新生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学校。

2.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加强学习指导,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及早进行职业规划,确立新目标。开展的方式可以有主题班会、“新老生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导师指导等。

3.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遵守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开展的方式主要是深入学生,关心学生,加强新生教育的互动与师生谈心交流,通过QQ群、飞信、留言板、博客、校园自助游等。

4.开展专业教育。介绍学校的办学方针,讲解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介绍所学专业和学科。实行班级导师制,通过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等各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通过权威教授专业思想教育,明确所学专业的含义、内容以及将来发展方向,使其能够尽早的明确学习目标。建立由学生辅导员、专业授课教师组成的多元导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和引导。

5.帮助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培养学生与人相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适时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班级联谊活动、联谊宿舍、舞会、迎新晚会形式进行;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和“文明大学生” 评选活动;开展专题报告、讲座、演讲、知识竞赛、书画展、摄影展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二)新生学风建设

进行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加强班风、学风建设。重点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新生进行学风建设动员和教育。指导各班级团组织以“学风、成材、责任”为主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确保学风建设工作深入人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风建设活动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各种渠道,加强师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听取同学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不断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促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态度和职业纪律、道德等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教风,做到教学相长,良性循环;通过主题班会、参观校史馆、校友大讲堂、大一新生专业导航系列讲座等进行集中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加大对“三困”学生(学习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心理困难生)的关心。对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奖、贷、勤、补、减”等资助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对存在心理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定期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整心态,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对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帮一”制度。可以采用心理知识讲座、心理测试、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endprint

(四)军训国防教育

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就要以军训为契机,以严格的要求来管理他们,形成较严谨的校风与班风,杜绝松懈思想的产生。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做到了解国旗、国徽、国歌及校史、校训的内涵。通过组织军训、升国旗、大阅兵视频观看、背诵校训、医学生誓词等活动开展。

(五)诚信教育

从人的成长特点来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诚信品质的养成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良好诚信品质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观

的基础。

(六)感恩教育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以“孝亲、敬师、爱校、报国”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的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通过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感恩报恩,对父母的养育怀有感恩之心;大学生对师长的教诲有感恩之意;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有感恩之情。进而增强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八荣八耻”为切入点,结合中秋节、教师节、感恩节、母親节、父亲节等适时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

(七)网络文明规范教育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隐含着巨大的张力和悖论。网络空间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征,为不良网络道德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思想活跃、业余时间相对充裕的大学生占到上网青年学生的大部分。互联网在培养学生掌握电脑和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掌握大量的社会信息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给校园带来了一系列日益突出的网络道德问题。

通过举办讲座、主题文艺演出,开展主题演讲、主题讨论会,布置宣传橱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相关知识以及加强个人网络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作为辅导员,只有严格遵循学生工作的基本原则,紧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工作策略,方能使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具针对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当然这些策略也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不同情况灵活使用才能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中产生更好的效果,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谨、白明远.医科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2]王海杰.浅谈“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世纪桥,2011.

[3]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

[4]赵瑞林.掌握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生特点医学
医学的进步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