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英伦读博,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追求
2018-01-09
从南国的温煦走来,一下机,就感受到了欧国的凛冽。在荷兰转机飞往英国,大家纷纷穿上了厚重的外套,裹上了围巾。
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英国了,每一次来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比如这次,工作以后首次远赴求学,周期更长,任务更艰巨,目标定位,则更明确。
2017年对我来说是有重大突破的一年,除了工作生活上的,更是学业上的。很荣幸在今年拿到了牛津、华威、诺丁汉等多所全球顶尖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并且获得了外方全额奖学金和国家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百万公派奖学金。怀着万里求学、融贯中西之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的人生信条。
因为早年在英国的学习工作经历,英伦的一切对我而言并不陌生。熟悉的机场、熟悉的街道,就连一口英音,也变得很亲切。身在国外,与人为善,与人为伴,是求学异国、排遣孤独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个人需要掌握的技能,留学,“逼人”学着独立生活、独自成长。
简单的整装安顿之后,正式学期开学。从一个媒体人转换为一个学生,以往成天东奔西跑采访写稿的节奏不见了,转而代之的是紧张有序的学生生活。上课、讲座、论坛、会议,各种学校特有的场景充斥着我的神经。行走在校园里,大家仿佛都是积极而又向上的面貌在迎接全新的挑战,年轻的心态,匆匆的步伐。英国的大学没有边界的概念,人与自然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融合。经常在路边瞥见松鼠、白兔、天鹅等小动物,也少不了和他们逗逗趣、偶尔拿点食物“诱惑”一下,缓解一下繁重的学业压力。面对美食的诱惑,他们经常迫不及待地上蹿下跳,跑到身边,抱着你的小腿抢食吃。似乎和谐与自然共存,紧张与轻松交融,才是学生时代的应有状态。
身处国外,语言环境不一样,交流方式和文化冲撞在所难免。在今年一同受到国家公派赴英求学的学者中,就有人是初次来到英国,第一次接受全英文教学生活环境,对他们而言,语言关是一道坎。博士繁重的课业压力、长篇累牍的外文文献梳理,对不少人,是个巨大的挑战。连北大毕业的学者都坦言,初到异国他乡求学,语言是一道硬伤,虽然可以逐渐适应日常的对话,但是学术名词过于艰深,令人苦不堪言。“既然来到此地,就要好好啃下这块硬骨头,为自己争光,给祖国长脸。”闻及此言,我每每非常感动。是的,也许出国的初衷各不相同、遇到的困难更是因人而异,但是既然选择前行,便只顾风雨兼程。何况是身怀国家希冀的公派学者们。
近两月的学习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学生的腼腆与羞涩。在我辅导的研究生课程中,有不少中国学子。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懷揣家庭希望、倚仗父母倾囊支持深造进修。初来乍到,繁重的课业压力让他们始料未及,沟通的文化差异令他们颇感无奈,因此第一学期的课程,许多人并不能完全跟上外导的节奏,上课也鲜少有人主动发言,保持沉默,似乎是中国学生的特色,尤其是人文类课程强调语言表述,对他们而言,更是不小的挑战。而西方的教学强调主动学习,从古希腊教育模式演化而来的雄辩式讨论切磋沿袭至今。导师鼓励每个人积极加入课堂的讨论,不论对错,重在参与,争辩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是教学的意义所在。西方的教育学者们有句公认的名言:No such thing as a stupid question. The only stupid question is the one that you don't ask.(世界上并没有愚蠢的问题,真正愚蠢的问题在于你不问问题。) 在重回英国的今年,我明显感受到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相较几年前有了更大的提升,而唯一不足的是缺乏自信和开口说话的勇气。虽然相较本土的学生,语言仍然是我们的劣势,但是亮出东方特色的思维和逻辑,才是泱泱大国青年的自信力所在。因此,在自我学习的同时我也尽己所能,传授经验技巧,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融入其中。
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有效规划时间、合理统筹安排,是我仍在不断学习的一门终生课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绅士般诗礼授道、儒士般解学求实识、高度自律时间管理、平衡各方学有所获,这才是远渡重洋的意义所在,也是人生高度不断刷新的源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