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丙二醛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2018-01-09柴美静王佩李迎杨凡卢丹丹王欢李红闪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7年5期
关键词:丙二醛急性脑梗死

柴美静 王佩 李迎 杨凡 卢丹丹 王欢 李红闪

[摘 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 MDA)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 CAT)的影响。方法: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小檗碱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等基础治疗;小檗碱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0.5 g,每日3次,连续口服14 d。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MDA、CAT的水平。结果:治疗后7 d,小檗碱组NHISS评分、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CAT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14 d,小檗碱组NHISS评分、M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CAT水平升高(P<0.001)。结论:小檗碱能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AT水平、降低MDA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小檗碱;丙二醛;过氧化氢酶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5-091-03

DOI:10.11876/mimt201705037

由于急性脑梗死高发病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其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首要死亡和致残原因[1]。积极探寻更加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后遗症,减轻家庭、社会负担具有重要作用[2]。氧化应激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生理病理过程之一,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加重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的损伤[3]。缺血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过程不平衡,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对卒中病程的发展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小檗碱别名黄连素,动物实验[4]证实小檗碱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廉价,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本研究检测血清中MDA及CAT等指标,探讨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与排除标准

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首次卒中急性起病,发病72小时内入院;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均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发病前任何原因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痴呆、记忆障碍、昏迷等无法合作者;持续性难治的恶性高血压(持续收缩压≧200mmHg 或舒张压≥120mmHg)和心力衰竭者;头颅CT及核磁证为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院外接受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治疗者;有溶栓指征进行溶栓治疗者;对盐酸小檗碱药物过敏者;心源性缺血性脑梗死;后循环脑梗死。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7~76(60.32±8.87 )岁;梗死部位:脑叶25例,丘脑3例,放射冠6例,半卵圆中心6例,基底节10例。小檗碱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齡35~72(61.02±9.01)岁;梗死部位:脑叶26例,放射冠8例,半卵圆中心4例,丘脑5例,基底节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基础治疗。小檗碱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0.5克(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盐酸小檗碱片)日三次,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并分别检测血清中MDA及CAT水平。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晨起抽肘空腹静脉血5mL,由专人一次性检测。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CAT测定采用可见光分度法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按照酶联免疫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正态性分析及方差齐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NK-q或LSD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小檗碱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d后小檗碱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

2.2 2组血清MDA、CAT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MDA、C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小檗碱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小檗碱组MDA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患者血清中CAT小檗碱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氧化应激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3]。氧化应激本质是缺血再灌注时期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自由基与脂质、蛋白质及核酸发生反应,引起一系列过氧化损伤,导致膜脂质、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引起神经元细胞凋亡[6]。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中以 MDA 毒性作用最大。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之一,由氧自由基和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作用产生,损害细胞膜蛋白,它与含有游离氨基的蛋白质、多肽交联,形成 schiff 碱,阻碍细胞的正常代谢,损害膜受体,造成神经细胞可逆或不可逆损伤[7]。血清CAT属于一种酶类清除剂,一般存在于组织内的过氧化体中或者是红细胞中,可以将机体内过氧化氢分解成分子氧及水,并将过氧化氢清除,从而避免了H2O2对细胞的毒害[8]。降低缺血脑组织的毒性自由基含量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靶点。endprint

盐酸小檗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小檗碱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脑缺血的作用,并对其机制作了一定的研究探讨。小檗碱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9]、阻断核转录因子NF-kB信号通路[10]、细胞外调节蛋白肌酶(ERK1/2)通路[11]、抑制p38 MAPK通路[12]、抑制LDL-C的氧化修饰及ox-LDL造成的内皮功能紊乱[13]、调节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PPAR)系统调节炎症反应[14]等机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到抗炎、抗氧化作用。朱华旭等[15]利用“电凝法”制备的局部脑缺血模型实验证实:小檗碱可以通过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从而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马冬影等[16]研究证实小檗碱可升高CAT活性、GSH水平,降低血糖,降低氧化应激,增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于丁等[17]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在体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小檗碱可以通过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生物活性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研究发现[18]小檗碱可通过增加模型大鼠SOD活性,减少MDA等途径减少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发挥脑保护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小檗碱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降低7d、14d患者MDA水平,提高7d、14d患者CAT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且与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改善明显。本实验在第14dNHISS评分及MDA量小檗碱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氧化应激作用在急性脑梗死14d后下降,药物作用不明显及本实验样本量小有关。因此关于小檗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确切效果尚需要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进一步阐述其药物作用机制及确切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CAST Collaborative Group.CAST:a randomized placebo-conrolled trial of early aspirin use in 20,000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J].Lancet ,1997,349(9066):1641-1649.

[2] Wei JW,Heeley EL,Wang JG. et al.Comparison of recovery patterns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for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 in China: the ChinaQUEST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oke Care and Treatment) Registry study[J]. Stroke, 2010, 41(9): 1877-1883.

[3] 孔祥溢, 关健, 王任直. 氧化应激在急性脑缺血病程中的分子生物學作用[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 38(2):222-227.

[4] 盛明薇, 周园, 喻文立. 小檗碱预处理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5, 36(1): 34-39.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 Liu YQ, Wang ZW, Wei SC,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ultrafiltration and alcohol sedimentation on protective effects of Radix Astragali and Radix Hedyseri against rats cerebral ischemia[J]. Zhongguo Ying Yong Sheng Li Xue Za Zhi, 2015, 31(2): 132-135. .

[7] Lee JM, Kim CH, Cho H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 and metabolic syndrome[J]. Prev Med Public Health. 2012,45(3):182-187.

[8] 孟彦丽,王切,王素玲,等. Prxv和CAT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表达变化[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5(34):508-511.

[9] Chai YS, Hu J, Lei F, et al. Effect of berberine on cell cycle arrest and cell survival during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and correlations with p53/cyclin D1 and PI3K/Akt[J]. Eur J Pharmacol, 2013, 708(1-3): 44-55.

[10] Zhang X, Zhang X, Wang C, et al. Neuroprotection of early and short-time applying berberine in the acute phase of cerebral ischemia: up-regulated pAkt, pGSK and pCREB, down-regulated NF-κB expression, ameliorated BBB permeability[J].Brain Res,2012,1459:61-70.

[11] Hu J, Chai Y, Wang Y, et al. PI3K p55γ promoter activity enhancement is involved in the anti-apoptotic effect of berberin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J].Eur J Pharmacol, 2012, 674(2-3): 132-142.

[12] 万强, 周凤华, 贾钰华, 等. 小檗碱抑制p38 MAPK通路降低visfatin诱导HUVEC损伤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5, 26(5): 586-590.

[13] 邓翔, 尹凯,涂剑,等. 小檗碱调节肝X受体α去乙酰化促进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及其胆固醇流出[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 20(12): 1074-1078.

[14] Chen FL, ZH Yang, Y Liu, et al .Berberine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TNF-α,MCP-1, and IL-6 in AcLDL-stimulated macrophages through PPAR γ pathway[J]. Endocrie. 2008,33(3):331-337.

[15] 朱华旭,张新龙,曾明飞.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J]. 中草药, 2012, 43(3): 546-551.

[16] 马冬影, 刘继平, 吉薇薇, 等.小檗碱对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及BDNF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 5(28): 39-41.

[17] 于丁, 于永燕, 马千里, 等. 小檗碱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山东医药,2012, 15(52): 51-53.

[18] 马冬影,刘继平,吴金婕,等.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组织病变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 6(23): 631-63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丙二醛急性脑梗死
不同施肥对岷山红三叶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丙二醛对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损伤作用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