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化的家委会……

2018-01-09李勤余

杂文选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雅安市校方异化

李勤余

家委会,这个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名词,時下颇为抢镜。不久前,上海一小学家长微信群内,爸爸妈妈们为竞争成为“家委会”成员,亮出各自履历:“我是某大学硕士”“我是外企HRD”“我多才多艺,屡获殊荣”……好端端的竞选,演变为一场“名利秀”,令人大跌眼镜。

11月12日,家委会又成舆论关注的焦点。四川雅安某中学召开本学期家长会。家长们关心的是一笔不得不捐的“捐款”,这笔“捐款”被称为“感恩费”。该校今年已两次收取该项费用,“最少捐款一千二百元,上不封顶”。

何为“感恩费”?校方称,学校就目前的办学情况和产生的困难向家委会做了汇报,家委会表示会向班级家长发出参加雅安市教育基金会“奖教助学”倡议书,并由班级家委会成员代收捐款后统一捐赠到基金会账户。而与该说法矛盾的是,该校一位家委会成员表示,因学校封闭式管理老师们辛苦,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让他们产生了资助老师的想法。目前,天全县委纪委已介入此事件,据澎湃新闻报道,“天全县教育局作出回应称:经初步调查,雅安市教育基金会事前并不知情。”

不论何种解释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感恩”显然充满了铜臭味,将家长与老师间的情谊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班主任让家长代收,直接给班主任她不要”,其中一名家长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今年3月,就有网友向有关部门反映,该校“收学生每人一千二百元感恩费,星期六、星期天天天给学生上课”。或许,感恩是假,收费是真,而家委会的作用是提供“民意”,为校方的创收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猜你喜欢

雅安市校方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杨兴品对雅安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1971—2017年雅安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雅安市雨城区冬泳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对近年来雅安市区酸雨监测结果的思考及分析
风雪中的感动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