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09杜申钊
杜申钊 徐 珊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 473009)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杜申钊 徐 珊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市 473009)
目的以微型种植体支抗为例,探寻口腔正畸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接受传统正畸方法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观察两组中切牙凸距差、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等临床疗效指标,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术后不良情况。结果经过不同临床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正畸方法,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正畸治疗是一种对颌骨或牙齿施加适度力量,促使其转移到规定位置的方法,其中力量的反作用需要由正畸支抗予以支持。正畸支抗矫正作用显著,支抗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1]。骨性直接负载支抗方法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矫治生物力学的整体水平,而唇挡、横腭杆等传统支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影响美观,再加上需要患者积极有效配合,控制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在积极借鉴学习修复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畸学科研究出最新技术-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并同传统正畸方法进行分组对比,探讨口腔正畸的最佳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88例患者,均通过X线摄影检查,满足口腔正畸治疗的指征,积极配合治疗,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患有牙周炎、牙龈炎、合并肝肾心脏严重疾病者。随机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女24例,男20例;年龄18~30(20.4±2.5)岁;疾病类型:牙弓突出20例,开唇露齿14例,牙列拥挤Ⅲ度10例。观察组女23例,男21例;年龄17~29(20.3±1.2)岁;疾病类型:牙弓突出22例,开唇露齿12例,牙列拥挤Ⅲ度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治疗前,患者接受X线检查,印牙模,按照事先制定的矫正计划,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正牙齿,同时佩戴牙齿矫正器。固定矫治应至少2年,每个月定期复诊1次。
1.2.2 观察组 ①术前,医务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临床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情况,使患者做好充分准备,能够从容、冷静地对待微钛钉脱落、炎症、牙根损伤、麻醉等风险,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组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自攻型微型钛钉。根据患者口腔牙齿情况对前牙进行压低,实施直丝弓矫正方法,整平、排齐牙弓,使其保持拔牙间隙状态,同时经过放射检查和触诊来对植入部位骨的量和质进行确定。同时,手术前指导患者服用洗必泰含漱液漱口,3次/d,30 s/次。②术中,选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将植入部位确定为膜龈结合部位或偏根方3 mm,注意不得影响到牙槽神经、上颌窦、牙根等,如果牙槽黏膜将所需植入部位全部覆盖,则应将黏膜切开;有效标记植入部位,拍摄根尖片、侧位片和全景片,为手术开展提供参考。然后通过患者牙龈将自攻型螺钉植入骨内,均匀用力将其拧入,保证成功植入种植体。当微型种植体被成功植入后,应采用链状橡皮圈或Ni-Ti拉簧对种植体施加力量。③术后,拍摄根尖片分析出微型种植器同牙根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导患者勤用漱口水漱口,确保微型肢体植入区域清洁。同时嘱咐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每个月按时复诊,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更换Ni-Ti拉簧。取出微型种植体时,不得麻醉,取出后创口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在一定时间内会自然愈合。
1.3 观察指标 参照熊培颖等[2]研究结论,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从中切牙凸距差、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资料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磨牙位移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8,P=0.017)。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x±s)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n)
3 讨 论
错 牙合 畸形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患病率高,稳定支抗、避免感染是治疗该疾病成功的关键。传统支抗稳定性较差,再加上支抗牙扭转比较普遍,难以有效保证术后治疗效果,病情反复,有时还会出现意外的伤害,特别是青少年患者。因此,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是患者能够按照需要改变患牙的方向和距离,同时也要求支抗处的牙齿不出现位移。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就必须实施有效支抗,尽量将支抗力分散到支抗牙上,从而有效预防支抗牙位移。临床上应尽量选用有效的种植体支抗来充分发挥支抗力,才能预防患牙朝负方向移动,有效解决一些难以矫正的现象。
一直以来,医学人员都在探索研究一种稳定、舒适、美观、安全、无需患者配合的支抗体[3]。近年来,口腔正畸逐渐研究出一种“种植体支抗”:5~12 mm长、1.3~2.3 mm宽的微型种植体。凭借其体积小、植入操作简单、取出方便、效果佳和价格低等优势,在临床的运用逐渐普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上中切牙倾角差、中切牙凸距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磨牙位移更小(P<0.05),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效果显著。这是由于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和抗负荷性较好。微型种植体体积小,能够轻松地植入到牙槽嵴间,而且不受任何限制;且可与同骨组织进行机械嵌合固位,无需骨性结合,舒适感好[4],稳固性能良好,能够承受住比天然牙更大的正畸力,避免位移。本研究在手术前全面评估了患者植入部位的牙槽骨量,有效减轻了不必要损伤。另外,选取了合理的微型种植体植入位置与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植入种植体对牙根或牙周组织的损伤。相关研究指出[5],因牙根间距小,若操作不当,极易损伤牙根,诱发牙根酸痛、肿胀;对一些口腔黏膜敏感的患者而言,则会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由于微型种植体自身构造小,即便是口腔狭窄,也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将微型种植体取出后,可直接拧出,血凝块迅速填充留下的空洞,有助于伤口迅速愈合,预防感染。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凭借方便简单、创伤小、依从性高等优势,广泛运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1] 谢文高.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1):2112,封3.
[2] 熊培颖,梁 海,蔡旭贞.微型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的效果观察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11-12.
[3] 王海燕.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5):46-47.
[4] 康月刚.微型种植体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的效果观察及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3,51(17):415.
[5] 杜申钊,徐 姗.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217-1218.
R 783.5
B
1673-6575(2017)06-0849-02
10.11864/j.issn.1673.2017.06.45
2017-09-20
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