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杯”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8-01-09鹏,张川,张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挑战杯竞赛创新能力

张 鹏,张 川,张 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中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的重大战略,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发展战略重点向创新转移[1]。“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新发展的新理念。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要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因此,科技创新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成为全国各高校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挑战杯”角度下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功效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承办、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3]。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

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从学校层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采取的激励措施比较分散,二是科研经费的不足高度影响着高校的保障机制[4],三是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从学生层面,一是参与科技创新的目标模糊,二是参与科技创新的动机不强,三是知识储备不足以参与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参与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围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的育人目标,立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机制完善、氛围营造、平台搭建,探索出一套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大学生参加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丰富专业知识,提升应用水平,提高认知水平,还能在团队协作、逻辑思维、写作表达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5]。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其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刻苦钻研、脚踏实地、敢于创新、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多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注重发现和培育一批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有能力、有潜力的拔尖人才[6]。

二、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构建的调查研究

为了逐步探索出一套完善的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促进全方位育人,研究者对在青岛地区高校发放并回收了2 153份有效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为特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撑。

(1) 学生所在年级、专业对参加科技竞赛有较大影响。经调查,理工科学生在大四阶段参加科技竞赛的比率较高,大二到大三阶段参与率激增,学生在此阶段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工科学生在大四阶段达到了60%以上的参与度(图1)。

图1 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比例

(2)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规划有助于在科技竞赛中获奖。学生参加过科技活动相关规划的,73%有获奖经历;与之相对比,在未参加规划的学生中75%的人未曾在竞赛中获奖。

(3)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获得各方面能力提升。70%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表达能力在科技竞赛中得到了较大提升,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及演讲表达能力提升最为明显,高达84%(图2)。

图2 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获得各项能力提升比例

(4)学校政策对于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有一定作用。目前大多数学校有保研加分、评奖评优加分等相关鼓励政策。在有相关鼓励政策的学校,75%左右的学生会参与到科技活动中,而在鼓励政策力度不大的学校,学生参与度明显不高。

(5)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多种平台支撑。第一,学校应加大各类科技活动、竞赛通知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第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应作适当调整,使其适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多参加科技活动。第三,学校应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及专业教师指导,确保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时有方向、无顾虑。

三、创新能力特色培养体系的具体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此,构建科学完备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研究者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以“一个网络、两项工程、三大平台”为抓手,通过机制完善、氛围营造、平台搭建,逐步探索出一套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图3),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方位育人。

图3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构建“一个网络”,贯穿全局

为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应不断创新工作体系,努力完善培养体系,构建科技“经纬网”,指导全年工作,以“大力宣传、广泛参与、重点培育”为工作理念,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投身科技创新。构建科技创新“经纬网”要立足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学生所在年级为纬度,以不同的科技创新内容为经度,大一注重科技创新意识、大二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大三注重科技创新成果、大四注重科技创新典型,结合学科竞赛特点,分析适合各年级参与的比赛类型,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科技创新“经纬网”体系。

(二)推进“两项工程”,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首先,推进专业教育工程,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认知教育,通过主题团校、新生研讨课等形式,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为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推进名家讲坛工程,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各类高层次的学术报告、讲座,开阔学生视野。积极开拓创新交流平台,开展科技创新经验交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三)搭建“三大平台”,孕育科技创新人才

通过积极搭建激励平台、服务平台和竞争平台等“三大平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首先,用激励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依托“卓越工程师”等学科建设项目,聘任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科技导师,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教育支持;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担任学生班主任,充分发挥他们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中的专业优势;建立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机制;将“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师考核参考指标,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让专家来铺路,请名师勤指导。同时,设施要有保障,环境要给支持。建设“创客空间”,将相关专业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相结合,让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有专业设施和固定场地,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例如,另外,政策倡鼓励,制度有保障。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本科生辅助学分认定、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资格认定中,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相应政策倾斜。

其次,用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创新发展。一是要组建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系教学副主任担任负责人,将一些基础的科技创新活动放到各系进行,由各系配备专门老师指导活动,实现科技创新指导专业对口,科技创新活动连续性得以加强。二是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协会。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协会这一抓手,通过“科技创新沙龙”“科技创新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大学生科技活动。同时以大学生科技协会为依托、以学院科技协会为桥梁、班级科技委员为基础,形成从上到下的贯通体系,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三是要优势项目着重传承。培育科技创新优势项目,以老带新,全面提升重点项目的影响力。通过设立科技项目自主创新立项等形式,对重点项目追加资金支撑,进一步助推。四是要项目成果促成转化。将挑战杯、创青春、国家级重点学科竞赛、省级重点学科竞赛等重点竞赛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主创新等资助平台相结合,对参赛题目相关作品重点立项,学科竞赛之间注重成果的转化。

再次,用竞争平台提供学生创新舞台。一是要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据,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利用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自主创新科研项目两个平台,催生专利和论文。二是要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开展品牌科技活动。每年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各类科技入门竞赛,尤其是提高低年级学生参与度,营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氛围,为高水平学科竞赛打下基础。以“挑战杯”等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为龙头,国家级、省级比赛为跳板,形成“点面结合”的学术竞赛格局。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在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促进全面发展。

[1] 朱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2.

[2] 人民日报社论.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N].人民日报,2016- 05-31(1).

[3] 苏政权,毋福海.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4):401- 402.

[4] 梁燕,耿燕,李相银.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9(4):25- 62.

[5] 谢忠东,吴俊祥,徐业成,等.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69-70.

[6] 胡辰.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挑战杯竞赛创新能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思维竞赛(3)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创新思维竞赛(6)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