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基于油价冲击分解的SVAR视角*

2018-01-09虞文微

宏观质量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石油价格宏观经济波动

虞文微,曹 强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基于油价冲击分解的SVAR视角*

虞文微,曹 强

分析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际情况,基于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并为细致考察不同形式油价冲击的影响,参考Kilian(2008)的做法,将油价冲击分解为供给性冲击、需求性冲击以及特定性需求冲击。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考察了1994-2015年国际油价波动的三种结构性冲击对于中国工业增加值、物价水平、以及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进一步的,考察了汇改前后,以及不同形式的油价非对称冲击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国际油价波动对于物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油价上涨带来汇率的贬值,油价波动对于工业增加值影响较小。(2)分别以汇改前后为样本,汇改后油价冲击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显著增强,同时汇改后受油价特定需求冲击的影响更大。 (3)考察油价上涨以及下降两种不同形式冲击,油价上涨的阶段对于经济产出的影响比油价下降阶段的影响更具有震荡性和持续性。最后,本文针对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有效应对油价特定性需求冲击以及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政府当局应当采取适当政策和石油价格改革机制,同时加快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完善。

国际油价波动;宏观经济变量;油价冲击分解;物价水平;实际有效汇率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油价一直表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而油价作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种重要变量,其价格上升或者下跌都会对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油价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自1993年以来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家,石油进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分析,中国已经在2014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同时,中国对于原油的消耗量也与日俱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鉴于此,剧烈的油价波动将不可避免对我国经济产生意外冲击,厘清油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对于理论界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的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油价波动将通过何种方式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不同政策时段是否不同?以及非对称的油价波动形式将对宏观经济产生何种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图1 中国石油当月进口量(万吨/月)资料来源:中经网。

二、文献综述

在研究油价和宏观经济关系的文献中,早期研究集中在对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和欧洲各主要工业化国家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双陷阱,大量研究石油价格变化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文献出现。早期研究石油冲击的文献主要有Rasche和Tatom( 1977),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有负向冲击。Hamilton( 1983) 对二战后至1981 年间发生的8次石油危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建立了一个六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几乎每次石油价格上升都会伴随着经济的衰退。Kilian(2008)运用SVAR模型,将石油冲击分为三种,即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以及特定需求(预防性需求和特定需求因素)冲击,通过对油价波动来源的区分,能够更好地刻画石油冲击对于经济的影响,不同来源的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之后的研究中很多文献基于Kilian构造的油价冲击类型来刻画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Ana、Maria和Antonio(2012)分析了油价波动对于G7国家的宏观经济影响,结果表明油价对于经济影响的传导已经弱于70年代的影响。Filis(2014)通过对石油输出国和石油进口国的研究,发现油价波动对于输出国和进口国的通胀水平都有显著影响。Gert(2012)比较了不同形式的油价冲击对工业国家的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结果显示需求冲击以及特定需求性油价冲击引起真实GDP瞬间的上升而后下降,同时,当一个国家拥有的石油头寸较多时,对于供给冲击的反应较小。

伴随着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对于石油的进口依赖逐渐增强,学者开始慢慢关注油价波动对新兴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Ji、Liu和Fan(2015)通过将石油价格分解为供给、需求以及特定需求冲击,同时引入汇率决定的六维S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于金砖五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其中,俄罗斯受油价供给冲击的影响较大,而其余四国受油价需求冲击的影响较大,预期或者特定需求因素导致的石油需求冲击有可能导致中国和印度的滞胀。Basnet和Upadhyaya(2015)构造了SVAR模型,通过将石油价格分解为三种冲击,分析了对于亚洲五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影响。通过协整分析发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脉冲响应显示油价的冲击在五个季度或者六个季度左右吸收,同时,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大。

另外,一些学者在实证和理论上印证了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具有非对称影响,即油价上升和油价下降序列对于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 Mork(1989)开创性地将石油价格分解为上升序列和下降序列,Hamilton(2003)在Mork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季节石油价格,将石油价格分解为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用来研究油价波动和GDP增长之间的非对称性关系,并且实证得出油价上升比油价下跌对于经济影响更大。Du、He和Wei(2010)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油价波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有显著影响,但是具有非对称的关系,同时,中国并没有国际油价定价权,实证结果显示油价改革确实是VAR模型的一个结构断点。Yeliz (2015) 实证分析了油价波动对于土耳其GDP、CPI、RER的影响,通过构造非对称SVAR模型,结果显示对于这几种宏观变量确实有非对称影响。

在国内的研究中,已经有一系列文章对于油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俞剑、陈宇峰(2014)通过考虑中国需求、资本特定需求以及OPEC供给等多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需求因素对于短期内的国际油价有明显的时段效应。李卓和邢宏洋(2011)在考虑国际油价冲击的前提下,构建了基于NKPC(新凯恩斯主义)Phillips曲线的理论框架,将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生产投入品,从而构造了附加石油价格冲击的新凯恩斯Phillips曲线来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国际油价波动对于通货膨胀在短期具有显著影响,长期影响不显著。陈淼和李王欣欣(2015)通过利用加入外生变量的SVAR模型,结果显示国际油价上涨对于我国价格水平影响不大,但是持续性比较强,国际油价波动通过实际产出效应、利率政策效应以及流动性效应三种传导渠道影响我国的价格水平。肖强(2015)基于LSTFAVAR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冲击比物价非高增长状态影响明显。Faria(2009)构造了理论模型来分析油价波动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出口贸易与油价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中国研究石油价格对于汇率影响的研究尚少,具有代表性的是Huang(2006)通过构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汇率决定模型,同时考虑到Dornbush(1976)的超调模型,将物价水平因素考虑在内,并通过构造SVAR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石油价格冲击对于汇率在长期确实有影响,但是影响较小,同时,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超调现象”。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已有文献尤其是关于发达国家对于石油价格波动引起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有了一系列的研究,但仍需要有进一步的完善。首先,学者们对于油价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现有的文献大多着重于实证分析。再次,关于新兴国家的研究,伴随着政策例如汇率政策的重大改变,政策变革前后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没有详尽的实证分析以及机理分析。最后,关于非对称性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文献尚少,且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详细分析。

基于此,本文主要贡献在于:首先,将石油价格波动分为供给性、需求性和特定需求性冲击,同时,将油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变量视为内生相互影响的变量进行分析。虽然研究油价波动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关系的文献较多,但是极少有从油价分解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谭小芬(2015)构造SVAR模型对油价进行三种冲击的分解,而后将油价冲击视为外生冲击来分析行业产出对于油价冲击的影响;Qiang Ji(2015)与之不同,将油价冲击视为内生变量,与产出、汇率、CPI共同构造了SVAR模型来对不同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但是在金砖五国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没有着重分析不同油价波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机制和原因。

再次,本文将样本区间划分为汇改前和汇改后的两个子样本区间,综合考虑汇改前后油价不同形式的冲击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有何不同,由于本文建立的模型是以开放宏观经济中的汇率决定理论为基础,因此,有必要考虑汇改因素对于整个模型影响的不同,以更好的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建议。

最后,考虑到尚没有相关文献从基于不对称形式油价来考虑不同形式的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本文将分析不同形式油价下油价不同冲击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差异,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三、实证方法

与Kilian(2008)将石油价格中三种波动变化与经济变量(GDP、CPI)视为外生不同,我们认为世界石油价格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内生关系。首先,中国可以视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因而是世界石油价格的接受者。再次,石油价格由世界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那么,中国的产出水平、通胀水平以及汇率水平都会影响石油价格。因此,我们可以构建油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VAR模型,其中,宏观经济变量的选择参考Qiang Ji(2015)的做法,选取产出水平、通胀水平以及汇率水平来进行分析。进一步考虑同期影响构建SVAR模型来进行综合分析。

(一)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本文建立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ve, SVAR )参考Ji、Liu、Fan(2015)的模型,依据Kilian(2009)构造的油价冲击分解和Basnet(2015)年在开放经济下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来构造。具体形式如下:

将变量分为两组,第一组代表国际石油市场xt,包括国际石油产量prot、全球真实经济活动的衡量(reat)、真实石油价格(ropt),另外一组代表j国的经济情况,用Yj,t表示,包括工业产值(indj,t)、消费者物价水平(cpij,t)、实际有效汇率(reerj,t)。

(二)短期约束识别

SVAR模型的简化约束误差向量可以估计如下:

首先,分析石油价格的冲击。

1.由于产油国对于需求的反映有滞后效应,假设同期的总需求不影响石油的总供给,即b12=b13=0。

2.假设特定需求冲击不能在同期影响真实经济活动。原因在于真实经济具有滞后性,并不受到同期特定需求冲击的影响,即b23=0。

3.真实油价中不能被石油冲击或者对于工业产品总需求决定的部分为石油市场的特定需求。同时,假设特定需求冲击受到同期供给冲击以及特定需求冲击的影响。

再次,分析油价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4.假设三种油价冲击带来的油价变化会导致生产投入价格变化,即生产函数中包含了油价因素,进而能够影响产出变化。

5.国内产出并不受国内宏观经济变量(物价水平、汇率)的同期影响。即意味着b45=b46=0。

6.假设物价水平受到同期产出水平的影响,但是,同期的汇率水平变动并不能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即意味着b56=0。

7.假设汇率受同期其他所有变量的影响。这样的假设与长期决定汇率理论能够符合,在长期汇率决定中汇率由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决定,因此,可以推断同期的产出和物价水平都能够引起汇率变动。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的样本区间为1994.01-2015.09,各数据均为月度数据,考虑到1994年的汇率改革以及1993年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石油净进口国,数据的起始日期为1994年1月。

1.石油产量的环比(每月)增长率(PRO)。反映了石油供给量的变化。数据来自EIA各年度的月报,单位为千百伦/每天。OPEC国家石油产量的环比增长率(PROOPEC),反映了欧佩克国家石油供给量的变化,以及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环比增长率(PROENOPECC),反映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给量的变化。

2.BDI(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的环比增长率。油价波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受经济需求的影响。一般而言,经济繁荣则油价趋于上涨,经济萧条则对石油需求下降,而在衡量经济需求量的指标考虑上,主要有两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一,各国家最近十多年的产业结构不甚相同,因此,能源密集度在各个国家之间也不尽相同。再次,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对于全球经济中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明显,需要在构造指标的时候考虑入内。Kilian(2008)创新性地利用航运指数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干散航海货运费指数作为全球经济需求的替代变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同时,借鉴谭小芬(2015)的方法,本文采用BDI指数作为经济需求的代理变量,数据来源自万德数据库。

3.石油实际价格(ROP)。将来自EIA网站的WTI数据作为石油价格的替代变量。同时,考虑到物价因素,本文对WTI石油价格进行平减,美国CPI数据来自IMF网站,以1994年1月为基期进行平减,得到实际石油价格。

4.月度工业增加值(IND)的环比增长率。考虑到国家统计局等相关数据网站只有GDP的季度数据,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采用工业增加值作为GDP的替代变量,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同时剔除掉物价因素得到真实工业增加值。出口贸易额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出口贸易情况,出口贸易额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5.物价水平(CPI)和实际有效汇率(REER)。数据来源于IMF网站。名义有效汇率(NEER),数据来源于IMF网站。

四、实证过程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所有变量均选取月度变量,首先利用X12季节调整方法对石油价格、实际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物价水平进行季节调整。再次,考虑到时间序列常有的异方差问题,对实际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物价水平进行对数化处理。

在时间序列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非平稳的数据建模可能导致“伪回归”问题,即原本不存在关系的变量由于“伪回归”问题的存在而在实证结果中表现出存在关系。因此,为了真实的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实证之前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平稳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通过单位根检验可知,lnrop、rea、lnreer、lncpi均为一阶单整,pro、bdi本身即为平稳序列。因此,根据VAR建模的平稳性要求,选择pro、rea、dlnrop、dind、dlncpi、dlnreer进行建模分析。

(二)滞后阶数的选择

根据AIC以及BIC准则对VAR模型进行滞后阶数选择,为保证残差项的白噪声性质,经过反复尝试,最终选择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阶。

为了检验SVAR模型的稳定性,首先对模型需要进行稳定性检验。(1)对各阶滞后系数的联合显著性检验。结论表明,各变量的滞后大多为显著,SVAR模型表现较好。(2)平稳性检验。给出了特征根倒数的图形, SVAR模型可靠。

(三)脉冲响应函数图形

本文所有的脉冲响应图形都是基于正交脉冲响应函数得出,每个变量对于该系统中其他变量动态效果都可以使用脉冲响应函数表示。

图2 油价冲击引起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变化的累积脉冲响应图(1994.01-2015.09)

1.从脉冲图形可以看出,油价波动对于产出总体呈现需求冲击具有正向冲击的影响,供给冲击对于产出有短暂的负向冲击,而且除了需求性冲击对于产出影响明显,其他冲击对于产出影响不明显。

油价上涨的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呈现出正向影响。从中国消费资源角度来看,一方面,中国最主要的消费资源仍然以煤炭为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的构建中,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方面综合作用使得油价波动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波动不大。

再次,从中国油价改革机制角度来进行分析。目前,中国油价改革的市场化仍未全面实现。我国国内原油价格已经基本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成品油价格逐渐公开,但是,成品油定价仍受国际市场制约,市场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因此,对于产出影响的渠道仍不是完全通畅。

另外,从油价波动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分析,油价波动对于中国贸易伙伴的通胀影响大于对于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的影响(Qiang Ji2015),因此,油价上涨对于中国国内的经济影响更小,进而利于中国的出口,带动产出的增加。

从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分析,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呈现短暂的负向冲击,说明供给减少带来的石油价格上涨对于中国产出有不利影响。在分析油价波动对于产出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到供给因素。从特定性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分析,特定性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影响并不明显。

2.分析油价波动对于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可以看出,无论油价上涨的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以及特定需求冲击,对于物价水平都有正向作用,而且特定需求性冲击表现为持续显著。从新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决定理论出发,将石油投入纳入生产过程,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石油投入的增加使得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李卓、邢宏洋(2011)认为输入型通货膨胀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但是也引起了更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因此,主张油价波动对于经济的干扰趋向没有影响。而考虑到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减少石油在生产投入中的份额,进而减少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但同时可以看出,国际油价上涨对于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并不显著,首先,我国CPI核算中选取的一篮子物品中能源消耗高的产品类别所占比重比较小,因此,当石油价格上涨时,并不能在CPI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另外,我国油价调节仍然存在一定的粘性,使得国内价格不能及时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作出反应,滞后反应往往随着冲击减弱而伴随着效果的不明显。

3.分析油价波动对于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Faria(2009),经济扩张能够有效的提高新兴国家的出口能力,原因在于新兴国家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同时相对于贸易伙伴对于石油的依赖较小,因此,表现为升值趋势。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是依据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建立起来的,能够有效地反映宏观经济波动对于汇率的影响。从脉冲图形可以看出,油价上涨能够对于实际有效汇率有负向冲击作用。实际有效汇率是对一国经济活动具有实质影响的代表性变量,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本国物价相对样本国家的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对本国实际购买力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中的双边名义汇率采取的是单位本币兑换外币的间接标价,因此,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代表本国货币相对价值的上升,下降即为贬值。因此,可以看出,油价上涨对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具有贬值冲击。

另外,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决定。根据虞伟荣(2008)的分析,中国名义有效汇率是一个综合的加权值,其中,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在参考一篮子货币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油价上涨因为种种因素会造成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上升,因此,油价上涨对于实际有效汇率带来升值冲击。

长期来看油价上涨带来名义有效汇率上升,同时,结合对中国贸易国物价水平上涨推动幅度大于对于中国物价水平上涨影响,而相对物价影响权重更大,最终导致真实有效汇率贬值。

(四)方差分解分析

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方差分解(如表2所示),可知,工业增加值最开始受油价需求冲击比较大,到第10期约占6.3149,供给性冲击其次,到第10期时约占0.5538。最后为特定需求性油价冲击,到第10期约为0.0774。 在汇率的影响中,特定需求性冲击逐渐占主导地位,到第10期约占3.3103,其次为需求冲击到第10期占3.1053,供给冲击占1.7039。分析对于CPI的影响,供给冲击对于CPI的影响不大,截止10期也只有0.2309的贡献,需求冲击仅占0. 2617,特定需求冲击占主要因素,到第10期时累积为2.7712。

表2 国际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方差分解图

(五)汇改前后的对比分析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为了分析汇率改革对油价波动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机制和作用有何不同,本文进行了分阶段(汇改前、汇改后)的实证分析,汇改前阶段区间为1994.01-2005.07,汇改后的区间为200.08-2015.09,各子区间的样本个数均满足了SVAR建模的样本个数要求。

进行滞后阶数选择,根据AIC、BIC准则综合选择,最终确定两个区间的滞后阶数均为1阶,进行模型稳定性检验,通过特征根图可看出均通过了稳定性检验。

分析脉冲响应图,可以看出,汇改之前的油价供给冲击对于工业增加值在第2期有负向影响,第3期为正向影响,滞后趋于没有影响。对于汇率和CPI,油价供给冲击在汇改之前几乎都没有影响。油价需求冲击对于工业增加值在前2期有正向影响,而后趋于没有影响。可以看到,油价需求冲击对于汇率在前6期都有持续的贬值冲击,之后趋于没有影响。对于CPI在6期内都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加大。油价特定需求性冲击对于工业产值几乎没有影响。对于汇率,在前4期有贬值冲击,之后趋于没有影响。对于CPI,在5期之内均有较小幅度的正向冲击。

图3 汇改之前的脉冲分析图(1994.01.08-2005.07)

汇改之后,从脉冲分析图可以看出,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明显增强,而且持续时间显著(如图4所示)。首先,供给冲击对于工业增加值表现为负向冲击,到第1期时影响消失,转为持续动荡影响,之后逐渐消失。对于汇率,刚开始有升值冲击,在第4期有明显的升值冲击后,到第7期冲击逐渐消失。对于物价水平,有短暂的正向影响转为持续的负向冲击。油价需求冲击对于工业增加值表现为小幅度的震荡影响,到第7期冲击逐渐消失。对于汇率,开始为贬值冲击后延续6期后逐渐收敛到0。对于物价水平,有持续小幅的上涨冲击,之后负向冲击变为正向冲击逐渐消失到0。油价特定需求冲击在前1期对于工业增加值有正向冲击,之后逐渐小幅震荡收敛到0。对于汇率,在前6期表现为明显的贬值冲击,之后收敛到0。对于物价水平,有持续明显的升值冲击,且持续时间为7期左右。

图4 汇改之后的脉冲分析图(2005.08-2015.09)

分析汇改之前的方差分解图(由于篇幅限制,图略),可以看到工业增加值主要受到需求因素贡献,在10期后为2.2383,其次供给因素,占0.7369,特定需求性冲击10期后只有0.0254。对于实际有效汇率,在10期后需求冲击占主要因素,为4.4982,而后是特定需求冲击占1.0243,供给冲击只有0.1599。对于CPI,10期后特定需求冲击占到1.2788,需求冲击贡献0.7247,供给冲击占0.2212。同时可以看出,需求冲击对于工业产值影响最大,需求冲击对于汇率的贡献最大,特定需求性冲击对于CPI的冲击最大。汇改之后,工业增加值主要受需求性冲击影响较大,在10期后达到8.0409,而后为供给冲击,为1.3128,受特定需求冲击较小,为0.2089。对于汇率,10期后受特定需求冲击最大,7.6551,而后为供给冲击,占5.2746,最后为需求冲击3.7464。对于CPI,主要受特定需求冲击,10期后占9.1933,供给冲击贡献为1.4972,需求冲击占比为0.6236。

比较汇改之前和汇改之后的脉冲分析图,汇改之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于油价冲击反应明显增强,而且时间持续较长。而且分析方差分解,可以得知汇改之后宏观经济变量对于特定需求性油价冲击的影响更强。汇改之后人民币的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更能很好的刻画开放经济中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汇改之后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增加,投机因素也逐渐起到影响汇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作用,具体到国际油价波动而言,汇改之后,宏观经济变量面临的特定需求性冲击的风险也增强,在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改革之中,需要考虑到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六)油价冲击的非对称性分析

很多学者已经探讨出油价波动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着非对称的关系,而且结论不一致,一些认为石油价格上升时对经济影响更大,而另一些则认为石油价格下降对于经济的影响更大,同时,刻画出不同类型的油价冲击非对称类型来进行分析。基于此,本部分考察非对称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不同影响。

首先考察四种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序列形式。Mork(1989)提出将实际石油价格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序列作为单独的变量分别考察。因此,根据其思路,分别定义国际油价的上升序为opi=max[(lnopt-lnopt-1),0],国际油价下降序列opd=min[(lnopt-lnopt-1),0]。Hamiton(1996)在Mork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净石油价格增量的概念,同时基于季度数据,构造了净石油价格上升序列和净石油价格下降序列,本文参考其思路,同时基于月度数据,将nopi定义为nopi=max[lnopt-max(lnopt-1,lnopt-2,lnopt-3,lnopt-4,lnopt-5,lnopt-6),0],其中opt代表当期油价nopd=min[lnopt-min(lnopt-1,lnopt-2,lnopt-3,lnopt-4,lnopt-5,lnopt-6),0],nopi代表净石油价格上升序列,nopd代表净石油价格下降序列,分别为选择滞后6个月的油价和当期国际油价进行比较构造的非对称净油价序列。

对两种非对称油价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四种非对称油价冲击序列均满足了单位根平稳。进行滞后阶数选择,根据AIC、BIC 综合考虑,最后选择滞后1阶,且模型均通过平稳性检验。

表3 非对称石油价格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对四种不同形式油价序列进行SVAR建模分析其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模型构建稳定,同时,分析其脉冲分析图。对比第一种类型石油价格上升序列和石油价格下降序列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出,上升序列和下降序列对于宏观经济影响的方向大致相同。对于工业增加值,三种类型的油价冲击对其影响均为震荡作用,但是上升序列对于经济产出的震荡作用更大。对于汇率,三种冲击均表现为贬值冲击,下降序列里特定需求性冲击对于贬值的影响幅度大于上升序列的影响。对于物价,两种序列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大体一致。

类似的,分析净石油上升序列和净石油下降序列(由于篇幅限制,图略),两种序列对于宏观经济影响方向大体一致,上升序列对于经济产出的影响更大,下降序列时油价冲击对于汇率的贬值作用更为明显,非对称净油价序列对于物价影响方向和程度大体一致。总体而言,净油价非对称序列与前述上升序列和下降序列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一致。分析方差分解图(图略),可以看出两种类型的石油价格序列均表现出经济产出受到需求冲击的影响较大,但是对于实际有效汇率和物价水平,油价下降序列更容易受到特定需求因素冲击的影响。

因此,在油价上涨的阶段中,更应该防范对于产出水平的影响,而实际上,结合现实,在现阶段油价下跌的时期,应当更好的抓住机遇加强石油储备的建设和完善,以更好的应对石油价格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另外,可以注意到下降油价序列的特定需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更大,因此,需要防范特定需求冲击的影响。

图5 油价净上升序列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脉冲分析图

图6 油价净下降序列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脉冲分析图

五、结论

本文利用SVAR模型考察了1994年1月到2015年9月间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于中国工业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物价水平的影响,分析汇改前和汇改后两个子样本对于宏观经济影响的不同,以及分析不同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非对称的影响。

研究油价冲击的信息、传导模式,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市场间信息传导的模式和强度,加强石油市场和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合理配置外汇资产,同时对货币当局提高对市场干预的有效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

对于全样本而言,油价冲击对于工业产值影响不大,而对于CPI有持续的正向冲击。油价冲击中的需求冲击和特定需求冲击对于工业增加值刚开始都有正向冲击,原因在于需求增加能刺激经济从而带来短暂的经济上升,以及油价对于中国物价水平上涨影响低于对于国外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导致出口贸易增加进而推进产出扩张。另外,供给冲击对于国内产出有负向的冲击,而减少供给冲击的有效的方式是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中国目前对于石油需求和进口的依赖与日俱增,但是国内尚没有建立足够健全的石油储备体系或者有效的应急体系。另外,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仍面临较大的特定需求性冲击带来的汇率以及物价波动的风险。

对于汇改之前和汇改之后的两个子样本分析,汇改之前油价波动于宏观经济变量关联不大,但是汇改之后油价波动明显对于宏观经济有显著影响。分析方差分解,也可以看出,汇改之后更多的是受到油价特定需求冲击的影响。一方面,表明汇改之后确实表现出中国开放经济传导的效率增强,但是,另一方面,面临的风险和影响也明显增强,需要积极应对特定需求风险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油价波动的非对称影响,油价上升序列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要比油价上升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作用时间持久。因此,在现阶段油价总体表现下降阶段,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的形势之下应加快建设石油储备的改革,更好的应对油价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2013年年底以来美国逐渐退出QE,大量的资金从新兴国家流回美国,这些流动性的减少增加了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人民币已经加入SDR一篮子货币,在开放经济体系中面临油价波动特定需求冲击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在下一步的政策调节之中应当注重加强对于特定需求性冲击的防范和化解。

[1]陈淼、李王欣欣,2015:《外部冲击影响我国价格水平的传导机制分析:以国际油价为例》,《宏观经济研究》第8期。[Chen Miao and Li Wang Xin Xin,2015,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xternal Shocks Affecting China’s Price Level: Taking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as An Example,MacroeconomicResearch,8.]

[2]李卓、邢宏洋,2011:《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新凯恩斯Phillips曲线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第11期。[Li Zhuo and Xing Hongyang,2011,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Fluctuations on Infl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New Keynes Phillips Curve,InternationalTradeIssues,11.]

[3]俞剑、陈宇峰,2014:《谁才是推高国际油价的真是动因——中国需求,资本特定需求,抑或OPEC供给》,《金融研究》第2期。[Yu Jian and Chen Yufeng,2014,Who is the Real Driver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Chinese Demand,Capital Specific Demand,or OPEC Supply,FinancialResearch,2.]

[4]谭小芬、韩剑、殷无弦,2015:《基于油价冲击分解的国际油价波动对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影响:1998-2015》,《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Tan Xiaofen, Han Jian and Yin Wuxian, 2015,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Fluctuations o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Based on the Impact of Oil Prices: 1998-2015,ChinaIndustrialEconomy,12.]

[5]肖强、张晓峒、滑冬玲,2015:《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冲击的非对称效应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6期。[Xiao Qiang,Zhang Xiaotong and Hua Dongling,2015,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on China’s Economic Shocks,InternationalTradeIssues,6.]

[6]虞伟荣、胡海鸥,2004:《石油价格冲击对美国和中国实际汇率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Yu Weirong and Hu Hai’ou,2004,the Impact of Oil Price Shocks on Real Exchange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InternationalFinanceResearch, 12.]

[7]Ana G., G. Maria Dolores and M. Antonio, 2011, Economic Growth, Inflation and Oil Shocks: Are the 1970s Coming Back?AppliedEconomics,8(1):4575-4588.

[8]Basnet H.C.and K. P. Upadhyaya,2015,Impact of Oil Price Shocks on Output,Inflation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Evidence from Selected Asean Countries,AppliedEconomics,47(29):3078-3091.

[9]Dornbusch R.,1976,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4(6):1161-1176.

[10]Du L,H. Yanan and C. Wei,2010,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Price Shocks and China’s Macro-economy: An Empirical Analysis.EnergyPolicy, 38(8):4142-4151.

[11]Faria J R.,V. MollickA and P H. Albuquerque,2009,The Effect of Oil Price on China’s Exports,ChinaEconomicReview,20(4):793-805.

[12]Filis G.and C. Ioannis,2014,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y Responses to Oil Price Shocks: Evidence from Oil-Importing and Oil-Exporting Countries,RevQuantFinanAcc,42(1):709-729.

[13]Gert P. and V. Ine,2012,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Oil Shocks,EnergyEconomics,25(1):1532-1547.

[14]Hamilton J.D.,1983,Oil and the Macroeconomy Since World War II.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1(2):228-248.

[15]Hamilton J.D.,2003, What is an Oil Shock?,JournalofEconometrics113,40(1):363-398.

[16]Huang Y. and G O. Feng,2007, The Role of Oil Price Shocks on China’s Real Exchange Rate,ChinaEconomicReview,18(4):403-416.

[17]Kilian K.,2008,Not All Oil Price Shocks Are Alike: Disentangling Demand and Supply Shocks in the Crude Oil Market,AmericanEconomicReview,99(3):1053-1069.

[18]Mork K A.,1989,Oil and the Macroeconomy When Prices Go Up and Down: an Extension of Hamilton’s Result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97(3):740-744.

[19]Qiang Ji., Liu. Ming, and Fan. Ying, 2015, Effects of Structural Oil Shocks on Output, Exchange Rate and Inflation in the BRICS Countries: A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Approach,EnergyMarketsFinance&Trade,51(1):1129-1140.

[20]Rasche R H. and J. A. Tatom, 1977, Energy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GNP,FederalReserveBankofSt.LouisReview, 7(1):10-24.

[21]Yeliz Y.,A. Cengiz and E. Furkan, 2015, Determining 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Oil Price Changes on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 Case of Turkey,EmpiricalEconomics,42(2):737-746.

AnalysisoftheImpactofInternationalOilPriceFluctuationonChina’sOutput,PriceLevelandRealEffectiveExchangeRate——BasedontheSVARPerspectiveoftheImpactofOilPriceShocks

YuWenweiandCaoQiang

(Nanj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Business,Nanjing Jiangsu 210000;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Financial, Anhui Bengbu 233000)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oil price change on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t meanings both in the theory and the policy area, thu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eal macro-economic condition of China,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hort term constraints SVAR model, and for analyzing the effects further in detail, the paper learns about Kilian(2008) for reference, decomposes the shock of oil to be three kinds, includes the oil demand shock, the oil supply shock and the oil specific-demand shock,the paper takes the years of 1994-2015 macro data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nd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the 1994-2015 years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fluctuations of three structural shocks to Chinese industrial increase valu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the price level, and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oil shock effects of th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change rate reform, as well as oil prices of different forms of asymmetric shocks to macroeconomic impac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paper find that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volatility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ice level of China, however, the oil price rising has larger impacts on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rather than on th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and the effect of oil price volatility on industrial added value is vague. (2)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before exchange reform and after exchange reform respectively, and the author find that after the reform of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the impact of the oil price shocks on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the impact of specific demand shocks on exchange rate was greater. (3) Further,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oil price change, and the paper finds the impact of the oil price rise on the economic output is larger than the impact of the oil price decline stage. In the en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oil shock on China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paper gives out some suggestions about policy reform for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effect of oil shock on macro-economic,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oil price specific demand shocks and the impact on inflation effective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the mechanism of oil price reform should be adopted, and as well, there exits the need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troleum reserve system.

The Volatility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Macroeconomic Variables;Oil Price Composition; Price Level;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10.13948/j.cnki.hgzlyj.2017.12.008

* 虞文微,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windway118@126.com;曹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caoqiangsh@163.com。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JY085)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文责自负。

■责任编辑叶 青

猜你喜欢

石油价格宏观经济波动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年麦市大幅波动概率不大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休闲假期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世界石油价格波动的逻辑与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
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及石油价格影响的计量分析
基于极值BMM模型的石油价格极端风险度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