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从众行为情况调查及分析
2018-01-08马向锋
马向锋
摘 要 目前网络娱乐和交流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娱乐方式更是大学生网络聚集地之一。大学生是网络意见表达的生力军,然而大学生在网络意见表达存在严重的从众行为,对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并很有可能对社会发展或相关事件产生消极作用。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试图找出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让大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见表达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从众行为;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5-0126-02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推广和发展,使用的规模也不断壮大。网络的使用让人们从现实生活转移到虚拟的网络当中。在广大的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众多的可供人们交流与探索的虚拟世界。大学生是这些虚拟世界里的生力军,密切影响着网络舆情方向。然而,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比较突出和严重,这些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对价值、社会的认识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深入调查和研究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才能进一步找出解决方法。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交平台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成为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和App软件的主要使用群体,新媒体已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具有开放、平等、隐蔽的特征,这使得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权都能够通过网络来表达意见、进行互动,然而思想、知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各人价值取向的不同,势必会有网络多元化意见的存在。众多的意见充斥在网络平台中,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信息的冲突与争议。网络意见与社会事件彼此间存在互动,合理的网络意见表达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增长见识,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使他们参与公众事件讨论。
不过,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意见表达存在严重的从众行为,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极易形成网络暴力,可能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同时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的出现,不断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并使得网络中的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并影响公众对于事件的判断。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还容易导致大学生个性缺失,形成群体性的思想僵化和固化,造成大学生独立性的丧失甚至盲从,影响大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大学生意见表达的网络从众行为情况调查和分析,并找出应对策略,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言论习惯,减少从众行为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 网络意见表达从众行为概念
从众行为是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人在集体压力下改变意见而与大多数人达成一致意见的行为倾向,是常见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意见表达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个人通过不同渠道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论坛、博客、QQ空间、微博等各类网络意见表达平台。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是指在其他人员影响下改变自己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想法意见,向多数人的意见行为靠拢。
大学生个性独立、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类公众事件都会产生极大的关心。然而由于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性格冲动、社會阅历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和知识,不善于对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表达意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他人影响, 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表现得比较明显。
3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从众行为情况调查
在众多新媒体平台中,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是微博、微信、QQ等各种社交平台。基于微博的广泛普及和微博意见表达的公开性,本次调查选取微博作为信息发布和转发情况的调查对象,在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4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中的1 000名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如表1所示,在对回答“我在微博进行意见表达时会受他人影响”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仅有166名大学生认为不受他人影响,有124名大学生不确定是否会受他人影响,有649名大学生认为会受他人影响。经过分析可知,仅有16.8%的大学生不会受他人言论影响,有68.2%的大学生会受到他人言论影响。在微博上的意见表达中,大学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从众行为,他人的言论或评论会对大学生的意见表达产生较大影响。
从表2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娱乐八卦的内容关注度高,热衷于对娱乐八卦内容的评论和转发,并且容易发生严重的从众行为,从众程度达到74%。对于时事新闻和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热衷度一般,但也易发生从众行为。
综上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在参与微博评论的中,可能不会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或了解事件的全部过程,在发表自己的评论或者意见过程中,盲目跟风、忽视对错,轻易根据他人的评论或意见来发表言论,造成微博上大学生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
4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产生原因
大学生的生活其实还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校园采取的都是集体行为模式。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就是俗称的“随大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更加强烈。大学生出现从众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受社会发展因素、大学生个人因素、大学生教育因素的影响。
4.1 社会发展因素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世界迅速占领的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形成了新的价值观。所以在群体中一旦出现了某种价值观,处于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人就会跟风,并且发展速度飞快。社会的进步和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发展,是学生从众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
4.2 大学生个人因素
尽管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他们没有体验过社会生活,一直都在校园的集体中生活。他们拥有强烈的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只有跟随群体,效仿他们的行为习惯,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再者,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大多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获得的,这就是他们对于其他人的言论看法非常重视。如此学生的从众行为就会不自觉的加深。
4.3 大学生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与学校的教育并肩。但是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很多学生的家庭都没有良好的教育。家长为了应付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忙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放任孩子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上度日子。孩子没有了父母的管束,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了他们灵魂的寄托地。
4.4 大学生教育因素
有些大学生的课程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大学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相对较少。学生们有了大把的自由空间。而在校园中没有其他较好的娱乐项目,课余时间得不到合理安排,学生只好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网络上。大学生关注娱乐八卦、在微博、微信上刷娱乐八卦内容行为已经成了时下流行的日常生活方式。
5 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的策略
5.1 构建新媒体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构建合理的新媒体管理制度,尽可能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规避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消极影响,发挥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導策略,促进网络舆情管理。教会大学生在网络评论前自问:自己对于他人评价观点是否认同?这样的评价合不合理?通过不断地反省和确认,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可以通过开设官方网络平台,发挥组织影响力, 开展教育与交流,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正确判断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网络行为,及时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动态。
5.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思想精神发展。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的关于价值观的辩论赛,主题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积极开展更多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中过充实的生活,走出网络世界,与学生教师更多的交流沟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要教育大学生遵守网络社会的相关道德规范,学会分辨虚假言论和网络谣言,并在进行网络互动时保持自身良知和道德自制,不做虚假言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不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中随意评论,盲目跟风。
5.3 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独立创新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必要技能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可以避免他们盲目跟从、从众评论和转发。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独立创新能力,对于自己的网络评论做记录,查看与他人的评论观点是否有独特之处,是否公正合理。如此一来,学生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独立创新能力,有了独立创新能力,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参与网络话题议论,进行正确合理的网络行为,避免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的发生。
6 结论
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从众行为的调研,深入分析形成原因,探索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够合理参与网络事件议论,正确对待网络舆情,不盲目从众、跟风,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步入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婷.网络意识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张焕.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微博从众行为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3]邵娜.网络时代意见表达结构及其社会治理效应[J].理论月刊,2015(5):146-176.
[4]陈文涛,桑青松.大学生消费从众心理差异性调查研究[J].心理研究,2009,02(1):86-89.
[5]徐红彩.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