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中介语僵化现象及应对措施

2018-01-08冯亚娜

大观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介语高职英语教学应对措施

摘要:中介语僵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中介语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尝试找到缓解僵化的措施,以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中介语;僵化;应对措施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学习者在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他们再认真努力,他们的语言水平也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出现以前的稳步提高,甚至会出现倒退的情况,这就是中介语的僵化现象。分析探讨中介语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外语教师更好地了解语言习得的特点,更有效地组织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介语僵化现象

著名语言学家Selinker首次提出了中介语的概念。他指出,中介语是二语学习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不同于母语和目标语,但又兼有目的语和母语的特征。中介语虽然和目标语有差距,但是却可以无限地向目标语靠近。然而,95%的二语习得者无法达到目标语的水平,他们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停滞不前了。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基本固定下来,再努力也很难出现进步。这种现象被称为中介语僵化。

二、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僵化现象产生原因

(一)应试模式的影响

高中时代,很多同学是带着工具性学习动机,为了升学而学习的。进入高校以后,带着工具性学习动机的学习者脱离了高考的压力,达到了特定的目标,学习动力会暂时或者长期地减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中时代会明显降低,对语言学习有种学不学无所谓的心理,学习怠慢。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过度紧张或者过度放松的情绪都是不利于语言学习的,这会阻碍学习者前进的步伐,限制其外语水平的提高,引起中介语的僵化。

(二)学生英语基础弱、语言系统有缺陷

高职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外的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弱,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大一部分学生正是因为英语太弱,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中学的英语基础,直接影响到高职的英语学习,导致其在二语学习中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Selinker认为,二语习得的关键期为2-13岁。错过这个关键期,学习者大脑的可塑性将大大降低,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和敏感度较关键期都有明显下降,这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发展水平。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过了语言的关键期,想要改变高中延续下来的基础差的现状,非常不容易。正因为如此,一部分学习者从心理上对英语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吸收和内化,使得他们无法用目标语规则进行思维。这类学习者中介语产生僵化要比学习优秀者来得更早。

(三)训练迁移

在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的外语教师母语是汉语,他们的发音和思维等方面与土生土长的外教还存在较大差别,而这些都会对学习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如果老师的发音有不正确的地方,学习者会加以学习和模仿,使得错误强化。久而久之,这种错误的语言形式会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固化,从而导致僵化。除此之外,老师输入的语言材料如果表达不纯正或者难易程度把握的不准确,都会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阻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进而形成中介语的僵化。

三、缓解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应对措施

中介语僵化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的普遍现象、是二语习得者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高职学生中介语僵化现象一般属于暂时性僵化,如果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给学生更优化的語言输入,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等,学习者语言学习一定会逐渐进步,僵化现象也会有所改善。具体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优化语言输入,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接受程度和兴趣点,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地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已有的教学材料,把握好语言输入的强度和难度,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输入的语言材料应该同时注重趣味性,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才更能激起学习者的兴趣。其次,语言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并监督学生坚持学习,不能间断。因此,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优化的语言输入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监督学生的课外学习,做到随时听,及时练。等学习者有了足量的语言输入,就会由量变发展为质变,取得巨大的进步。

(二)减少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也称母语干扰,是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也是中介语僵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所说的中式英语(Chinglish)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地给学习者灌输目标语思维,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的目标语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目标语的原版音频和视频,使学习者了解目标语思维方式和表达,尽可能少地依赖母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则,从而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三)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勤于鼓励,减少情感焦虑

在语言学习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犯错误,这时候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加以批评或者纠正,而应该以科学的眼光和适当的方法来对待这些错误。首先, 分析错误的性质。错误大概分为两类,一是学习者自身无法克服的。二是学习者经过强化可以避免的。对于第一类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就会固化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直至僵化。然而这些学习者自身无法克服的错误非常难纠正,经常出现纠而复错的现象。对于这类错误,教师要做到耐心纠正,并采取温和,委婉,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方式。第二类错误往往是学习者由于紧张或者过分关注所表达的意思,而忽略了正确的语法规则,选用了错误的句式,词汇等。对于这类错误,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等是清楚的,只是表达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忽略了。因此,只需要多多练习,听说读写多了自然就能克服,无需刻意纠正,纠正过多只会打断交流的流畅性。可见,语言学习者的错误也不都是非纠正不可的,即使有些必须纠正,教师也应该尽量轻描淡写,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四、结语

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介语僵化是无法避免的。探讨和研究僵化的成因和减轻僵化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使中介语逐步向目的语靠近。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Inter-language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 lied Linguistics,1972(10):209–231.

[2]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2):10-15.

[3]赵萱.中介语石化现象与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浅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3):18-20.

作者简介:冯亚娜(1980-),女,河南郑州,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介语高职英语教学应对措施
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