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冬小麦新冬4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18-01-08哈利玛王彩荣崔新菊张相锋焦子伟
哈利玛+王彩荣+崔新菊+张相锋+焦子伟
摘要 以新冬4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共设置了5个播期水平和5个播量水平,25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随机排列,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新冬42号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却不推迟。同一播期下,播量对其生育期无影響。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新冬42号小麦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抽穗期延后,但对成熟期影响较小,出苗期至拔节期间隔期随播期的推迟明显缩短,全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明显减小,倒伏情况随着播期的推迟、播量的减少而减轻。推迟播期降低了新冬42号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降低了株高和穗长;增加播量能提高产量、株高和结实小穗数,降低穗粒数、穗长和最多小穗数。新冬42号小麦在伊犁地区最适宜播期为9月27日至10月11日、最适宜播种量为450万~525万粒/hm2,最大产量5 620 kg/hm2,晚播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有助于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 冬小麦;新冬42号;播期;播量;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013-03
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之一。小麦产量不但受品种、土壤条件、气候的影响[1-2],与播期和播量也有密切联系[3-6],提高产量不仅需要品种改良,而且需要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7]。播期和播量是影响冬小麦的群体性状和产量形成的2个重要因素。播量不同,直接影响小麦的种植密度,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协调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缓冲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建立合理群体结构,能够促进小麦穗数、穗粒数及粒重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加产量[8-9]。新冬42号是伊犁河谷当地新培育的冬小麦品种,研究当前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播期、播量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找出最佳播期播量,对实现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新疆伊犁州农科所试验田进行,该试验田地势平坦,采用滴管灌溉,前茬为黄豆。
1.2 供试材料
供试冬小麦品种为伊犁州农科所培育的新冬42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区,以7 d为一梯度,共设置了5个播期;播量为副区,以75万粒/hm2为梯度,共设5个播种密度。共计组合25个处理,播期和播量具体设计见表1。3次重复,小区行长5 m,每小区10行,行间距0.2 m,小区面积为10 m2。
1.4 试验实施
播前灌好底墒水,灌水量1 200~1 500 m3/hm2,犁地前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及时犁地、整地。入冬前小麦进行冬灌,灌水量为900~1 050 m3/hm2;开春后及时春耙,耙深5 cm;拔节末期随水追施尿素56.25 kg/hm2。拔节期灌水采用细流沟灌,灌匀、灌透,严禁大水漫灌;头水后间隔15 d左右及时灌水。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常规管理。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主要调查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和倒伏程度及面积。收获前调查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最多粒数和穗粒数。成熟后每小区随机选1 m行长测成穗数,收获后在室内考种测穗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及单位面积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新冬42号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播期对新冬42号小麦的生育期有一定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抽穗期延后,但对成熟期影响较小,播种至出苗的间隔期随播期推迟明显加长,9月20日播种的小麦播种至出苗需要7 d,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播种至出苗需要13 d。出苗期至拔节期间隔期随播期的推迟明显缩短,9月20日播种的小麦历时190 d,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历时165 d,相差25 d。各个播期的小麦抽穗期至成熟期间隔相差不大,说明播期推迟会造成小麦营养生长期缩短,但对成熟期影响较小。全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明显减小,9月20日播种的小麦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的全生育期最大相差26 d,同一播期,不同播量下的小麦全生育期无较大差别。
2.2 对新冬42号小麦倒伏情况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倒伏情况与播期、播量有关,9月20日播种的小麦的倒伏程度大多数为5级,倒伏面积最大达到75%,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的倒伏程度在1级和3级之间,最大倒伏面积为17%,最小倒伏面积为0。同一播期下,倒伏情况随着播量的增多而加重,播量为675万粒/hm2小麦的倒伏程度较播量为375万粒/hm2小麦的倒伏程度较严重,倒伏面积也随着播量的增多而增加。
2.3 对新冬42号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新冬42号小麦株高随播期的推迟、播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全生育期和株高成正相关,生育期越长,株高越高,早播植株的营养生长时间较长,导致株高较高,播期推迟,株高变矮,可能是由于播期推迟导致光照时间缩短,植株在完成基本营养生长以后很快进入了生殖生长。小穗最多粒数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随播期推迟,适当加大播量又逐渐升高。穗长和不结实小穗随播期的推迟、播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结实小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增加,在10月10日播种小麦中,最高达到18.2个/穗,但在同一播期中,结实小穗数随着播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处理A5B3小麦的收获穗数最多,为1 005万穗/hm2,同一播期下,播量为525万粒/hm2收获穗数最多,收获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高再降低。
2.4 对新冬42号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于2016年小麦锈病特别严重,加上部分小区出现倒伏情况也较多,导致大部分处理组合小麦产量比正常年份大幅度下降。从表5可以看出,9月20日、27日播种的小麦产量均低,最高产量5 620 kg/hm2出现在10月11日播期、525万粒/hm2播量;新冬42号小麦全部处理组合产量水平在4 500 kg/hm2以上的有15个。9月20日播种,处理A1B2的产量较高,450万粒/hm2应为最佳播量;9月27日播种,处理A2B1、A2B3的产量较高,10月4日播种;处理A3B2的产量较其他处理产量高。10月11日播种,处理A4B3的产量最高,为5 620 kg/hm2;10月18日播种,处理A5B1的产量较高,小麦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均表现为中播量>高播量>低播量。因此,适宜的播量是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播量过低,无法保证群体总茎数;播量过高,不但造成成本增加,产量反而下降。endprint
3 结论与讨论
生产中播期和播量是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早播促进冬前生长发育,但冬季易受冻害;晚播则减慢前期生长,降低单株分蘖,易造成群体不足,进而影响产量[10-11]。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措施,关键是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有效利用地力和光能[12]。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通过调节群体分蘖数,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收获穗数,低播量通过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来补偿群体过小对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13]。结合不同播期下各播量处理的产量表现,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播期为9月27日至10月11日、最适宜播种量为450万~525万粒/hm2,最高产量为5 620 kg/hm2。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播量较小的情况下,随播期的推迟,产量有所下降,但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推迟,适当加大播量,小麦产量有所增加;当播期推迟到临界值时,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说明在早播情况下小麦单株分蘖能力强,可适当降低播种量,兼顾防后期倒伏。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数,增加产量。此外,在一定的播期密度范围内,新冬42号小麦的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随播量的增大而减小。
4 参考文献
[1] 李克南,杨晓光,慕臣英,等.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Ⅷ: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8):1583-1594.
[2] 徐恒永,赵振东,张存良,等.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I.氮肥对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0(5):27-30.
[3] 王东,于振文,贾效成,等.播期对优质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4(2):25-26.
[4] 王福玉,尹逊利,陈贵菊,等.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1):33-35.
[5] 周晓虎,贺明荣,代兴龙,等.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9):65-69.
[6] 李令伟,崔丽娜,杨连俊,等.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2):83-85.
[7] 张永丽,于振文,王东,等.不同密度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4(5):29-30.
[8] 李秀春,王成霞,苏晓云.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95.
[9] 白玉娟,杨玉锐.冬小麦新品种邢麦4号播期、播量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1(9):92-94.
[10] 胡延积.小麦生态与生产技术[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6:150-164.
[11] 杨春玲,李晓亮,冯小涛,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播期及播量对叶龄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6):32-34.
[12] 熊樂,马富裕,樊华,等.冬灌与化学调控互作对滴灌春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32(5):932-936.
[13] 李朝霞,赵世杰,孟庆伟,等.高粒叶比小麦群体生理基础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4):7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