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透心绿蚕豆提纯复壮及集成技术示范推广运用

2018-01-08吴秀黎杨国田刘艳杨玉珠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2期

吴秀黎+杨国田+刘艳+杨玉珠

摘要 本文介绍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的性状特征和特优株系,阐述了保山透心绿蚕豆提纯复壮的推广背景、提纯复壮过程、技术集成和创新以及取得的效益,以期为提高单产、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山透心绿蚕豆;提纯复壮;集成技术;示范推广;云南保山

中图分类号 S6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030-03

2013年4月15日,保山透心绿蚕豆获得由农业部正式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该地理标志由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申报并获得批准。2014—2016年,透心绿蚕豆获得云南省现代农业优势农产品基地专项资金的支持,建设了6.67 hm2透心绿蚕豆品种选育基地,66.67 hm2透心绿蚕豆集成技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先后选育4个透心绿蚕豆特优株系,3年种植透心绿蚕豆12 238.67 hm2,推广提纯复壮的透心绿蚕豆良种10 666.67 hm2,运用半免耕、免耕栽培集成技术,平均产量1 817.25 kg/hm2,比前4年增加231.9 kg/hm2。良种、良法、良田的支撑为透心绿蚕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产品开发也由原来的1家发展为6家,形成了保山透心绿蚕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透心绿蚕豆实现产销两旺。

1 保山透心绿蚕豆性状特征

保山透心绿蚕豆属一年生豆科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圆锥根系,寄生固氮根瘤菌,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特有的蚕豆品种,俗称透心绿蚕豆,属蚕豆品种的一个稀有品种,被誉为“云南高原特种绿蚕豆”。保山透心绿蚕豆为地道的保山市特有品种,株高100~130 cm,24~28节,果实多为2~3粒/荚,荚果成熟后外皮变为黑褐色,种子属中粒种,长1.5~1.7 cm,宽1.0~1.2 cm,厚0.4~0.6 cm,长宽比1.2~1.6∶1.0,百粒重为80~100 g,种皮绿白色,子叶呈嫩绿色,种脐色浅。生豆与一般蚕豆相比,豆粒小巧玲珑、豆壳洁白光亮、豆瓣通体翠绿直透于心,誉为“透心绿”。传统方法炒制初加工后,豆壳金黄,豆瓣碧绿剔透,口感酥脆,食用时“咯嘣”有声,纯香回甜。

保山透心绿蚕豆营养丰富,其内质特优,营养价值高,炒制后疏松、口感好,为保山市有名的小食品,保山透心绿蚕豆含有8种氨基酸及A、B、C、D族维生素,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分别为瘦牛肉、鸡蛋、猪肉、牛奶的2、3、5、12倍,其中总淀粉含量为40%~50%,蛋白质含量为18%~24%,粗纤维含量为2%~3%。2012年3月26日经保山市抽样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结果为总淀粉48.81%、蛋白质22.9%、粗纤维2.46%。其豆制品所含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率可达90%及以上,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普通蚕豆高10个百分点。

2 技术推广背景

透心绿蚕豆是保山市隆阳区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异地不能原样再生,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同类产品发布和种植。透心绿蚕豆具有成熟后豆皮白色、豆粒小巧玲珑、子叶碧绿剔透、豆香浓厚口感回甜4个特点。时至今日,透心绿蚕豆已成为隆阳区的特色产业和保山市对外的一张名片,在《中国蚕豆学》、新编《保山风物志》《保山市志》《保山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均有记载,2011年3月,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每日农经》专题报道了隆阳区透心绿蚕豆。透心绿蚕豆是一种常异交作物,在种植和繁殖的过程中,由于天然异交率高,易造成生物学混杂。如何巩固提升透心绿蚕豆特色产业,成为隆阳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课题。破解该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种质的提纯复壮和研究标准化的生产技术。隆阳区人民政府提出着力推进全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打造好小粒咖啡、透心绿蚕豆、甜柿3张“名片”,隆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透心绿蚕豆的提纯复壮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政府出题、技术部门破题的联动机制,稳步推进了课题研究工作。

3 保山透心绿蚕豆提纯复壮过程

透心绿蚕豆良种在连续种植的过程中易发生变异和退化。蚕豆虽是自花授粉,但由于蜜蜂等昆虫传粉,异交率高,所以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1]。透心绿蚕豆在连年种植时变异很快,以至于1个良种如果3年不能正确地选种留种,就会在生产上失去利用价值。透心绿蚕豆一定要年年选种留种,提纯复壮,提高种子纯度,保持品种优良性状。2012年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在隆阳区金鸡乡东方村建立了透心绿蚕豆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基地,在之前的基础上,首先是根据本地透心绿蚕豆品种资源收集疑似原种单株进行提纯复壮,过程为疑似原种单株选择→异季(反季)或隔离单粒种植→疑似原种植株鉴定、单荚剥粒鉴定、疑似原种一致性按荚粒种植→一致性荚粒数种植、疑似原种植株鉴定、选择一致性原种逐株剥粒鉴定→按一致性单株种植→按一致性单株收获鉴定;其次是选择纯度一致性高的单株小区种植;再次是优选单株、单荚返回荚粒种植鉴定→单株隔离扩繁、多点鉴定→提供基地小区试验示范、株系繁殖,进而扩大推广。近几年来,组织了透心绿蚕豆单株株行预备试验63组,参试单株6 489份,进行生育期、抗病性、数量性状、经济性状等室内外记载考种分析;先后筛选出透心绿蚕豆优良单株13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32组,大田生产性试验16组,选育了4个特优株系透心绿蚕豆,分别为2000-1、2000-3、013-9、014-5,2012年透心绿蚕豆种植面积为3 513.33 hm2,之后每年以133.33 hm2的增量不断扩大,2016年达到了4 160 hm2。

4 透心绿蚕豆特优株系简介

4.1 透心绿蚕豆2000-1

该单株1997年收集疑似原种单株,经过单荚剥粒鉴定种植,2000年进入小区对比试验,产量3 487.5 kg/hm2,较对照增产1 012.5 kg/hm2,增幅25.47%,居小区试验产量第1位。全生育期181 d,株高79.9 cm,属中长粒,色泽白绿色,饱满度中等,整齐度中等,直立,轻感锈病和赤斑病,耐肥、抗倒伏,抗寒性中等。经示范种植长势好,产量高,豆粒商品性好,适宜种植密度12万株/hm2,株有效分枝数3.6个。有效荚数16.4个/株,株粒数28.1粒,荚粒数1.71粒,百粒重为88.4 g,一般年成产量3 150 kg/hm2左右。適宜种植海拔范围为1 500~1 900 m。endprint

4.2 透心绿蚕豆2000-3

1997年收集疑似原种单株,经过单荚剥粒鉴定种植,2000年进入小区对比试验,产量为3 337.5 kg/hm2,较对照增产862.5 kg/hm2,增幅34.85%,居小区试验产量第2位。全生育期185 d,株高86.83 cm,属中长粒,色泽淡红绿,饱满度中等,整齐度适中,直立,轻感锈病,耐肥、抗倒伏,抗寒性好,分枝中等,大田长势好,产量高,豆粒商品性好,适宜种植密度12万株/hm2,株有效分枝数3.08个。株有效荚数16.84个,株粒数28.8粒,荚粒数1.71粒,百粒重为84 g,一般年成产量为2 850 kg/hm2左右。适宜种植海拔范围为1 500~1 900 m。

4.3 透心绿蚕豆013-9

2011年收集疑似原种单株,经过单荚剥粒鉴定种植,2013年进入小区对比试验,连续3年对比试验均在前3位。2014年以来大面积推广示范,株高107 cm左右,具有优质、高产、多抗、耐肥、耐旱、分枝较强等优点,全生育期193 d左右。株型紧凑,整齐度一致性好,三复出叶直立,适宜种植密度12万株/hm2,株有效分枝3.75个,枝有效荚数3.8个,荚有效粒数1.98粒。一般年成产量2 700 kg/hm2左右。籽粒白皮透心绿色,色泽一致性好,百粒重为83~85 g,外壳稍薄。抗倒伏,抗白粉病和锈病。籽粒外观品质好,大小均匀,豆壳光亮洁白。适宜种植海拔范围为1 500~1 950 m。

4.4 透心绿蚕豆014-5

2012年收集疑似原种单株,经过单荚剥粒鉴定种植,2014年进入小区对比试验。连续3年对比试验均在前5位,2015年以来推广面积较大。该品种株高100 cm左右,具有优质、高产、多抗、早熟、耐肥、耐旱、分枝较强等优点,全生育期180 d左右。株型紧凑,整齐度较好,三复出叶直立,适宜种植密度12万株/hm2,株有效分枝数3.88个,枝有效荚数3.59荚,荚有效粒数2粒。一般年成产量2 850 kg/hm2左右。籽粒光亮洁白皮透心绿色,色泽一致,百粒重为85~90 g,外壳稍厚。抗倒伏,抗白粉病和銹病,后期有零星褐斑病。籽粒外观品质好,大小均匀。适宜种植海拔范围为1 500~1 900 m。

5 透心绿蚕豆的技术集成

5.1 免耕栽培模式的探索

2012年,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农林综合服务中心在东方村进行了犁田播种和板地开墒播种对比试验,板田开墒播种较犁田播种增产158.4 kg/hm2;在西邑乡鲁图村进行了犁地播种和板地播种对比试验,板地播种较犁地播种增产101.25 kg/hm2,试验均获得成功,在技术上加以改进并形成了以下3种种植模式。

5.1.1 稻田豆。水稻收割后不犁耙,然后稻田开好三大边沟和十字沟,以利于排灌。整田理墒:在稻田上采用2.3 m开墒、沟宽30 cm、沟深20 cm、净墒面2 m;合理密植:打坑,坑距40 cm、行距40 cm,每坑播2粒种子,进行等行双株种植,基本苗12万株/hm2左右。

5.1.2 旱地豆。烤烟地或玉米地免耕种植,前作收获后20 d,清除烤烟或玉米根基部枯黄老叶,沿着垄两边打塘播种。可充分利用前作余肥,特别是保住秋后雨水及土壤含水量,满足透心绿蚕豆生长到中后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既节省了成本,又实行了轻简化栽培。旱地豆肥地稀播,瘦地密播。种植密度:坑距30 cm,行距40 cm,每坑播2粒种子,基本苗15万株/hm2左右。

5.1.3 麦沟豆。麦沟豆位于麦墒边缘,每间隔40 cm播种1穴种子,每穴播2粒,种植密度为2.5万株/hm2左右。

5.2 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

5.2.1 底肥。施农家肥15 t/hm2,与普钙300 kg/hm2、钾肥150 kg/hm2拌细土盖坑。

5.2.2 苗肥。当透心绿蚕豆生长到4~5台复叶时,摘去主茎顶心,为了使伤口尽快愈合,促进有效分枝分化,兑水浇施尿素15~30 kg/hm2、普钙150 kg/hm2、钾肥75 kg/hm2。

5.2.3 蕾花肥。视苗情长势,在初花期,兑水浇施尿素30~45 kg/hm2、钾肥75 kg/hm2或喷磷酸二氢钾,促进花序分化和豆荚、豆粒饱满。

采取测土配方施肥,N∶P2O5∶K2O=1∶8∶4,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不仅显著提高了透心绿蚕豆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促进透心绿蚕豆对化肥的集中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抑制了化肥用量过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2]。

5.3 防治病虫草鼠害

以“高效低毒,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指导方针,防治透心绿蚕豆病、虫、草、鼠害。

6 集成技术创新

6.1 提纯复壮,保持种性

为了保持透心绿蚕豆的纯度和种性,采用以下良种系统选育和种质提纯复壮相结合的三圃制法。

第1年将选择的单株经株选、荚选、粒选,决选后的单株种在株行圃,每隔10株行圃设1个对照,株行圃之间相对隔离,进行分行观察记载、比较鉴定和田间评选后拔除淘汰的杂劣株行圃及不良单株,选择性状稳定整齐一致、显著优于对照的株系,分株行圃收获,再进行室内考种分析选择粒色泽一致、大小均匀、种子饱满的株行圃进入第2年预备试验。

第2年将优选的株系进入预备试验,入选的株行圃种在株系圃,株系圃之间相对隔离,分圃观察记载、圃与圃比较和圃与对照比较,凡是杂株率为1%的株系圃淘汰,但可从中选择优株于第3年继续种在株行圃,预选株系圃经过室内评选后优选特优株系,作为第3年品系供试材料。

第3年将特优株系进入品系比较试验,第2年预选株系圃种子种于品系圃,设一对照,品系圃之间相对隔离,通过经济性状、数量性状、抗病性、室内外考种等综合性状分析对比,优选特优品系生产的种子就是原种,为了进一步考察选育的品系是否更具稳定性或者是否达到育种目标,可连续参与2~3年的品系比较试验,若性状一致保持稳定,即可扩大繁殖,品种申报。未选品系返回第4年株系圃或者选留品系圃。endprint

第4年将原种进行隔离扩大繁殖,去杂去劣,种子精选包装。种子繁殖区周边相距500 m以内无蚕豆类种植,繁殖的种子来年多点试种,选育的优良品种提供大面积示范[3],从而达到提升透心绿蚕豆产品质量,保持透心绿蚕豆原有种子的优良性状,提高透心绿蚕豆单产的目的。

6.2 技术集成,提高产量

隆阳区透心绿蚕豆的前作为水稻、烤烟、包谷,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前作为水稻,推广半免耕的板田豆种植,水稻收获前四周开沟排除积水,水稻收获后不犁田,划线分墒,2.3 m开墒,沟宽30 cm,沟深20 cm,将沟土均匀布于墒面,打塘播种,塘距40 cm、行距40 cm,每塘播2粒,基本苗12.5万株/hm2,板田豆种植既能排除积水,又能保墒;前作为烤烟、包谷推广免耕种植,前作烤烟行距110 cm,株距50 cm,前作包谷行距100 cm,株距30 cm,前作收获后为了抢节令、抢墒情不翻耕,采用免耕板地播种,沿着烤烟、包谷垄两边打塘播种,烤烟地塘距25 cm,包谷地塘距30 cm,每塘播2粒,基本苗12.75万株/hm2左右。透心绿蚕豆免耕栽培既能充分利用前作余肥,又能蓄住秋后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出苗整齐,抗旱栽培。

6.3 绿色防控,保质量安全

隆阳区透心绿蚕豆的主要虫害为斑潜蝇、蚜虫。斑潜蝇发生世代周期短、代数多,3年来大面积推广使用黄板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盛期,均匀扦插黄板150~225块/hm2,调查20 d黄板的诱虫量,每块诱虫4 300~7 000头,田间成虫减少30%~50%;蚜虫主要出现在透心绿蚕豆盛发期与1月中旬至2月上旬,3年来隆阳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配合市、区植保站,在透心绿蚕豆种植区,大面积投放蚜茧蜂,利用蚜茧蜂在蚜虫体内产卵寄生的原理治理蚜虫。每年蚜茧蜂产卵季节,雌蜂开始与雄蜂交配,无论交配与否雌蜂都能产卵,产卵时雌蜂将产卵器刺向蚜虫腹部的背面,将卵产入蚜虫体内,这样蚜茧蜂的卵就在蚜虫体内寄生下来,寄生在蚜虫体内的卵发育成幼虫,刺激蚜虫,使蚜虫进食量增加,体重加大,身体恶性膨胀,最后变成一个谷粒状黄褐色或红褐色僵死不动的僵蚜。此外,有的蜂幼虫在蚜虫体内分泌昆虫激素,过量的激素影响了蚜虫的正常发育,使蚜虫异常变态,或者提前死亡,或者始终长不大,最终夭折。一个蚜茧蜂可以产卵几百粒,每一粒卵都是射向蚜虫的“子弹”,而且几乎“弹无虚发”。根据市、区植保站的调查,蚜茧蜂防治透心绿蚕豆蚜虫,防效达45%~65%。黄板、蚜茧蜂的投放,有效降低斑潜蝇、蚜虫的虫源基数,减少农药的施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透心绿蚕豆的品质,实现了透心绿蚕豆生产绿色、生态、安全的目标[4]。

7 取得的效益

2016年4月13日,丙麻乡白玉村3名农业科技示范户采取免耕栽培技术种植的透心绿蚕豆,经国家统计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调查总队和市区专家的实地测产,结果分别为2 674.5、2 523.0、2 506.5 kg/hm2;透心绿蚕豆产量平均为2 568.0 kg/hm2,较2013年丙麻乡333.33 hm2示范区的平均产量1 986.0 kg/hm2增产582.0 kg/hm2,3名科技示范户分别增产688.5、537.0、520.5 kg/hm2,又一次实现了示范区高产纪录。

7.1 经济效益

近3年,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区推广透心绿蚕豆集成栽培技术12 238.67 hm2,平均产量1 817.25 kg/hm2,较前4年的平均产量1 585.35 kg/hm2增加231.90 kg/hm2、增幅为14.63%,按透心绿蚕豆市场价格6.4元/kg进行计算,产值为11 630.4元/hm2,增加产值为1 484.16元/hm2。推广共增粮2 838.147 t,盈利1 816.414 1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00∶5.52,推广投资收益比率为1.00∶39.28。

项目以透心绿蚕豆提纯复壮、集成栽培技术为核心技术,节约成本1 740元/hm2,3年节约成本2 129.53万元,按全区农村人口62.807 9万人计算,人均减少投入33.91元,相当于为农民人均增收33.91元。此外,蚕豆是粮食、蔬菜兼用的作物,有效增加了全区的粮食总产量,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7.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纯、稳定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原种品质;提供企业加工原料产品,为保山透心绿蚕豆名片的打造奠定了基础。免耕栽培集成技术能有效利用了秋季雨水,免去了翻犁工序,方便了人工澆水,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成本,弥补了旱灾造成的损失,让农民不因灾致贫。在技术实施中,综合间套作、病害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一体化技术,通过示范和培训,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民看得见技术实效,摸得着技术要领,获得群众和社会的认可。技术推广展示了农业部门抗旱成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透心绿蚕豆的产业发展[5-6]。

7.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区推广新品种、集成栽培技术,由于品种抗病减少了农药投入,化肥用量主要是钾肥,施在播种穴内减少流失,降低了环境污染,免耕种植,节约灌溉能源,节约水资源,减少了土壤蒸发量和土壤流失。节约了劳动力资源。培肥了地力,种地养地相结合,确保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透心绿蚕豆生长健壮,增加了土壤绿色植被覆盖率,提高了单产和品质[7]。

8 参考文献

[1] 叶茵.中国蚕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2] 陈文周,陈路华,李聪焕,等.桑园套种鲜食早秋蚕豆[J].云南农业,2015(3):69-70.

[3] 徐淑萍.鲜食蚕豆品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5(5):147.

[4] 杨加贵.保山“透心绿”蚕豆高产栽培技术讲义[R].保山:保山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2011.

[5] 张晓兰,杨玉珠,杨卫国,等.保山透心绿蚕豆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7):88-91.

[6] 牛文武.保山市特色产业透心绿蚕豆发展现状、潜力与对策[J].中国种业,2012(10):10-11.

[7] 周西.鲜食蚕豆追肥试验与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6,10(9):63-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