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2018-2019年旱地小麦播量试验
2020-04-08张文娟
张文娟
一、试验目的:
该试验是为了探索适宜闻喜县小麦的最佳播量组合,为农民提供理论依据,引导农民合理种植,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二、试验情况:
1、试验地点:旱地试验设在桐城镇岭西东村的风杰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积13亩,其中:常规平播亩播量6kg种植1.8亩;常规平播亩播量7kg种植0.99亩;常规平播亩播量8kg种植0.99亩;常规平播亩播量9kg种植0.99亩;常规平播亩播量10kg种植0.99亩。旋耕沟播亩播量6kg种植3亩;旋耕沟播亩播量7kg种植0.99亩;旋耕沟播亩播量8kg种植0.99亩;旋耕沟播亩播量9kg种植0.99亩;旋耕沟播亩播量10kg种植1.27亩。该地块土壤肥力较好,土地平整,前茬作物为玉米。
2、试验品种:旱地品种为洛旱6号。
3、试验处理:该试验共有10个处理。
处理①常规平播6kg;处理②免常规平播7kg;处理③常规平播8kg;④常规平播9kg;⑤常规平播10kg;⑥旋耕沟播6kg;⑦旋耕沟播7kg;⑧旋耕沟播8kg;⑨旋耕沟播9kg;⑩旋耕沟播10kg。
4、田间管理情况:
(1)播种时期:旱地于2018年10月5日播种。
(2)肥料:底肥亩用“年马掺混肥料”40公斤,每袋总养分≥45%,其中N:P:K=18:20:7;有机肥40公斤,有机质含量≥45%。追肥亩用“年马掺混肥料”20公斤,于2019年3月7日进行追肥。
(3)喷药和喷叶面肥:于2019年3月13日打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有效含量30g/L)。
叶面肥用“氨基酸水溶肥料”,氨基酸≥120g/L,于2019年4月5日喷施一次,5月4日喷“银满堂”(含谷维素、杀菌剂、磷酸二氢钾)一次。
(4)收获:旱地于2019年6月1日进行收获。
(5)试验设计:
自西向东:①旋耕沟播10kg,②旋耕沟播9kg,③旋耕沟播8kg,④旋耕沟播7kg,⑤旋耕沟播6kg,⑥常规平播10kg,⑦常规平播9kg,⑧常规平播8kg,⑨常规平播7kg,⑩常规平播6kg。
采用编号顺序排列,没有设置重复。本次试验采用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根据成熟时间,分批考种计算。
三、观察记载情况
1、沟播平播播量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桐城镇岭西东村。 产量水平:200~400公斤/亩。播种日期:10月5日。品种名称:洛旱6号。亩施底肥量,有机肥:40(kg/亩),纯氮7.2(kg/亩),纯磷8(kg/亩),纯钾2.8(kg/亩)。选用机型:旋耕沟播和旋耕平播。行距分别为:16.6cm和20cm。
2、沟播平播播量试验田越冬前观察记载情况:
调查时间:12月18日。处理依次为:平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沟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
基本苗(万株)分别为:11.27、12.94、15.1、14.61、14.67、13.4、12.0、11.6、12.7、19.4。
主茎叶片(个)分别为:5.9、5.2、5.2、5.8、5.3、5.5、5.5、5.5、5.4、5.2。
亩总茎蘖数(万)分别为:74.39、45.29、54.36、86.2、66.02、46.9、40.8、42.92、44.45、36.86。
单株分蘖(个)不包括主茎分别为:5.6、2.2、2.6、4.9、3.5、2.5、2.4、2.7、2.5、0.9。
单株次生根(条)分别为:8、4.8、5、7.8、4.7、4.8、4.9、3.8、4.4、1.7。
3、沟播平播播量试验田返青期观察情况
调查时间:3月6日。处理依次为:平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沟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
亩总茎蘖数(万)分别为:61.98、77.6、81.82、75.96、73.37、51.22、74.46、65.53、66.94、54.32。
单株分蘖(个)不包括主茎分别为:4.5、4.9、4.6、4.2、4.0、3.2、4.0、3.4、3.4、1.8。
单株次生根(条)分别为:8、9.4、9.8、8.1、8.2、5.4、7.1、7.6、7.0、4.6。
4、沟播平播播量试验田拔节期观察记载情况
调查时间:4月3日。处理依次为:平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沟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
亩总茎蘖数(万)分别为:34.9、34.9、54.0、35.1、39.6、28.1、22.3、28.3、24.3、48.5。
单株分蘖(个)不包括主茎分别为:2.1、1.7、2.7、1.4、1.7、1.3、0.5、0.9、0.6、1.5。
单株次生根(条)分别为:9.1、11、12.1、10.4、10、10.4、5.7、7.6、4.6、7.5。
5、沟播平播播量试验田测产验收情况
調查时间:5月20日。处理依次为:平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沟播6公斤/亩、7公斤/亩、8公斤/亩、9公斤/亩、10公斤/亩。
亩成穗数(万)分别为:25.0、23.5、24.3、21.3、21.8、15.2、14.7、15.4、15.8、20.8。
穗粒数(粒)分别为:30.9、31.3、32.5、32.8、30.5、27.9、29.2、27.6、28.4、22.5。
千粒重(克)分别为:36.5、35.8、36.0、35.2、35.0、36.7、36.4、36.6、36.2、36.0。
理论亩产(公斤)分别为:239.7、223.8、241.7、209.0、197.8、132.3、132.8、132.2、138.1、143.2。
四、试验结果
旱地沟播播量试验结果:
1、旱地沟播播量处理为6-10公斤/亩5个播量处理,每增1公斤播量,产量逐渐增加。产量在132.3~143.2公斤之间,沟播10公斤/亩播量处理产量最高。
2、旱地沟播每个档次的播量(6,7,8,9,10公斤/亩)处理产量均低于平播产量。与平播相比,各档次播量处理的产量分别减少107.4公斤、-91公斤、-109.5公斤、-70.9公斤、-54.6公斤;减产率分别为44.8%、40.7%、45.3%、33.9%、27.6%。10公斤处理产量相差最少。
3、沟播与平播三要素相比,亩穗数、穗粒数均减,但粒重增加。其中各档次播量处理(6,7,8,9,10公斤/亩)沟播比平播相比分别减少9.8万穗、8.8万穗、8.9万穗、5.5万穗、1万穗,分别减少39.2%、37.4%、36.6%、25.8%、4.6%;粒数分别比平播减少3粒、12.1粒、4.9粒、4.4粒、8粒,减少率分别为9.7%、38.7%、15.1%、13.4%、26.2%,千粒重分别增0.2克、0.6克、0.6克、1.0克、1.0克,增加率分别为0.5%、1.7%、1.7%、2.8%、2.9%。
4、结论及分析
(1)沟播出苗率比平播略偏低,可能与沟播往往会加大播深。形成深播弱苗有关。本试验各播量处理除6公斤处理、10公斤处理比平播基本苗较多(分别多2.13万苗、4.73万苗,有可能调查误差,因冬前、返青期群体均比平播少)外,7,8,9公斤处理均比平播少,分别少0.94万苗、3.5万苗、1.91万苗。
(2)各生育期沟播群体均少于平播,可能与分蘖期沟内苗与苗相互拥挤不利于分蘖生长有关。本试验各播量处理(6,7,8,9,10公斤/亩)沟播与平播相比,冬前单株分蘖除7公斤播量处理增加0.1个外,其余播量处理分别少3.1、0.1、2.4个、2.6,总茎蘖数分别少27.49万苗、4.49万苗、11.44万苗、44.71万苗、29.16万苗,返青期总茎蘖数分别少10.76万苗、3.14万苗、16.29万苗、9.02万苗、19.05万苗,拔节期总茎蘖数分别少6.8万苗、12.6萬苗、25.7万苗、10.8万苗、8.7万苗。最终各处理成穗数均少于平播。
(3)粒数减少,可能与沟播地温较低发育差个体弱有关。
(4)千粒重增加,是因群体少、粒数少,要素之间调节的结果。
(5)沟播要增加播量,本试验中平播8~9公斤/亩产量较高,而沟播10公斤/亩则产量最高。
(6)探墒沟播技术本应是一项操作简单,省工省力的节本增效技术,但目前实施免耕播种还存在播种质量差的技术问题,因而对这项技术因减少一次耕作而节本的效果没有达到,这是这项技术推广的最大瓶颈。
五、试验小结
通过上述结果得出:在闻喜县旱地较适宜的播量是旋耕平播8公斤或者旋耕沟播10公斤。合理的播量在苗情和产量方面均表现出优势,可以发挥出它的最大潜力。去年的播量只是初步试验,要想总结出合理的播量,需要多次试验才能为农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043800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