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01-08张仁昆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危害

张仁昆

摘要 霉菌毒素在养猪生产中有巨大的危害,可影响猪的生长、生殖。在猪霉菌毒素中毒时,早期科学的治疗对轻度中毒有一定的疗效,但深度中毒时晚期医疗效果并不理想,会导致兽医人员误诊。加强饲料管理及利用科学的脱霉方法有利于防控霉菌毒素中毒。本文主要介绍了常见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赤霉毒素对猪的危害,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及脱霉措施,以期为防控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猪;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赤霉菌毒素;危害;防治措施;脱霉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249-02

目前已发现霉菌毒素有上百种,但较为常见的对猪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和赤霉毒素,常发于高湿高热的夏秋季节。黄曲霉毒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一种代谢产物,是一种高毒性、高诱变性和高致癌性的化合物,适宜在夏秋多雨季节、温度在24~34 ℃之间、相对温度80%以上的条件中生长繁殖。最易感黄曲霉毒的是花生、玉米、黄豆、糟糠等。赤霉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是镰刀菌的一种代谢产物。适宜在夏秋多雨高湿高热的季节、温度在24~35 ℃之间、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中生长繁殖。易感染镰刀菌的有玉米、小麦、稻谷、高粱、豆类等。

1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不同猪群都可造成危害,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对仔猪、繁殖母猪的危害最大。霉菌毒素抑制蛋白质和DNA合成,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间接抑制免疫系统,造成猪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降低生产效率[1]。

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中毒临床症状。急性型猪突然倒地死亡;亚急性型体温升高1.0~1.5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粪便干硬呈球状带有黏液和血液。可视黏膜苍白,后期黄染皮肤充血,出血,后肢无力,步态不稳,常呈大坐式;慢性型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逐渐消瘦,背毛粗乱,异食癖。后期病猪呈现出神经症状,兴奋不安,痉挛昏迷、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2]。

赤霉毒素对母猪的危害最大,发情不规则,后备母猪假发情,发情周期延长。阴道黏膜骚痒,淤血水肿,分泌混血黏液。外阴肿大,乳腺肿大,子宫颈水肿,细胞增生,脱肛,子宫脱出,受精率低,产仔少,产畸形仔,死胎或木乃伊儿,出现早产、流产等症状。公猪性欲明显减退,精子稀少、活力低。

2 发病原因

一是饲料原料及添加剂的加工、贮藏不当。二是饲料生产家及经销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加之法律意识差,生产并销售发霉变质的饲料。三是饲养人员疏忽大意,投喂前不仔细检查饲料给猪只投喂发毒变质被污染的饲料后易导致猪只黄曲霉毒素和赤霉毒素中毒[3]。

3 防治措施

3.1 黄曲霉毒

当发现黄曲霉毒中毒时,立即停喂霉败饲料,多投喂青绿饲料和高蛋白饲料,不投喂脂肪含量过多的饲料。轻度中毒时,多喂青绿饲料和水。重度中毒时,及时投喂硫酸纳、人工盐等腹泻药物,加速胃肠道毒物的排出。同时投喂脱霉益生素、保肝护肾药,必要时静脉注射20%~50%葡萄糖溶液、VC、止血药物、10%氯化钙溶液。心脏衰弱时,肌内注射强心剂药物。停食时可注射诱食剂。

3.2 赤霉毒素

赤霉毒素中毒时应立即停喂发霉变质饲料,改喂多汁青绿饲料。临床上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投喂腹泻药物,排出胃肠道毒物,投喂脱霉益生素以缓解霉菌毒素危害[3]。

3.3 霉菌毒素

3.3.1 杜绝饲喂发霉腐败、有异味的饲料,投喂新鲜干净的饲料。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遵循“现喂现投进槽”的原则,保证无剩余饲料,以防止饲料在圈舍中发霉腐败。

3.3.2 坚决不购买霉败、有酸臭等异味的饲料。饲料要求清洁、新亮、无污染。严格控制饲料水分含量,玉米、高粱、稻谷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4%;大豆、麦子、糠麸类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3%;棉籽饼、菜籽饼、亚麻饼、花生、鱼粉、骨粉有水分含量不超过12%。

3.3.3 加强饲料贮存管理,严格控制仓库低湿、低温状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空气清新,没有霉积料。饲料堆放要与门窗保持适当距离,底层用木板铺垫,以防止饲料潮湿。饲料要按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及时清理被污染的飼料。饲料原料用有塑料内袋的麻袋装满扎紧封存。进行利用防腐剂长期贮存,如克霉灵、除霉灵、克霉霸等混合原料扎紧封存[4]。

4 脱霉措施

4.1 物理脱霉法

4.1.1 水洗法。适用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先将发霉籽实饲料粉碎,倒入缸中,加上3~4倍清水,然后进行搅拌均匀,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2~3次,直至水无茶色。

4.1.2 晾晒去毒法。适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将发霉变质的秸秆饲料放置于阳光下直射,于通风处抖松晒干,以除去霉菌的芽孢而达到无害无毒。

4.1.3 石灰水浸泡法。适用于籽实饲料去毒。先将大粒发霉变质的原料粉碎成小粒,然后将小粒籽实饲料和石灰粉按照0.8%~1.0%的比例混合搅拌,再将水按1∶2的比例掺入搅拌,浸泡 5~8 h,最后把水倒出用清水冲洗2~3次。

4.1.4 高温去毒法。湿度较高时高温可破坏毒素。将温度加热到260 ℃以上可使霉菌毒素含量下降85%。

4.1.5 辐射去毒法。紫外线、红外线等离子体发射可以杀死霉菌,也可破坏霉菌毒素。但直接照射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需在被污染的饲料上加薄层,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照射,脱毒率达到97%以上。

4.1.6 吸咐法。常用吸咐剂有硅、铝盐、沸石、膨润土、活性炭、硅藻土、蛋氨酸、PVPP、牛血清白蛋白、酯化甘露寡糖、活茵制剂(盖生素)等。这些吸咐剂常适用于轻度污染粉状饲料。饲料中加入吸咐剂后会降低霉菌毒素的毒性,减少肠道的吸收,降低肝脏中的霉菌毒素。

4.2 化学脱霉法

4.2.1 碱煮处理法。适用于籽实类饲料去毒。按每100 g发霉饲料加入3倍水,再加入500 g苏打粉或1 000 g石灰共煮,直至饲料煮裂开冷却后用清水冲洗至无碱味即可使用。

4.2.2 中草药熏蒸法。用芳香油的中草药,在60 ℃条件下熏蒸饲料。

4.2.3 氧化剂法。用过氧化氢能有效抑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4.2.4 补充微量元素法。补充维生素、硒元素、 蛋白质、氨基酸。促使肝脏的净化,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活性,减少霉菌毒素对体内其他性能的破坏。

5 参考文献

[1] 王国强,张天伟.猪群霉菌毒素中毒危害与防控[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35(10):25-27.

[2] 张蕾,权自芳,颜其贵,等.霉菌毒素对猪生殖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2,33(12):34-36.

[3] 他月芬,周业,杨亮宇.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与防治[J].猪业科学,2012,29(5):96-97.

[4] 易中华.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控策略[J].饲料研究,2011(10):29-32.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危害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