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守仁教育目的及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启示

2018-01-08王玉倩张萌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心学

王玉倩+张萌

摘要:王守仁是明代儒学的领军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将佛道融入儒学,形成心学,开启了明代及后世儒学发展的新方向。“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教育目的,更是他一生的终极追求。崇尚恢复“本真的我”,是一种“练”心、修心、走心的教育,帮助人们去除“人欲”的枷锁,还原本我,升华生命,修德修福。

关键词:心学;致良知;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6-0001-04

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王守仁(亦称王阳明)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从政、治军实现政治抱负同时,还积极创办书院,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一生致力于追寻回归本心之路,追寻本我,拷问生命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阳明先生心学体系里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良知”“致良知”。

(一)“心”

阳明先生的心学是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倾听内心,追寻真我。他所讲的“心”不同于人的生理之“心”,而是圣人之“心”,能知觉“天理”,主宰人的精神世界[1]。阳明先生的心学不能直接、简单地定论为“唯心主义”,若一味站在唯物主义角度上进行批判是欠妥的,他的心学可以说是“心本位世界观”,即以自身为媒介体察万物,呈现万物。他的心学主体是“我”,以“我”这个独立个体来洞察、感悟、超脱。

(二)“良知”

“良知”即“是非之心”,可悟不可名[2]。人们不能凭空勾勒出“良知”的实体,但是“良知”却又真实存在,且人人皆有良知。“良知”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是非、丑恶,使其在道德上有自己的判断准则,而不是一味依靠权威、迷信权威。阳明先生又述:“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可见良知即天理,是人们追寻的至道。

(三)“致良知”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从字面上看是将《大学》中的“致知”同《孟子》中的“良知”拼合在一起而成,但是“致良知”的内涵和深意却不是两者相加之和,而是对其拓展、延伸和深化。“致良知”就是找到迷失中“本真的我”。人人皆有良知,但尘世间的诱惑、繁杂太多,世人在红尘中渐渐迷失自我,“良知”染上尘埃,不再皎洁无瑕。这个时候,世人需去除物欲,还原本我。假若,自己的“良知”是一面镜子,“致良知”就是擦掉镜子上的尘埃,将镜子恢复到未染尘埃前。且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在自己的身心用功,依靠自己的主体精神找回“自我”。

二、问题缘起

(一)社会层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超前消费,只顾眼前享受,精神世界空虚、浮躁。我们需要物质来保障生活,但是不能让物欲支配人生。物欲蚕食心灵以后,剩下的只是无奈、空虚和寂寞。精神缺失日益严重,人们的心灵沙漠化,在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如迷路的孩子一般。钱穆有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在此,主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很有必要。“致良知”让在物欲中迷失自己的人,寻回本真的“我”,达到精神上的饱满和充实。

(二)教育层面

当今社会竞争极其激烈,竞争与压力也快速席卷了校园。学生有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努力向前冲,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课业负担,令学生不堪重负。另外,“满堂灌”“体罚”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是在做减法,去除人之私欲,达到人内心的纯净。且“致良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关注儿童的需要。

(三)“我”的层面

“致良知”就是追寻本我,悟得真我,明晰世間大道,以心探求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保持一颗纯洁无瑕的“真”心,明辨世间善恶。从练“心”、追寻自我超越的角度来说,“致良知”是非常必要的,是文化的召唤、生命真谛的启迪。

三、教育目的——“致良知”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何定位教育目的决定着“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3]。“致良知”即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4],是阳明先生的教育目的,他致力于将人回归为最本真的自我。阳明先生主张“学为圣人”“明人伦”“去其昏蔽”。人只要“致良知”,寻到本我、真我,“学为圣人”“明人伦”“去其昏蔽”便水到渠成。

(一)“学为圣人”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在阳明先生看来,“仁”且“智”的“全德之人”,即理性、道德性、精神性充分发展和完善的人,就应该是“圣人”。人人都能成为圣贤,因为人人皆有良知,只要不被世事所沾染,保持一尘不染皆能成圣成贤。若要“学为圣人”,人们需时时警醒、慎独,保持本我。“致良知”同样会为“学为圣人”减少阻碍。

(二)“明人伦”

阳明先生主张:“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今之学宫皆以‘明伦名堂,则其所以立学者,固未尝非三代意也。然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鹜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他批判当时的学风,主张“明人伦”,认为明人伦者更易“致良知”,保持内心的清静,扫除尘世的欲望。

(三)“学以去其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去其昏蔽”为的是“明其心”。阳明先生认为人求学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去其昏蔽”助人减少“人欲”,内心更加清明,不受外物侵扰、阻塞,保持“真吾”。“学以去其昏蔽”重在“去其昏蔽”而非“学”,学习先贤的精神遗产是为心灵去尘扫垢,而非扬名立万,“学以去其昏蔽”的最终目的还是助人“致良知”。

四、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启示endprint

(一)“减法”教育

阳明先生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阳明教育是一种重视“练心”的教育,旨在去除人性杂质,拂去心灵上的尘埃,恢复先天本来面目,还原本我,使人的心灵澄澈不染尘埃、精神世界轻盈自在,属于“减法”教育。阳明“减法”教育关注人“心”,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主张的是精神教育,减去的是人性的弊端,还原人性的善端。现代教育注重智育,是一种“练人”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更多适应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属于“加法”教育。现代“加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技能习得,更加关注学生“智育”发展。加上的不仅是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砝码——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尘世繁杂。“加法”教育重视知识,“减法”教育关注人心,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减法”教育是一种能直达人心的教育,而现代教育缺乏对人“心”的锻造。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提供知识性的工具,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灵殿堂,工具性技能的学习万不可凌驾于“心”之上。现代教育需要借鉴“减法”教育的益处,深化教育的“练心”之能,发挥“良知”的功效,帮助学生去人欲、明本心、知真我。“减法”教育同时提醒现代教育者,减负亦是去除学生的枷锁,锻造学生的精神,深化学生的情操。合理运用“减法”教育不是阻碍他们的前程,而是铸就他们的未来。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

“致良知”为寻求真我,教育同样是为了恢复“本我”,将人视为真正的人,而非物品,与“以人为本”思想颇为契合。首先,阳明先生十分反對教育束缚学生的发展,提倡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鼓励个体自由地发展兴趣爱好。“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由此可以看出,阳明先生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性情,应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进行引导,激发其兴趣,而且尤为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5]。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下,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填鸭教学”“满堂灌”“题海战术”等不可避免,这会束缚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学生的天性,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其次,教育应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是孔门教人的传统[6],能促进教育的多样化[7]。教育不是要批量生产同一个型号的产品,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性情和需求,材异教异、需异教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独具特色的人。大班教学使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受到一定阻碍,为避免材异教同、需异教同,可在大班教学基础之上,将一些可拆分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特色课程小班化。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发校外课程,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将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自由分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最后,教育应关心、尊重儿童,杜绝体罚。阳明先生从其“心学”教育体系出发,主张关心、尊重儿童,坚决反对滥用体罚[5]。由于传统文化因素,体罚式教育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根基[8]。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现行教育更应坚决拒绝“体罚”或“冷暴力”,杜绝伤害、虐待学生的现象发生。

(三)真善美的教育

“致良知”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人本来就是真善美的,存有先天的善端。社会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使精神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迷失在物欲里的人们,沾染尘埃,失去真善美。“致良知”是治疗精神荒芜、恢复人性真善美的一剂良药。现代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智育,侧重知识传授,对真善美的教育关注度不够,执行力不强,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教育的定位需短期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知识习得需下功夫,学生真善美的习得更需下大功夫。知识是工具,一颗真善美的心却是人间瑰宝。“致良知”重“练心”,练就一颗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保护人们的真我、善端。现代教育应重视“练心”,关注真善美教育,教会学生以一种自然、平和、友善的心态面对人生,和谐地与人和环境相处,帮助学生认知、践行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学生在学校“练心”,拥有明辨是非、保持善端的“心”,在生活中就不易迷失自我,并且处处可见真善美,时时可体悟人生的真善美。

(四)修心教育

“致良知”是一种修心的教育。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导致“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倾听心灵呼唤的人也越来越少。“致良知”引导人们时时倾听心的声音,时时慎独、自省、克己、修身,回归本己自身,隔绝外物的扰乱。“致良知”是一种走心、“致心”的教育,体认的是知识的本源而非外物。处于现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金钱?是权势?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学习知识的本质目的。“致良知”倡导“去功利之心、存求知之心”的教育,要求学生摆脱桎梏,不为外物所累,本心直通知识本源,通过研习先贤圣人遗作,不断锻造“己心”,去除“私欲”,倾听本心,恢复本我。现代教育需要走心:首先,学生对知识本身无限价值的追求才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其次,走心的教育也是在扩充“心”的教育,学生时时倾听内心的声音,逐渐达成对精神之“心”的关注;再次,学生摆脱外物的束缚,依心灵的呼唤吸纳知识,不再将知识当作金钱权势的敲门砖,享受学习带来的满足,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纯粹学习者;最后,教导学生走心,引导其聆听己心之声,感知内心诉求,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才是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五)修福教育

“致良知”是一种修福的教育。“致良知”教育要求学生重视“修己”,体认良知,还原本我。现代社会很多人被金钱、名利、权势所累,迷失自我,心灵落尘。“致良知”便是寻找迷失在乱流中的自己,明己之心,还原本心,升华己心,修得福报。修己心,明是非曲直,辨真善美丑,洞察世事;存善心,为人处事,在尘世乱流之中明己修己、平和淡然、修身修福。

五、结语

“致良知”是王守仁学术思想的浓缩,蕴含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和警醒之效。首先,“致良知”可化解学生精神危机,让其面貌一新,从头到尾焕发出平和、自然之气;其次,“致良知”可以“立己立人”“成己成物”,补充智育欠缺,修己修德;再次,“减法”教育可让学生学会去掉无关紧要的,保留至关重要的,让人生简单而幸福;最后,启发学生叩问“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王博医. 浅析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C]//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2.

[2] 李旭.阳明良知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2-52.

[3] 高江雪.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致良知[J].学理论,2013(26):224-225.

[4] 周立升.良知的实现——从本体视角评王守仁的“良知”论[J]. 孔子研究,2009(2):38-49.

[5] 殷文洁.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启示[J]. 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12):11-13.

[6] 李雅琴.王守仁教育心理思想初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313-316.

[7] 谈松华.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多样化[EB/OL].[2016-07-12].http://www.qstheory.cn/science/2015-05/22/c_1115363843.htm.

[8] 何旭.杜绝“体罚式教育”不能止于承诺[EB/OL].[2016-07-12].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5-03/06/c_1114552292.htm.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心学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高中“未删减”教学研究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党性修炼是共产党人的“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