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静脉留置针疼痛的护理干预

2018-01-08邓秋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成功率静脉护理人员

邓秋芬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一病区,广西 柳州 545000)

儿童静脉留置针疼痛的护理干预

邓秋芬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一病区,广西 柳州 545000)

目的分析与探讨儿童静脉留置针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11日~2016年12月11日我科收治的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和穿刺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穿刺时间及穿刺一次成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儿童的疼痛感,而且能够提高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疼痛评分

临床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出生就具备感受疼痛的能力,有些儿童的感知能力比成年人还要强烈[1]。虽然儿童的神经系统无法清晰的辨别刺激模式,但是一种刺激既可以激起儿童全身的非特异性反应。而且反复性的疼痛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在现阶段的临床工作中,很多的医务人员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儿童的疼痛,绝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儿童感知疼痛的能力不强,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2]。这样就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儿童的疼痛。为了进一步探究儿童静脉留置针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我科收治的1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11日~2016年12月11日我科收治的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研究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25±0.34)岁;参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2.23±0.2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操作,不进行其他特别的临床护理干预。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相关护理措施为:(1)在进行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家属详细的讲解静脉留置针的相关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和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儿的信任,有效的开导患儿,缓解患儿紧张焦虑的情绪,尽可能的让患儿熟练操作的环境。(2)在进行穿刺时,相关护理人员预先将病房中温度、湿度以及光线调整至适宜,尽量保持病房中安静,护理人员应该说话轻声轻语,走路脚步放轻,避免嘈杂的环境对患儿的不利影响。(3)在穿刺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儿始终保持“便利蜷缩”的体位,要尽可能的让患儿感到舒适和安全。(4)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穿刺的具体技巧,在穿刺的过程中进针要平稳,而且速度要快,尽可能的做到一针见血,这样就可有效的避免反复穿刺的情况出现,尽可能的减少患儿的身体疼痛。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疼痛程度:对疼痛程度的总体评价多采用NIPS量表,主要评价指标有面部表情、患儿上下肢动作、哭闹和呼吸方式四个方面。

1.3.2 穿刺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以及静脉炎、渗出、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情况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面部表情 上、下肢动作 哭闹程度 呼吸方式研究组 0.34±0.08 0.35±0.07 1.14±0.22 0.45±0.08参照组 0.68±0.13 0.59±0.09 1.83±0.34 0.81±0.15 t 13.214 12.139 10.872 13.823

2.2 两组患儿穿刺情况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穿刺时间为(12.4±1.9)min,参照组穿刺时间为(22.3±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成功率为93.3%,参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穿刺情况比较

3 讨 论

儿童由于各项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而患病,输液就是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静脉留置针在输液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静脉留置针能够避免反复的穿刺操作,减少患儿痛苦。但是很多儿童的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血管行走不太明显及管壁太细,这样就会明显增加穿刺的难度,同时还会引起较为强烈的疼痛反应[3]。我们都知道疼痛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对于儿童来说,疼痛反应不仅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更可能对患儿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生及应激反应,可能加重患儿原有疾病,对患儿的疾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处理时应该辅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在给予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过程中要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缓解静脉留置针引起的疼痛,提升患儿穿刺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看穿刺的成功率,也可游戏哦啊避免患儿的疼痛反应。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患儿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93.3%,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给予儿童静脉留置针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儿童的身体疼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总而言之,对儿童留置针的疼痛进行护理有利于其早日恢复健康,疗效显著,值得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1] 林 瑛,方素萍.股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儿童患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6,(06):456-458.

[2] 王 敏,郭 艳.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采血疼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7):11-12.

[3] 杜青爱,马春利.静脉保护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舒适度及静脉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08):200-201.

R472

B

ISSN.2096-2479.2017.49.121.02

张 钰

猜你喜欢

成功率静脉护理人员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