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
2018-01-08褚梅华
褚梅华
(田阳光明单采血浆公司,广西 百色 533699)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
褚梅华
(田阳光明单采血浆公司,广西 百色 53369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进行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在接受治疗5天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阿拓莫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为新生儿常易出现和发生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新生儿黏膜以及皮肤等组织的黄变。若患儿不幸患有病理性黄疸,且不进行及时的诊治,则极易诱发胆红素脑病,更有严重者,将会发生严重的脑系统损伤,为患儿以及家属都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近年来,医学研究中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阿拓莫兰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背景下,本文特就此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所有参与试验的患儿均经血常规及其他的辅助性检查确诊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7.45±0.14)天,平均体重(2.94±3.87)kg,早产儿19例,足月儿3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41±0.27)天,平均体重(2.95±3.86)kg,早产儿20例,足月儿2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试验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的。
1.2 方法
本次研究患儿均应在短时间内停止母乳喂养。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酸碱电解质平衡的维持,以及营养支持和保温等基础性治疗等;同时,给予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将患儿的外生殖器和双眼使用黑布进行遮盖,照射8 h/d,连续照射的时间应该保持在72 h以下。连续接受治疗周期为5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93)治疗,将阿拓莫兰1500 mg加入至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次/d;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使用温水溶解,0.5 g/次,2次/d,连续用药5天为1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儿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胆红素水平正常;有效:患儿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胆红素水平趋于正常;无效:患儿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胆红素水平
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对比(x ±s,umol/L)
2.2 治疗效果
在接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为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一种胆红素排泄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儿全身黄染,同时,也存在相当一部分患儿会受到缺氧、感染等多种危险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体内的胆红素进一步增高,进而诱发病理性黄疸。在目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采取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蓝光照射可对胆红素产生抑制和改变的作用,将其化溶脂性为水溶性,再以尿液或胆汁的方式向体外进行排泄,且该方式治疗对于婴儿皮肤而言。无明显的损伤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安全有效性。但是,据近年来医学研究数据结果显示,针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仅仅使用单一的蓝光照射治疗方式具有起效慢、周期长的特点而将药物治疗与之相配合,可有效的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作用的发挥。在此次实验研究中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阿拓莫兰进行联合应用,可有效的促进其药效的发挥,提高胆红素的分解速度,并于最短的时间内排出患儿体内,具有治疗时间、安全性高、科学性强、副作用小[4]等一系列的治疗优势,加之蓝光照射治疗的配合,可保证患儿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至健康水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受到众多医生的一致好评[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接受治疗5天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1] 李 慧.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新生儿黄疸[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8):7-8.
[2] 马群英,黎明真,聂洪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4):370-372.
[3] 周 江.联合使用蓝光照射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201-202.
[4] 刘群格.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3例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8):163-164.
R4
B
ISSN.2096-2479.2017.49.118.02
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