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式上肢悬吊带在前臂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08丁元霞苏秀娜单玉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前臂舒适度上肢

丁元霞,杨 静,苏秀娜,单玉云,张 华,尹 严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连云港 222100)

一体式上肢悬吊带在前臂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丁元霞,杨 静,苏秀娜,单玉云,张 华,尹 严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目的探讨一体式上肢悬吊带与传统悬吊带在上肢前臂骨折损伤术后抬高患肢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前臂损伤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一体式上肢悬吊带,对照组使用传统悬吊带。抬高固定患肢,观察患者疼痛、肿胀、舒适度及功能位维持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愈合时间和指端血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体式上肢悬吊带上肢前臂骨折损伤术后抬高患肢中的应用优于传统悬吊带。

改良;一体式;上肢悬吊带;前臂骨折

骨科临床常见前臂骨折、关节脱位、手腕骨折、神经肌肉损伤,保守或手术治疗后均需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3~8周,临床上应用三角巾、颈腕悬吊带等作为前臂骨折损伤患者整复或手术后的悬吊扶助治疗工具,悬吊力集中在颈部,悬吊点在患肢和颈部,悬吊点作为支点时不稳定,身体活动时上肢的被动运动是该悬吊方法不能克服的缺点,因骨折损伤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囊在该悬吊方式中得不到充分的固定,骨折愈合所需的相对静止也不能保证,形成损伤-愈合-再损伤的反复慢性损伤机制[1]。在重力影响下患者颈部还要承受前臂及外固定物的双重重量,时间稍长后患者颈部血液循环受阻,常表现为酸痛不适并需扶托或卧床来达到缓解或减轻不适,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生活和行为能力,影响患肢的愈合和功能恢复。针对这一问题,我院经过研究和实验,设计制作了一款“一体式前臂悬吊带”,应用于此类临床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6月在赣榆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前臂骨折、肘关节骨折脱位、手腕损伤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日期顺序以自然数编号,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45.54±10.23)岁,男28例,女22例,肘关节脱位8例,肱骨髁上,髁间骨折18例,尺桡骨骨折19例,手、腕部骨折损伤15例,合并软组织损伤15例;对照组年龄12~53岁,平均年龄(45.64±10.34)岁,男29例,女21例,肘关节脱位7例,肱骨髁上,髁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20例,手、腕部骨折损伤17例,合并软组织损伤14例。

1.2 资料收集

两组患者均由医疗组主管医生与护士共同协作,患者知情同意并了解目的及方法,能主动合作。观察组使用一体式上肢悬吊带抬高固定患肢,利用背部减压垫四个角缝制肩背带通过双肩及腋下与手臂托连接。对照组使用临床颈腕吊带抬高固定患肢,在使用前和使用后1周进行患肢疼痛、肿胀、舒适度,指端血运评估,统计每次悬吊肢体维持功能位持续时间及患肢康复时间。

1.3 评价指标

①疼痛以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用长海痛尺法分级(0~10分)进行评估[2],0分为无痛,2分为轻微疼痛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4分为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需用止痛药,6分为重度疼痛,睡眠严重受影响,需用麻醉镇痛药,8分为剧烈疼痛,影响睡眠症状较重,10分为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②肿胀评价指标,一度(轻度):正常皮肤紧张,皮纹存在;二度(中度):肿胀明显,皮纹消失,但无水疱;三度(重度):肿胀明显伴皮肤硬紧并出现水泡[3]。③舒适度采用0~10级线性觉模拟评分法[4]。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10的数字,轻微不适1~4分,中度不适5~7分,重度不适(无法忍受)8~10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自述无特殊不适,感觉良好为舒适,大体感觉舒适为基本舒适,感到不舒服为不舒适。④固定后指端血运情况。⑤悬吊肢体维持功能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骨折愈合时间,以骨性愈合为准,以天为单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悬吊上肢前疼痛、肿胀、舒适度情况

两组患者悬吊上肢前疼痛、肿胀、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悬吊上肢前疼痛、肿胀、舒适度情况比较

2.2 悬吊上肢后疼痛、肿胀、舒适度情况

两组患者悬吊上肢后疼痛、肿胀、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悬吊上肢后疼痛、肿胀、舒适度情况比较

2.3 患肢维持功能位时间情况

使用一体式悬吊带患肢维持功能位时间为(6.13±1.32)h,使用传统悬吊带患肢维持功能位时间为(3.85±1.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肢体维持功能位时间长,有效保证悬吊效果,肢体骨折愈合时间一般为40天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骨折后疼痛肿胀是骨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骨折肢体肿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缓慢以致于影响伤口延迟愈合,严重增加了骨折伤口感染的机率,推迟了患者骨折肢体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时间[5],因此,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是术后康复的主要任务之一。

静脉血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且静脉血流受重力影响明显,因此,骨折患者采取抬高肢体的方法可以有效减轻肢体远端浅静脉的压力,无缺血状况下,肢体抬高位置越高于心脏水平,消肿效果就会越好[6],前臂骨折患者站立时用一体式上肢悬吊带屈肘贴胸悬吊患肢,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肢康复,传统悬吊带颈部承受前臂及外固定的双重重量,时间稍长,颈部血液循环受阻,酸痛不适,稳定性差,患肢抬高角度小,患者在取坐位或半卧位时,肢体位置将无法高于心脏位置,因此不能达到抵消因重力影响血液回流作用的临床效果[7]。改良一体式前臂悬吊带设计原理是利用背部减压垫四个角缝制肩背带通过双肩及腋下与手臂托连接,将悬吊的压力由双肩及背部承担,受力面积大且均匀,患者所需的力量一样大时,受力面积越大,单位面积承受面积承受压强越小,病人感觉更舒适[8],可灵活调节悬吊患肢高度,保持患肢屈肘90度功能位贴胸固定,靴型手臂托使患肢自行调节舒适固定位,悬吊不敢疲劳,病人维持悬吊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手腕部、前臂、肘关节等部位骨折及损伤患者采用悬吊治疗位有效的辅助治疗工具,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董君博.手法复位后小夹板结合短石膏托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Colles骨折36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4,29(6):27-28.

[2] 谢红霞.长海痛尺+疼痛日记评估癌性疼痛的临床价值[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2):126-128.

[3] 张 珺,魏 蔚,姬海燕,等.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天津医药,2012,40(10):1062-1066.

[4] 田晓丽,卞薇薇,刘 明,等.不同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及舒适度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8):5-7.

[5] 高 红.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的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76-178.

[6] 赖艳红,杨 涛,王玉柱.血液透析通路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1):57-59.

[7] 陈伟惠,全常群,黄扬云.骨科两种悬吊抬高上肢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2,26(1):65-66.

[8] 丁元霞,杨 静,苏秀娜,等.一体式上肢悬吊带的研制与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94-94.

One-piece upper suspension with application in the forearm fracture research

DING Yuan-xia, YANG Jing, SU Xiu-na, SHAN, Yu-yun, ZHANG Hua, YIN Yan
(Jiangsu province lianyungang city GanY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urses, Jiangsu Lianyungang 222100,China).

Objective One-piece upper limb slings and traditional suspension with upper forearm fracture damage up limb fixed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he forearm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using one-piece upper limb hanging belt,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suspension belt, push up fixed limb, observe the patients' pain, swelling, comfort and function to maintai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so on clinical outcome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healing time and blood supply through your fingers no differenc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other index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One-piece upper suspension with upper forearm fracture damage raise application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suspension with limb.

Improved; One-piece; Upper suspension; The forearm fractures

R472.4

B

ISSN.2096-2479.2017.49.67.02

项目名称:连云港市卫生科技项目,项目编号:局1428

丁元霞(1971-),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张 钰

猜你喜欢

前臂舒适度上肢
基于DFAD-FBS的自适应前臂骨折外固定护具设计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