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观察

2018-01-08莫燕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9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插管

莫燕兴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观察

莫燕兴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行机械通气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口腔护理措施,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口腔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应用价值

呼吸机支持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治疗,但是呼吸机支持治疗容易引发肺炎,会增大患者死亡的风险[1]。相关研究指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在9%~70%范围内,死亡率高达50%~69%[2]。呼吸机支持治疗过程中,镇静剂的使用使得患者咳嗽反射受到抑制,而插管对黏膜的刺激导致黏膜纤毛正常功能受影响,促进口咽部细菌定植,从而容易引发肺炎[3]。因此,寻找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选择本院接收的行机械通气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行机械通气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插管时间<48 h,行机械通气前已经有肺炎感染,不配合护理操作的患者等。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0.12±10.34)岁,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0.21±10.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普通气管插管,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将口腔中分泌物、异物清除,将气管插管视野显露出来,插管后每天常规清洁口腔,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等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口腔护理,其内容为:行气管插管前,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用1:5000呋喃西林擦洗口腔、刷洗牙缝,之后利用流动1:5000呋喃西林进行冲洗,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将口腔各个位置的污垢清除干净,操作过程中,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从一侧口角轻轻地冲洗口腔,并在对侧口角进行同步负压吸引,冲洗时注意动作柔和、快速,根据患者口腔清洁程度重复清洗2~3次,之后辅助进行气管插管,之后常规清洁口腔。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机械通气48 h后发病;与机械通气前比较,机械通气后发生新肺内浸润阴影或出现新炎性病变;双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且符合下列至少1项者:①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L或超过10.0×109/L,伴随或不伴随核左移,②体温超过37.5℃,呼吸道中存在脓性分泌物,③发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新病原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细菌培养阳性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n(%)]

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指标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以及停止机械通气并拔出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该病治疗难度较大,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延长患者平均通气时间,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大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主要是宿主防御功能以及病原菌定植、侵入间的平衡被破坏,使得患者抵抗病原菌侵袭的能力减弱,口腔和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受损[5]。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会进一步刺激口腔和呼吸道黏膜,使得其抵抗能力减弱,纤毛运动、咳嗽受影响,炎症加重。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病原菌的数量、侵袭力、毒力等有明显的关系,如果能降低病原菌的数量,有助于减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针对此情况,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措施,对患者应用呋喃西林进行口腔擦洗和冲洗,能有效将粘附在黏膜表面的细菌和污染物清理干净。呋喃西林无味,广谱抗菌,与其他抗生素并无交叉抗药性,不会对黏膜产生刺激,能有效控制黏膜感染。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机械通气中,应用口腔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口腔病原菌数量,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能缩短患者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能为患者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王玉果,李泽福,李小丽,等.声门下吸引结合2%醋酸氯己定液口腔护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5):2731-2734.

[2] 魏宗婷,王传秀,孙亮等.2%氯己定口腔护理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8):984-985.

[3] 顾月群,殷雅琴,胡海敏,等.改良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4(1):53-55.

[4] 许 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频数及时机对预防口腔疾患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1(10):4-7.

[5] 左拥军.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64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18(7):92-93.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9.25.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插管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