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8-01-08董小芬丁美佳潘桂芬
董小芬*,丁美佳,陈 鉴,潘桂芬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董小芬*,丁美佳,陈 鉴,潘桂芬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科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5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66.12±2.35)分,(50.14±2.05)分;SDS评分为(68.23±3.18)分,(50.04±1.18)分,护理满意度为86%。观察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68.12±1.33)分,(36.57±2.55)分;SDS评分分别为(67.14±2.43)分,(41.15±2.19)分,护理满意度为99%。两组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呼吸内科;老年;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是为了弥补责任制护理模式的不足,以便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特别是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现阶段的医患关系及医疗环境提出来,以人为主的思想使得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从而能较大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促进患者身心康复[1]。我院2016年起开始全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我科积极响应号召,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为了探讨综合护理服务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笔者对比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55岁以上住院患者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55岁以上的住院患者300例,其中男187例,女113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2±2.7)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0例,高中及中专75例,初中80例,小学110例,文盲5例;职业:农民86例,工人154例,干部30例,其他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0例。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定期查房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定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帮患者开窗通风以保证病区环境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我院组成系统性护理小组。
1.2.2.1 完善制度流程:①护理长为小组负责人,认真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层层动员、统一认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文件资料,使全科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来。②完善病房护理管理细则,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让优质服务有较强的理论保障。③公开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服务内涵,治疗服务项目收费公示上墙,提高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能动性。
1.2.2.2 健康教育: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患者接受能力下降,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时,邀请家属一起学习,保证患者对疾病的护理和康复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将呼吸内科常见的症状护理要点及康复训练知识贯穿于每次护理实施中,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健康讲座、知识卡片、经验介绍等。定期对患者掌握的健康知识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知识问卷的结果,调整健康教育的方法。
1.2.2.3 落实基础护理:①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②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③通过主动服务逐步减少铃声。④协助患者洗漱、泡足、进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指导。⑤改革静脉穿刺工具的应用,根据呼吸科时间性用药多的特点,推广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少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⑥病房及办公场所卫生包干到人,加强对保洁工的督查,做好病区整体卫生及院感防护工作。⑦做好晨、晚间护理,保证病房床单位的整洁、美观。
1.2.2.4 完善设施设备:①设立便民服务箱,提供针线包、远视镜、一次性茶杯。②病房走廊放置手消毒液,便于患者及家属使用,避免交叉感染。③购置移动坐便器一台,免费提供老年患者使用。④亲情服务:为行动不便者代寄信、代买饭菜、代结账等。
1.2.2.5 促进服务礼仪:①强化护理服务礼仪的培训,落实“三首、四有、四不、五声、六先、八个一、九知道”。②以患者为中心,改进入出、院流程。新患者住院主动介绍责任护士及病房环境,了解患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③按时间段办理患者出院手续,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1.2.2.6 收集建议:护士工作站放置意见箱,鼓励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并由专人进行整理。
1.2.2.7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发现其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耐心主动地询问患者痛苦之因,及时解决其问题。再者,由负责音乐治疗的护理人员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音乐治疗,以保证其时刻处于快乐状态,放松心情,积极接受治疗。
1.3 评价指标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整理,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服务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有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我科护理人员根据本科室的临床特点,疾病及临床症状的特征,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针对性的建立各种疾病及症状的护理措施[2]。我科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以完善制度流程为基础,并进行健康教育、落实基础护理、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促进服务礼仪及心理干预。
完善的质量评估是护理干预另一重要的临床特点[3],通过总结既往护理经验建立完善的质控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护理工作人员技术的薄弱环节,针对性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根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意见不断的深化护理服务内容,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增强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是保障护理服务的另一重要内涵。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运用效果,笔者对比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55岁以上住院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实施优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实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针对呼吸内科的疾病和症状特点,总结既往的护理经验,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可明显改善呼吸内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唐兰荷.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2):194.
[2] 朱樱花,徐 娟,沈春燕.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203.
[3] 黄淑华.综合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8):2815-2816.
R473
A
ISSN.2096-2479.2017.49.15.02
董小芬
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