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严重狗咬伤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分析

2018-01-08章益琴许巧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皮下组织负性疗法

荣 静,章益琴,许巧珍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2)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严重狗咬伤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分析

荣 静,章益琴,许巧珍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严重狗咬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患者1700例中的严重狗咬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研究需要用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创口处理、接种狂犬疫苗等常规临床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与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严重狗咬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认知行为疗法;严重狗咬伤;负性情绪

目前,随着社会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养宠物,而宠物中以犬类居多,伴随着这一现象,导致狗咬伤伤人事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给狗咬伤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尤其是严重狗咬伤患者[1]。对于严重狗咬伤患者来说,不仅会对其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2]。因此,在对严重狗咬伤患者创伤进行紧急处理的过程中,还需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对其负性情绪进行积极地干预。笔者对我院收治的严重狗咬伤患者实施了行为认知疗法干预,收取了良好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以下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4月经市卫计委批准,在门急诊成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选取2017年4月~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患者1700例中的严重狗咬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研究需要用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8~64岁,平均(35.3+8.3)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1例;仅损伤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患者28例,除了皮肤、皮下组织损伤之外达到肌肉损伤的患者有16例,除了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损伤之外,还兼有肌腱和较大静脉损伤的患者有1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6~65岁,平均(36.8+8.7)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12例;仅损伤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患者29例,除了皮肤、皮下组织损伤之外达到肌肉损伤的患者有17例,除了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损伤之外,还兼有肌腱和较大静脉损伤的患者有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创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等常规的临床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措施:①合理情绪疗法干预:详细的向患者讲解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帮其确定负性情绪的困扰并不是外伤本身所致,而是回忆被狗咬伤的情境后后怕、担心狗咬伤创口治疗后会留下疤痕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产生不好的影响而担忧、担心万一自己得了狂犬病等等不合理的自动思维所导致的。当患者清楚以上问题的原因之后,再通过对患者的不合理心理和理念进行辩论,证实以上不合理思维是不成立的,从而帮助患者理性地看待狗咬伤事件,并积极面对、配合临床治疗,做到合理用药、遵医嘱饮食等。并且让患者认识到生理与情绪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作用,促使患者能够纠正负性情绪,保持良好心态[3]。②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干预:指导患者掌握腹式呼吸方法,利用腹式呼吸达到调整、放松全身肌肉的目的。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播放轻松的音乐来诱导患者进行放松。让患者体会到紧张、放松交替的感觉,指导患者采取紧握拳头、咬紧牙关,然后再松开的方式来体会紧张与放松交替的感觉,并且按照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进行紧张、放松交替练习,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顺序,以此来达到放松患者情绪的目的。指导患者进行情景式的放松练习,即可以让患者想象自己是在天高云阔的海边、辽阔的大草原等情境,从而促使身心得到放松,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来体会主客观统一的感受。

1.3 统计学处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与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比较(±s,分)

组别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4) 64.67+5.49 52.84+4.41 63.02+3.99 53.10+5.49对照组(n=54) 63.82+4.94 56.99+5.61 63.56+4.63 58.22+4.4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严重狗咬伤不仅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情绪状态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4]。目前临床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倡导临床护理干预要实现身心的双重干预,促使患者获得身心上的双重健康[5]。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患者思维、信念和行为来进一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达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的主要目的是修正患者消极的自动式思维以及潜在意识或信念的紊乱,进而改变患者对相关问题的认知的行为模式[6]。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临床实践表明,对于狗咬伤患者,尤其是严重狗咬伤患者来说,绝大多数患者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负性自动思维,以及功能失调性态度和灾难化疼痛等不良的应对方式。同时临床研究指出,对严重狗咬伤患者在早期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7]。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到,对严重狗咬伤患者在常规的创口处理、接种狂犬疫苗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狗咬伤,从而消除患者由于狗咬伤而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严重狗咬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1] 王金文,滕永军.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局部治疗犬咬伤Ⅲ级创面:随机分组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6,12(14):2659-2662.

[2] 李凌云.综合护理干预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犬咬伤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4(11):3254-3256.

[3] 黄立嵩,陈瑞丰,单 毅,等.优拓油纱用于犬咬伤创口引流的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0):1037-1038.

[4] 司徒安娜,余道江,赵天兰,等.负压封闭引流术一期修复犬咬伤创面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96-98.

[5] 陈 玲.儿童犬咬伤后伤口紧急处理及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3,15(11):109-110.

[6] 陈美英,曹素贞.焦虑症误诊35例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45-146.

[7] 郭念峰,虞积生.创伤后应急障碍,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第2版.北京:民族出版,2012:316-317.?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8.178.02

刘欣悦

猜你喜欢

皮下组织负性疗法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亚洲梨木栓和皮下组织特性和裂化反应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