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1-08毛继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天数病症住院

毛继玲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徐州 221300)

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毛继玲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徐州 221300)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SDS、SAS评分及住院时间、PaCO2指标较低、PaO2指标较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对患者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

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临床效果

慢阻肺是内科疾病中常见病症,发病率较高。老年患者是该病症的主要发病人群,随着人口老年龄化趋势的加快,此病症的发生率不断提升。有研究显示,慢阻肺是引发呼吸系统病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能量代谢异常、营养不良及心理障碍等因素产生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1]。为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临床治疗的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探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慢阻肺病症80例老年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分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2.4±2.4)岁;6例肺心病,10例肺气肿,16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哮喘。试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3.3±2.5)岁;5例肺心病,11例肺气肿,15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哮喘。把两组的病症类型、年龄和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资料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无严重肺、心和肾等病症患者;经检查,被选患者均与慢阻肺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相一致;所有患者均已签署同意书。

②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病症患者;伴有认知功能低下症状患者;伴有言语障碍病症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和饮食护理、出院指导和用药指导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患者出现害怕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让患者有家的归属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者间交流,做到耐心聆听。大多数患者精神和情绪会产生暴躁、无精神及失望等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工作。因此,医护人员要时常鼓励安抚患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有助于护理依从性的提升。另外,对于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情况详细询问,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查阅,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以便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

1.4 评价标准

实施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护理后所有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情况越严重。同时要对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进行密切监测,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和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情况

试验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的SAS、SDS评分情况(±s)

表1 对比分析两组的SAS、SDS评分情况(±s)

组别(n=40) SDS评分 SAS评分对照组 47.8±6.9 49.0±7.2试验组 39.1±8.3 38.1±5.8 t 5.098 7.456 P 0.001 0.001

2.2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住院天数、PaO2和PaCO2指标情况

试验组的住院天数与PaCO2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PaO2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住院天数、PaO2和PaCO2指标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的住院天数、PaO2和PaCO2指标情况(±s)

组别(n=40) 住院天数(d) PaO2(Kpa) PaCO2(Kpa)对照组 19.1±3.5 7.1±0.5 7.4±0.8试验组 11.2±2.6 8.0±0.2 6.7±0.6 t 11.460 10.570 4.427 P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慢阻肺又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缺乏α1-抗胰蛋白酶是此病症形成的主要机制,易引发患者出现胸闷、喘息和反复咳嗽等临床表现[2]。减少病症发作时间与次数、改善患者肺功能,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目的。然而因慢阻肺病症的发病人群以老年患者居多,大多数患者对该病缺乏认识,受病症折磨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护理和治疗[3]。因此,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治疗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4]。研究显示,依据慢阻肺老年患者心理状态不同,制定合理的心理疏导,既能对病症恢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使护理与治疗依从性有所提升[5]。

上述研究结果得知,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是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等心理,使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提升。对照组患者的PaO2指标低于试验组,而住院天数和PaCO2指标高于试验组(P<0.05),表明,对患者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同时还改善肺功能情况。在临床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属于常用护理方法,主要任务是掌握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和活动规律,以便为其指定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认识与感受产生影响,使患者的行为与心理状态有所改变,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度。通过和患者间相互交流,向患者的简单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其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对患者康复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李姣佯.对于高龄患者慢阻肺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247-248.

[2] 唐晓玲.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3):363-364.

[3] 佟乌兰.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198-198.

[4] 栾 雯,邵 红,鲁晓宁.老年慢阻肺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66-267.

[5] 王金凤.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9):127+129.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8.32.02

李 豆

猜你喜欢

天数病症住院
妈妈住院了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抑郁筛查小测试
青春期病症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