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草—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模式实践探讨

2018-01-07李佳琦潘一峰陈燕李文军王国泰陆勤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黑麦草湖羊羊粪

李佳琦 潘一峰 陈燕 李文军 王国泰 陆勤松

摘要 文章总结了湖羊养殖场菜—草—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模式实施概况及取得的成效,并概述了菜—草—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要点,以期为绍兴地区湖羊养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菜—草—羊;湖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实施概况;浙江绍兴

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210-02

湖羊原产于江浙地区的太湖流域,是我国一级地方保护畜禽品种。湖羊为稀有白色羔皮羊品种,具有早熟、四季发情、一年二胎、每胎多羔、泌乳性能好、生长发育快、改良后产肉性能理想、耐高温高湿等优良性状[1]。湖羊作为珍贵的羔皮品种,其羔皮轻柔,花案美观。随着羊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陆续引入绍兴养殖并获成功,但养殖成本也制约着湖羊养殖的发展。为此,特选择绍兴一湖羊养殖场开展菜—草—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模式进行分析,探索蔬菜、牧草、湖羊生态循环种养农牧结合创新农作制度,以提升菜、羊品质及产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1 实施概况

1.1 示范规模

湖羊养殖场位于绍兴东部市郊,交通便捷,场总面积约8 hm2,其中羊舍1.33 hm2,大棚蔬菜1.33 hm2,牧草5.33 hm2,年湖羊饲养量7 374头,距场不远有千亩蔬菜基地,该场已完成排泄物治理工程。

1.2 推广模式

主要采取菜—草—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模式,即充分利用蔬菜基地的蔬菜资源,把供应市场净菜生产后的废弃下脚菜收集利用,把羊粪发酵作基肥,以有机肥改良蔬菜及牧草种植土地,增加有机质,减少化肥用量的生态循环农牧结合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农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再循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实现了畜禽及蔬菜无害化生产,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 实施成效

2.1 经济效益

经过该模式的实施,实现总产值337.77万元,比单一养羊增值3%;总利润112.18万元,比单一养羊增加12.1%。

2.1.1 牧草种植。5.33 hm2大田栽黑麦草,总产草量1 376 t,平均产草258 t/hm2,牧草单价按0.5元/kg计算,平均产值12.9万元/hm2,产值68.76万元,除去种子、肥料、土地租费、人工等费用26.65万元,净利42.11万元;用羊粪作基肥减少化肥使用,节本1 260元/hm2,节本0.67万元,牧草种植总利润42.78万元。

2.1.2 湖羊养殖。年繁育羊羔3 507头、培育小羊1 311头、出栏肉羊2 256头,肉羊出售平均价格为1 103元/头,产值248.84万元,除去饲料、疫苗、药、水电、土地租费、人工等费用186.27万元,净利62.57万元;年产羊粪455 t供应蔬菜基地等,按100元/t计,净利4.55万元;利用千亩蔬菜基地249 t蔬菜下脚资源(秸秆)作青绿饲料,平均每只养可节约饲料成本8.92元,可节本2.01万元,湖羊养殖总利润69.13万元。

2.1.3 蔬菜种植。1.33 hm2大棚蔬菜(茄果类、叶菜类等),一年两作,新鲜蔬菜78.27 t/hm2,年产蔬菜104.1 t,按蔬菜平均价格2.8元/kg計,平均产值21.92万元/hm2,蔬菜总产值29.15万元,除去大田租费、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及人工等成本费用9.5万元/hm2,成本12.64万元,净利16.51万元;用羊粪作基肥,减少化肥使用,节本0.34万元,蔬菜种植总利润16.85万元。

2.2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菜草羊生态循环种养技术示范模式,有效提高了种养收入和农田的综合利用率,利用羊粪作为农田有机肥料,在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羊排泄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改善了土壤结构,对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

3 技术要点

3.1 牧草栽培

3.1.1 播种。黑麦草种子发芽温度以13~20 ℃为宜,适宜播种期为9—10月。用种量45~60 kg/hm2。若荒草较多,可提前10 d用除草剂除草。

3.1.2 田间管理。黑麦草喜湿又怕水浸,若遇天旱,可在播种前大水漫田1次,所以一定要及时开沟排水。黑麦草系禾本科作物,无固氮作用,对氮肥反应敏感。因此,为了提高黑麦草产量与质量,可在施肥的同时进行灌水。增施氮肥和有机肥是充分发挥黑麦草生产潜力的关键措施。黑麦草喜肥,肥料愈多愈能多次反复收割。因此,黑麦草在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如畜禽粪有机肥,也可施复合肥600~750 kg/hm2。出苗后2叶1心时,施尿素75~150 kg/hm2。以后每次收割后3~5 d要追肥1次,施尿素或复合肥150~225 kg/hm2。

3.1.3 适时收割。当黑麦草长到25 cm以上时进行收割,若植株太矮,不仅鲜草产量不高,收割作业也困难。以后每隔20~30 d收割1次,每次割草注意留茬5~6 cm,以利于黑麦草残茬的再生。

3.2 湖羊养殖

3.2.1 品种。湖羊引种应选育纯种湖羊,引种时注意区分湖羊与类似的小尾寒羊。到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免疫区种羊场选种,选用健康成年的公母羊,防止近亲配种。种羊引进后要经15~30 d隔离,经确诊健康后才可混群养殖[3]。

3.2.2 环境。场址要求坐北朝南,坡地,除考虑周边环境(远离动物屠宰加工场、动物饲养场、交通要道、种畜禽场等)外,还要考虑水源、采光、地势等关键因素;羊场布局管理区和生活区应该位于生产区的逆风方向,粪便处理区、病死羊处理区、隔离区则必须位于生产区的下风位;羊舍建设应注意通风、干燥、空间、采光等因素,成年母羊、幼小羊、种羊占栏面积分别为1.0~1.2、0.6~0.8、1.2~1.5 m2,运动场面积分别为1.5~2.0、1.0~1.5、2.0~2.5 m2。

3.2.3 饲料。湖羊养殖饲料既要满足不同湖羊的营养需求,又要注意经济性[4]。湖羊养殖中最主要的草料为青饲料,常由鲜草(蔬菜下脚料)、青贮料和青干草配制而成;粗料主要包括一些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番薯藤、豇豆茎等;精料主要是辅助作用,常用于配种前和配种期公羊、断奶小羊羔、怀孕和哺乳期母羊。精料不可大量饲喂。要根据湖羊的年龄、性别和用途合理计算营养需求,通过合理地搭配青料、粗料和精料来满足湖羊生产需求。

3.2.4 疫病防控。疫病是影响湖羊养殖的关键因素。威胁湖羊的主要疫病有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羊快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等。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湖羊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还有腐蹄病,常因蹄壳过长、细菌或者污物附着于蹄腺所致,主要影响湖羊的进食及生长。对于患腐蹄病的湖羊,应除去蹄内污物,修剪长蹄壳,涂药。另外,由于湖羊经常在草场采食,容易感染肝片吸虫等寄生虫,应该定期做好消毒、驱虫等工作[5-6]。

4 参考文献

[1] 王竞翊,宋继鸿.浅谈湖羊养殖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4.

[2] 王君英.湖羊养殖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6(5):42-43.

[3] 费明锋,吴建设.湖羊的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J].新农村,2012(11):25-26.

[4] 张海良,钱强.大棚养羊技术推介[J].中国畜牧业,2018(5):76-78.

[5] 黑麦草栽培管理及利用[EB/OL].(2012-01-13)[2018-06-10].http://www.chinabreed.com/feed/grass/2012/01/20120113486980.shtml.

[6] 傅福根.湖羊生态养殖的技术探索[C]//中国畜牧业协会养业分会,全国畜牧总站.第四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畜牧业协会,2007:4.

猜你喜欢

黑麦草湖羊羊粪
蜣螂
湖羊生态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
首例MSTN基因编辑湖羊诞生
传说
黑麦草在畜牧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宁夏果园羊粪腐熟方法初探
丘陵冬闲地黑麦草丰产栽培技术
用黑麦草饲喂牛羊的注意事项
第六届中国乌镇湖羊文化旅游美食节开幕
长江中下游农区黑麦草季节性栽培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