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6—BA对非洲菊丛芽诱导培养的影响
2018-01-07李云海段丽艳陈丽华
李云海 段丽艳 陈丽华
摘要 为了筛选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丛芽诱导培养的适宜激素浓度,以培养在0.3 mg/L 6-BA培养基中的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形成细胞分裂素不同浓度梯度的对比试验组。结果表明,在细胞分裂素(6-BA)处理浓度为0.9 mg/L时,植株发芽和生长最好,具体表现为促进苗丛芽数的增殖最多,且促进苗丛叶片数的适度增加,同时又抑制苗丛植株徒长及生根、黄花或玻璃化等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非洲菊;组织培养;丛芽诱导;6-BA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126-01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菊科扶郎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观赏植物,又名扶郎花。作为世界著名的鲜切花之一,该花卉品种多样、花色各异、绚丽多姿、花期长,深受人们的喜爱。非洲菊传统栽培方法为种子繁殖、分株繁殖等。其中,种子繁殖极易产生变异和退化,且结实率低,种子寿命短,发芽率也较低;分株繁殖则繁殖系数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且易于传播病虫害,使种性退化[1]。目前,非洲菊栽培种苗主要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方法进行商业化生产,以利于种苗的快速繁殖、脱毒、复壮、种质保存及栽培生理和育种研究等[2]。
非洲菊种苗的组织培养繁育方面,许多学者已进行了较多和长期的研究,其技术已较为成熟和完善。刘丽荣等[3]通过试验,筛选出了各阶段最佳培养基配方,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瓶苗玻璃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更多的研究则集中在不同生长素调节剂组合对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用F1代种子实生苗作为外植体,进行丛芽诱导、继代培养;2,4-D+6-BA和2,4-D+KT等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浓度组合对非洲菊花托外植体的愈伤组织、丛芽诱导、试管壮苗、生根的影响等[4-6]。本试验以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形成对比试验组,以期从中筛选出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丛芽诱导培养的细胞分裂激素的适宜浓度,从而提高试管苗成活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培养在0.3 mg/L 6-BA培养基中的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3、0.6、0.9、1.2 mg/L)+琼脂6 g/L+糖30 g/L(pH值5.8),经高温高压湿热灭菌后备用。
1.2 试验方法
试验根据6-BA浓度设4个处理,分别为0.3 mg/L(处理1)、0.6 mg/L(处理2)、0.9 mg/L(处理3)、1.2 mg/L(处理4)。将非洲菊老壮试管苗切分成带有2~3个芽的小苗丛,均匀接种到新配制好的不同培养基中,每个处理接种3瓶(分别用A、B、C表示),每瓶接种3个小苗丛,置于23~25 ℃、1 500~2 000 lx、每天12 h光照条件下培养。在35 d左右时,对苗丛的芽数、株高、叶片数、根数等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以新生芽尽量多且苗健壮为标准,确定本次丛芽诱导培养适宜的6-BA激素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丛芽数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激素浓度下,苗丛新生芽数是不同的,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苗丛平均芽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用新复极差方法(LSR)进行多重比较,处理3与处理1、處理2、处理4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处理1、处理4差异显著;处理1与处理4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就芽数指标而言,处理3培养基,即6-BA浓度为0.9 mg/L时,最适宜非洲菊老壮试管苗的新芽增殖。
2.2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老壮试管苗苗丛株高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试管苗丛平均株高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即逐渐变矮壮。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显著。经多重比较,处理1与处理4差异极显著,与处理3差异显著,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处理2与处理4差异显著,与处理3差异不显著;处理3与处理4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6-BA对苗丛株高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也越强。就此次试验的目的而言,0.9 mg/L 6-BA除了能最大限度地诱导新芽生长以外,还能抑制植株徒长,从而使苗生长健壮。
2.3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老壮试管苗苗丛叶片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苗丛的叶片平均数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处理3的叶片数最多。但经方差分析后可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试验中,不同浓度6-BA对试管苗叶片数的影响差异不大,都是使叶片适度增加。同时说明,试管苗在处理3的6-BA激素浓度作用下,植株生长状况良好。
2.4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老壮试管苗苗丛根数的影响
由于是以老壮试管苗为试验的起始材料,所以培养诱导过程中会有一些试管苗出现生根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6-BA激素浓度的升高,试管苗的生根数量也越来越少,处理3和处理4几乎没有根的出现,这对丛芽的分化和生长有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非洲菊老壮试管苗丛芽诱导培养最适宜的6-BA激素浓度为0.9 mg/L。在此6-BA浓度培养基的培养作用下,植株发芽和生长最好。具体表现为促进苗丛芽数的增殖最多,且促进苗丛叶片数的适度增加,同时又抑制苗丛植株徒长及生根、黄花或玻璃化等现象的出现,达到了节约起始材料和生产成本,快速培育芽数最多、叶片较绿、苗健壮、无根的非洲菊优质试管种苗的目的。本试验的不足之处是设置的6-BA浓度梯度范围不够宽、不够细化,且重复的数量也不够多。今后在继续进行试验时,应细化和扩大6-BA的浓度梯度范围,增加各处理重复的数量及每瓶苗的接种数量,充分利用培养空间及培养基,同时考虑6-BA与生长素NAA等配合使用对非洲菊丛芽诱导的影响等,以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和对非洲菊优质试管种苗生产繁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陈昌明.植物组织培养[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41-142.
[2] 王小菁,陈刚,李明军,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 刘丽荣,苏荣德,王洪波,等.非洲菊组织培养繁殖的试验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3):9.
[4] 蔡小东,胡文静.非洲菊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J].北方园艺,2010(21):183-185.
[5] 王晓红.非洲菊的离体快繁及在离体条件下诱导多倍体的研究[D].株洲:中南林学院,2003.
[6] 龚娜,杨涛,肖军,等.非洲菊花托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