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县西山“九峪”
2018-01-07王秉福
王秉福
太原县西山属吕梁支脉,蜿蜒峻峭、气势磅礴,由五山九峪组成。五山为天龙山、龙山、悬瓮山、太山和蒙山。九峪为南峪、黄楼峪、柳子峪、马坊峪、明仙峪、风峪、开化峪、冶峪和西峪。数百年来,民间称西山为龙,九峪为龙之九子。“五山九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尤其是“九峪”,几千年来,沧海桑田,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既保持了基本原生态风貌,又演绎了历史的进程。九条山谷,沉甸甸的是历史故事和美丽传说,满沟壑的是璀璨的晋阳文化和生存发展智慧。
南峪
南峪是九峪之中最南端的一峪。南峪也叫闫家峪,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一位叫闫毡片的由洪洞大槐树迁来,故名闫家峪。峪中有南峪、槐树底、灰渣坡、桃树坪和疙瘩等村。此峪盛产煤炭。新中国成立前有许多小煤窑,新中国成立后,曾有国营南峪煤矿。此峪不很长,但人文历史却非常厚重。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位名震古今的大人物与南峪有缘,他们就是狐突和张三丰。
相传很久以前,太原汾河两岸遭百年不遇的大旱,家家户户三餐早已断粮,连树叶和野草也被人们吃光了,村民们挣扎在死亡线上。立秋之后,突然阴云密布,秋雨一连下了几天,这正是秋种的好时节。然而连吃的都没有,哪来的种子?这时,有一位皓首长髯,短衣打扮的老人,推着一车荞麦种子,在汾河两岸的村中叫卖。村民们望着种子却无钱购买。卖种子的老者却说:“我的种子不要钱,你们可先拿上去种,不要耽误了节令。等秋后收获了再给钱。”村民们问:“我们秋收之后,把种子钱送到哪里?”老者说:“老夫姓狐,你们将钱送到南峪的槐树底村就行了。”
对于荞麦这个物种,人们第一次见到,对它能否有收成,还持怀疑态度。然荞麦在整个秋天长势喜人,并获得了大丰收。汾河两岸的村民们就凑足钱,派代表送至槐树底村。但是,问遍槐树底村也没有一户狐姓的。此时,一位小伙子戏说道:“村后的庙里不是住着一位姓狐的吗,你们去看看吧。”人们来到村后山坡上,抬头一看,有一座狐爷庙。进得庙来,见大殿上坐着一位头戴官帽、身穿朝服的红脸神像,两旁还树有黑白龙王像。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正中的那位红脸正神不就是卖荞麦种的老者吗?原来是狐爷爷救了我们呀!
受人点滴,涌泉相报。狐爷爷救百姓于死亡之际,大恩大德应铭记心间。于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三后的若干天里,姚村、洛阳、南格等村都要举行抬狐爷爷的隆重活动。旨在请狐爷爷下山,视察汾河两岸丰收在望,风调雨顺,和谐平安的景象。抬狐爷爷活动是晋源和小店地区民俗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2017年,在中断70余年之后,姚村镇举办了首届民俗文化节,抬狐爷爷是民俗文化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声势浩大,影响深远,万人参与、凝聚民心,赢得专家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狐爷爷是何方神圣?狐爷爷姓狐名突,历史上真有其人。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他的事迹在《左传》有记载。其实狐突本姓姬,是晋国始主唐叔虞的后裔,因其封地在大狐大戎(今交城县一带)因此改姓狐。他的两个儿子追随重耳在外流亡。晋怀公治国无方,认为流亡在外的重耳是其政权的最大威胁,于是令狐突将追随晋文公的两个儿子带回晋国。狐突说,古往今来,父亲只能教导儿子忠诚事君,若叫他们回来我办不到。最后狐突被晋怀公杀害。
晋文公外公狐突像
全真教武當祖师爷张三丰像
狐突被害的第二年,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他感念狐突的忠诚,然后将狐突葬于封邑马鞍山(狐爷山),并立祠祀之。百姓也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在晋源、清徐、交城、寿阳等地为其建了不少的庙宇,并每年都要祭祀。清《交城县志》载,狐突家族祖坟,在县西的狐爷山上,清朝时还有大小坟墓七十余座。
南峪口有南峪村。六百多年前,村民们经常见一老道,相貌硕伟,龟型驼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头梳一抓髻,终年穿一破旧道袍,后背背一件烂蓑衣,翻山越岭,行走如风,疲倦时,不管烈日暴晒,还是寒风冰雪倒头便睡。此老道有时日食一斗,有时数十日不食。这位老道就是全真教武当派祖师爷张三丰。张道爷善书画,工诗词,一生著作颇丰,武当的太极拳由其所创。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想见到他,但他就是避而不见。张三丰是道教的“神仙”,他一生游历的地方很多,福建、四川、山东、山西、陕西、云南、贵州等地都有他的足迹。
抗战时清太徐抗日联合政府所在杜里坪村
南峪村旁山坡上有一坟墓(据传为张三丰墓),墓前有一小庙,庙前两棵大树参天,泉水从庙前流过。庙虽小,但几百年来年香火甚旺。然民国以后,张三丰墓地年久失修,破旧不堪。
张三丰死后是否葬于南峪?有人持怀疑态度。但是,清道光《太原县志》人物卷中有这样的记载:“张真人,名君实,别号三丰。辽东义州人。状貌魁伟,行步如飞。太祖及成祖求之皆不得。后游太原之南峪山,曾绝烟火,累月不羹。或分身助人,力作数著灵异,或为病丐来求乞村民施缸。云:死即痊。南峪山上寻果死如言痊。之后村人又遇于西安诸处。”
从南峪村进峪西行二里许,是槐树底村。此村有狐爷庙。韩姓为村中主要姓氏。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一位叫韩羊皮的从洪桐大槐树迁来。再西行十五里,是疙瘩村。该村有古迹仙岩寺。此寺原有铁佛三尊,香火旺盛。中国共产党太原县的第一个支部和太原县的第一个工会组织就在此处成立。
黄楼峪
黄楼峪位于南峪之北,因古代盛产黄芦(染料)而得名。峪内有黄楼、枣坪、杏坪、杜里坪等村庄。黄楼村历史悠久,沙河穿村而过,村中有观音堂、关帝庙、窑神庙等遗址。20世纪50年代,海军八0二厂迁来黄楼村,90年代迁走。1994年,山西建设机械厂从吕梁迁入黄楼村。
从黄楼村西行,过枣坪村再行5公里,到达杏坪村。杏坪村以盛产山杏而得名。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
从杏坪村再西行2公里,便是杜里坪村。该村西至清徐县武家窑,南至清徐县白石沟,南至疙瘩村仙岩寺。该村的房屋大都用山石建造,村前杏林、枣林为屏,村后大山做盾,林海苍茫,白云缭绕。
杜里坪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期间名扬吕梁、晋中,甚至陕北的延安都知道它。为何一个小山村名声如此显赫?因为它是清(源)太(原)徐(沟)三县抗日联合政府所在地。就在这个小山村,清太徐县委和政府,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在三个县成立了七个区委、20多个党支部,发展了100多名党员,成立了三个县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到1943年,武装力量发展到1100余人,经历了大小战役50余次,歼灭大量敌人,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还为野战军输送了一个团的兵力。就是这个小山村。顶住日军的多次扫荡.杜里坪成为三县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红色堡垒,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积极的贡献。如今的杜里坪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农家乐旅游景点。每年阳春三月,来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踏青的人们络绎不绝。
柳子峪
黄楼峪北行数里便是柳子峪。因柳下跖曾在此活动过,并留下许多遗迹,后人将此峪叫做柳子峪。
柳下跖的故事最初见《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庄子》以寓言见长,难以考证。然柳子峪中的大量地名和故事传说却证明柳下跖确有其人。柳下跖何许人也?他是鲁国柳下邑人,春秋时奴隶起义的领袖。春秋末期,是中国奴隶制大崩溃、封建制兴起的大变革时代。残酷的剥削,使得奴隶无法生存,相继逃亡,拿起武器,聚众起义。柳下跖领导的这支奴隶武装,规模巨大,影响最广。他“从卒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严厉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使得奴隶主“大国守城,小国收堡”,惶惶不可终日。
柳下跖的义军所到之处,惩恶扬善,开仓放粮,救济贫民。他们求的是“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的理想社会。
柳子峪内的村庄大都与柳下跖的活动有关。下石村相传是柳下跖当年在此下马的地方。所踩之石名下石,故名下石村。柴庄,相传是柳下跖起义军屯集柴草之处。吴家峪,又名葵花峪,村因姓氏得名。在柳下峪的南岔内,相传是柳下跖义军聚义的地方。五坡村因地势而得名。从牛家口村进得峪来,途经下石长条坡、下水窑坡、天龙坡、村东坡、五斜坡,才能到达柳下跖的中军宝帐。天龙山南畔有一巨石。巨石上有凹槽,相传是柳下跖义军插旗的地方,故名为插旗石。峪内还有跑马坪、支锅坪、喂马槽、三合村寨哨、遛马坪、安谷梁等遗址。历史氛围浓厚,一处一个闪光点。柳子峪内多煤窑,据刘大鹏先生著作记载,民国初,峪内有小煤窑80多处。此外还有矾窑、石灰窑等。
明仙峪和马坊峪
明仙峪在旧太原县西南10里,《山海经》所说的悬瓮山就在明仙峪中。峪口之外有石梯,以阻挡峪水。明仙峪由东南人口向西北行,峪中有六个大岔,峪口的右面建有龙王庙。
柳子峪殘庙
柳子峪水库
进得峪来,走一公里路,右面有岔名小鹿角沟,小鹿角沟内又分两岔。再行二里为磺窑口,其右一岔为白云岔,岔口有上下白云两村和白云寺。自磺窑口向北走二里为瓦窑岔口。口内有明仙寺、瓦窑村。再走二里为明仙村。明仙村的左边是官窑岔口,内有大小官窑黄末沟。再往前行一里,便是北岔。此口之北不到100步,又分为两岔。左边为中窑,岔内有石门窑、前当窑、后当窑、流水泉、槐条沟。再走二公里,右为南岔,内有大青窑、烧饼窑、前后坡窑、上下沟窑。明仙峪的北边是风峪,西南是柳子峪,东南是马坊峪。
马坊峪有马坊村。马坊村四面环山,春秋时,山上森林覆盖,郁郁葱葱,山间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相传此地为柳下拓起义军养马之处。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合作化的要求,明仙、马坊、瓦窑三村合并成明马村。
明仙、马坊两峪由于森林和植被受到破坏,所以经常发山洪、闹水灾。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四月二十六日夜半,大雨如注,电闪雷鸣。明仙、马坊两峪水位暴涨,马坊更甚。雨水顺峪而出,淹死晋祠南门外男女五六十人,骡马十余匹,运煤车夫六七人,还有许多牛羊鸡犬。明仙峪淹死来这里拉煤的车夫五人、骡马十余匹。
风峪
九峪之首,当数风峪。著名语言工具书《辞海》分别收入了“风峪”和“冈谷”两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一条不显赫的山沟能被《辞海》收入,足以说明风峪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古晋阳是中国北方的大都会,是唐朝时的北都。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经过浴血奋战,推翻隋朝,建立唐朝,这里就是始发站、根据地。
出晋阳城西门向西行七里许,一道峪口出现在面前。它南面是龙山,北面是太山。峪宽十数米,一条山路在峪中蜿蜒着向西延伸,它沿着河床,顺着山势,状如巨蟒,一直前行40里,到庙前山下。不要小视这座峪,更不要小看这条路,它是古代晋阳通往陕西、甘肃和楼烦国的重要通道。秦晋两地,通过这条路互通有无。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晋阳作为北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高官要人,甚至是皇帝,经常来往于长安和晋阳,所以各种军情和政情都在不断地报送、通报和下达。风峪的山路更加见证了报卒风驰电掣、不分昼夜的辛苦,见证了商队风餐露宿,疲倦不堪的身影,见证了晋阳与西北等地的友好往来。
唐朝建立后,楼烦作为汉朝时为汉武帝养马的要地,每年秋后都要送一批膘肥体壮的军马,然后由晋阳集中送往长安和其他地方。每逢此时,风峪沟中万马行进,如春雷滚滚,惊天动地,颇为壮观。惊动得峪内十几个山村的村民驻足山崖之上观看。
沟口是风峪第一大村——店头村。此村是古晋阳的西大门,战略位置十分险要。村中所有的窑洞坐落于一面山坡之上,由地道相连,地道不仅有军用物资贮存库,而且还有屯兵之所,瞭望孔以及众多出口。古晋阳在此屯兵,意在扼守西峪口,检查过往人员,保证商路安全,保证晋阳城的安全。店头村不仅战略位置重要,而且也是来往货物的集散地。这里最多时各类字号商铺达数十家。村边十几家车马大店及周边,货物堆积如山,商人川流不息。2010年,店头村已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风峪最著名的是“一字二洞”。
根据史书记载,不知何时,不知何人,在风峪入口处的山崖上刻有一幅“立一箭,卧一箭,金锅耳子露一半;沟之南,道之北,一辆重车露枝辐。”26个古篆字的对联。《魏土地记》和清道光的《太原县志》记载,最初的古字,人没之识。然从一开始的“人没之识”,到清朝有了释文的“不知所谓”,几千年来,给后人留下了解不开的玄机。
峪中有两奇洞,一个名响洞,一个名风洞。响洞在太山寺(龙泉寺)北三里,人迹罕至。传说明正统年间,御史王鉴曾在此读书。王鉴读书困倦时,常听得洞中有人叫他的名字。王鉴不解其中原因,仍然埋头读书,不予理会。此故事流传数百年,后人将此洞叫做“响洞”。
风洞在县西三里许。邢子励《赵记》云:“龙山有四麗,各有一穴,大如车轮。春风出东,秋风出西,夏风出南,冬风出北。”清《六疏遗稿》也载:“风洞凡有四,自汉晋以来,山谷迁徙,湮其西南北三穴,惟东穴尚存,即今之风洞也。”
风洞内砌砖穴,方五丈,洞内西侧还有洞穴,传说有神仙进出。更有传说,风洞直通陕西,是古代晋陕的秘密通道。洞内最贵宝的是石刻《华岩石经》。《元统一志》载石刻为唐人所书。为何在洞中刻《华岩石经》?主要是因风峪内经常有风暴,因此以石刻《华岩石经》镇之。为了保存石刻《华岩石经》,唐人还在风洞上盖了“大峨典寺”,由专门机构来维护这部石刻经藏。然由于年代久远,至明代时,这座不大的寺院已塌毁,地面只留残屋数问。洞口也被湮没,于是后世很少有人知道《华岩石经》在此。直到清康熙时,著名学者朱彝尊来晋考察,才重新发现这批珍贵文物。
风峪瞰视图
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常盘大宝和水野清一来风峪寻找《华岩石经》,因未找到风洞而扫兴而归。1938年秋,风洞终于被日本间谍学者发现。他们凿开洞顶,将全部石刻进行了拓印,然后由日军将大部分石刻经藏挖出洞外,用草袋包装,图谋运回日本。因地方爱国人士多方交涉,全县人民坚决反对,日本鬼子的阴谋才未得逞。然强盗终归是强盗。他们见抢劫不便,于是对风洞进行了纵火焚烧。幸亏在此之前,当地百姓将石经转移到了晋祠,《华岩石经》才免遭日本侵略者的毒手。全部《华岩石经》应该有160通,晋祠所收藏的包括残片在内,只有130通。其余30通由于经历千年,已不知去向。
此外,风峪沟内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太山寺(龙泉寺)、福惠寺、黄捷山庙、紫竹林、龙王庙、观音堂、“锢垅堰”,还有大唐将军李存孝墓,太师李存审墓。
开化峪
开化峪位于风峪以北,峪口有村名开化村。开化峪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最著名的当数开化寺、蒙山大佛和连理塔。
北齐的各位皇帝都信仰佛教,他们在晋阳修建了不少的佛寺,开凿了天龙山石窟和大佛。北齐君主高洋在晋阳建起了著名的佛教十二院,其建筑宏伟壮丽,规模颇大。开化峪中的开化寺就是十二院之首院。
开化寺分前后两寺。最初的开化寺在蒙山北峰,因寺院背靠巨大岩石,所以历史上也叫大岩寺。北齐天宝二年(551年),凿寺后岩石为佛像。与此同时,又在大岩寺南800米处建寺院。赐额开化寺。于是,新建的寺为开化寺前寺,大岩寺为开化寺后寺。魏晋以来,开化寺不仅香火旺盛,名声远扬,而且高僧大德辈出,又开宗立派,广宣佛法,在佛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蒙山大佛,也称西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大佛坐北朝南,高63米,上面建有佛阁,加以保护。大佛弘显800余年。元朝时期,开化后寺被毁。明朝时,由于岩石分化和战乱等原因,大佛从此湮没无迹。1980年,太原市南郊区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时,王剑霓先生发现大佛遗迹,然大佛的头像却不知去向。后太原市政府拨出专款对大佛进行了修缮,使得蒙山大佛恢复原状,重见天日,神采奕奕,使得开化峪成为著名旅游景区。
连理塔位于寺底村以北,始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坐西朝东,两塔间隔一米,总高8.3米,因塔基相连,故称连理塔。两塔均为砖结构方形楼阁式单层塔,既有唐代古朴遗风,又有宋代精细刻法,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冶峪与西峪
冶峪位于开化峪的北边,峪口有冶峪村。古代为冶铁之地,陶冶之处。因地处山野,古代荒凉,坊间称为野峪。进峪来一里,见分岔。南岔前行为上冶峪村,北岔为西峪村。上冶峪原址在庙门前煤矿南,原名为红寺底。1965年移今址。因位于冶峪村的上掌,故名上冶峪村。上冶峪东至冶峪村,西至高家沟,南至开化沟,北至西峪。
西峪位于冶峪西面而故名。西峪村东至冶峪村,西至白家庄,南至上冶峪村,北至季家沟。西峪以采煤为主。它是西山九峪中最北的一个峪。
峪内有龙王庙、仙公庙、奶奶庙等。
太原西山九峪中的一些村庄,目前因地质的原因和新村镇建设的需要,已迁到峪外,重建社区。但是每一个峪仍然是一条历史峪、文化峪、变迁峪。西山九峪是晋阳大地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者,它们通过文化积淀、沧桑之变,折射出了灿烂的昨天、辉煌的今天,預示着美好的明天。为了发展旅游,太原市已在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之间修了公路,将五山九峪连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九峪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必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彰显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