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的家庭教育误区与应对策略

2018-01-06赵文琴

考试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长农村

摘 要:现阶段,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家长缺乏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此点,本文从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就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现状及其改善建议進行浅谈。

关键词:农村;家长;学前教育

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儿童养成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适宜的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帮助他们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陶行知先生说:“幼稚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趋向、态度多半可以在5岁前培养成功。”

一、 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错误认识

(一) 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1. 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忽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教育理念落后,学前教育观念几乎为零,家长只是一味地认为孩子在上小学以前“孩子就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从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同时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社会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只要有钱把孩子送到城市的全托幼儿园,这样孩子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2. 教育理念上的缺失,过度关注幼儿智力发展

很多家长在接孩子时,大多数会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之类的话题,而很少有家长问孩子在幼儿园开不开心。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及思维反应能力是很难说出今天学到了什么,于是家长便会认为孩子今天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到,对幼儿园及老师便存在着异样的看法。

3. 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有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整天坐在麻将桌、电视机或酒桌旁,再或者整天抱着手机刷屏,没有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在家和幼儿园表现都很差。

(二) 隔代教育现象严重

有很多家长为了生活选择到外地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中,留给老人,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而照顾这些孩子的都是老人,很多老人一方面不识字,不知道何为学前教育,不知道从何入手来帮助、教育孩子;另一方面思想跟不上时代,认为现在每家就这么一两个孩子,平时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又不是没钱,只要孩子身体好就行了,等将来上了学就好了,老师什么都会给教的。而孩子们呢?整天围绕在老人身旁,接受的信息量少,知识面也较狭窄,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有的老人甚至溺爱孩子,使得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有什么,有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午休时还哭着找奶奶等,任由孩子自由发展,这样导致幼儿的独立性差,语言表达能力、规范性也很差。

(三) 农村家庭教育观导致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倾向严重

目前,一个乡镇最多有一所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多数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里,很多家长自己就是在这样的幼儿园长大的,所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他们认为幼儿园就应该背古诗、儿歌,就应该教算术、认字,更有些家长责问老师为什么不给孩子教着写字?致使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园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

1. 教学内容小学化

农村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强烈要求幼儿要会背诵古诗、儿歌,会写字,会计算等,这也就出现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偏重于读、写、算。这样就剥夺了幼儿童年游戏的权利,而且容易形成一些不规范的读、写姿势,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便很难矫正。

2. 教学形式小学化

由于许多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里,完全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教学课时过多,课时过长,教育活动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还有的家长让孩子上小班第一天就开始背书包,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上幼儿园就是为了学习。

3. 学习制度的小学化(就是作息制度、课程安排等方面的小学化倾向)

农村好多幼儿园严格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到校、放学,早晨7:00接送幼儿的校车就开到了家门口,8:00不到孩子们就到了幼儿园;而下午要等到5:30小学部的学生放学才能坐车回家,孩子在校时间跨度过长。同时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有的幼儿园没有自己的上下课铃,完全按照小学部的铃声上下课,一节课长达40分钟;同时混班现象比较严重,一个班级里既有小班的孩子又有大班的孩子,老师无法按照课表进行教学。并且有的幼儿园大班,等毕业时已经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教授完。

二、 应对策略

(一) 幼儿教师要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的威信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教育目标,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论,同时也要懂得相应的家庭知识。教师有了家庭教育的知识,会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折幼儿的成长发展与不足,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咨询,有针对性的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有的放矢地为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进行分析指点,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二) 加强家园共育

1. 以发“温馨书”的形式告知家长,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包括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等。同时让家长作为教师参与教育活动,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并给他们以教育的信心和方法。让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中,不仅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习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它运用到家庭教育中。

2. 经常性地召开家长会,请专家讲座,宣传“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为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同时建立微信、QQ群等,为家长提供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请有经验的家长畅谈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作者简介:赵文琴,甘肃省张掖市,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家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