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

2018-01-06肖刚

考试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学习高职院校

摘 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与领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他们需要拥有的基本能力,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习好计算机应用技能。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如何学习进行着重解析和探究,并列出部分科学的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

一、 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同本科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范围越来越广,专业划分的也越来越细,发展速度更是越来越快,运用层次慢慢清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

二、 运用层次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职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明显,有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觉得计算机十分神秘,想要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但又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与畏惧心理。有的学生则对计算机了解较多,甚至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获得知识竞赛奖,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压力较小。不过大多数高职学生在系统性的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之前,对电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文字编辑和网络技术的初步应用,基础不够扎实。对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电脑操作技巧,教师首先需摸清他们的根底,运用层次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意识。同时,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可结合课程知识规律和特点运用层次教学模式,在新生入学时开展计算机能力测试,设计一系列计算机基础技能应用题目,针对达标的学生可以重点挑出,要求他们帮助能力较为薄弱的同学,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协作学习。而且对于层次较弱的学生,教师可着重帮助他们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扎实根基,并逐步消除对计算机操作的惧怕心理。

三、 积极改进教学目标,尝试新式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使用的计算机课程内容框架和中学的较为类似,但是知识难度、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升,而且教学目的和层次要求也是截然不同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接受其他专业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奠定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讲解清楚理论知识的自身,还需考虑到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工作。当前在多个行业与领域均离不开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辅助和支持,不过不同专业的运用重点和角度有所差别。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需要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改进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除与添加,让专业技能更加突出,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敢于大胆尝试新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英语,将一些操作较强性的学习内容在机房中授课,结合具体软件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屏幕上观看教师操作之后,立马进行现场操作练习,这样的操作教学颇具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使其灵活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应用技能。

四、 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形成良好师生互动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需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功能,教师可使用项目导入法展开教学,据此优化课程教学结构。项目导入法即为: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项目,让他们了解该技能的效果与功能,再将具体项目的各个知识点分开解析,逐步讲解给学生。不过在计算机应用技能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形式新颖等特点,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散他们的思维能力,以此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改进。如此,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理论知识点,还接触到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可以使用计算机应用课程网站帮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与巩固知识内容;也可积极营造师生互动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过解决问题增强个人自信,在互动中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当然,教师也可申请一个公共邮箱将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材料放入其中,让学生方便使用,将学习素材共享,以此提升师生互动效果。

五、 及时完善教学环境,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对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比较了解,可以充分运用机房、计算机、网络等硬件条件。再加上个人同学校的协调完善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的软件环境,及时更新软件,做到与社会和时代接轨,让学生学习到新颖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知识,通过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共同完善教学环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环境和氛围。例如,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可利用学校的网络环境构建新式教学平台,学生不仅能够复习旧知识,还能够提前预习新知识,提出具体问题,并给予及时解答。教师则可以适当的置入部分单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测试,借此让学生自行检测个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重点练习。同时,教师也可在学校网站中上传一些与计算机应用技能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者借助学校网站提供相关内容与科目的网址和站点,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此,学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通过拓展他们的学习范围改善学习效果。

六、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知识特点、规律,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运用新式教学方法和模式引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薛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4):69-70.

[2]林智海.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20):149-150.

[3]闫利霞.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6,(23):16+18.

作者简介:

肖刚,湖北省襄阳市,襄阳职业技術学院机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学习高职院校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