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生物教学课改之我见
2018-01-06曹林
曹林
摘要:只有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帮助提升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课改的深入,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也开始逐步的发生了现代化的变化,同时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着重谈了一下高中生物教学课改之我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194-01
有效教学是对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教学是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随着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在保证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制止,我们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在更高层次教学质量的行动,即应力求高效的教学。总体而言,教与学的成效不高,远远没有建立,还没有取得突破的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1.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表现在:经验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长期得不到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造成学生发展的片面性。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作出较大的调整。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教材变了。这是实施新课程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首先是版本多了,其次是内容更丰富了,版面更活泼了,与实际的距离更近了。二是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教师的探究意识和尝试变革教学方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更加开放了,学生实验等活动时间增加了,教学活动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了。三是授课时间和评价方法有所改变。许多原来只是高二才开始开设生物课的学校提前在高一开始开设,多数学校建立了涉及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分认定制度。生物学学科教学地位有所提高。为适应和推动课程改革,部分省出台的高考方案在现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生物学科高考涉及的考生增加了等等。
2.提升课堂导入的教学艺术
课堂导入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有的教师甚至认为,高中生物学习本来就时间短、压力大,进行课堂导入环节,是一种浪费宝贵课堂时间的表现,还不如直接教学。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3.学科不平衡问题
部分学校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课时数是36课时/模块。而语文、数学等学科则超过54课时/模块。其实,许多生物教师也深感课时的严重不足!为什么在课程具有较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也会出现这一现象?到底是教学内容多了,还是课时少了呢?原因是教师心里无底,对模糊的课程标准和未来严格的高考要求难以把握,只好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惟恐有疏漏。在探究活动不放松,知识教学仍按旧课程讲授的情况下,所需教学时数大大增加是必然的,而不同学科因学校领导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的影响,学科课时在分配上出现新的不均衡,也就不足为怪。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的要求是:具备对一些生物学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能力,包括确认变量,做出假设和预测,设计可行性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从广东省近年高考试题来分析,2007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了8道实验题,其中6道来源于课本,2008和2009年的高考试题分别有6道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虽然源自于课本,但是对原来的实验进行了变化的拓展,例如2007年高考第3问题"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依据,探究叶子变黄的原因。从上述试题来看,充分體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出题原则,只要平时教学能立足于课本,才能决胜于高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本教材内容要善于探究和拓展,利用生物学史的材料进行探究,强化生物学实验技能的训练。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发现史时,我以萨克斯探究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从实验目标、原理、步骤及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确定了实验步骤,(1)取一盆生长健壮的植株,进行24小时的黑暗处理;(2)选取其中的一片叶片的一半进行遮光处理,一半曝光处理一段时间;(3)剪取此叶片进行酒精脱色处理;(4)喷施碘液,观察颜色变化;(5)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每步处理的目的,如步骤一的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了叶片原有的淀粉,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步骤二体现的是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等原则等。让学生领悟科学家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的过程,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问题的科学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之上,本人在提出若提供银边吊兰,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的实验,让学生在用掌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教材,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加以分析和总结,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总之,课改反映了时代要求,对解决旧课程中无法克服诸多顽习带来了新希望。但由于新课程本身富有探究性,仅*个人的努力和领导与专家的号召是难以奏效的。这就要求更多实践者了解和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姿态,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切实而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反思,以使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忠顺.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前自学指导策略[J].新课程(教研)教改聚焦,2011(4)
[2]黄巍. 高中生物课改之我思[J].中学生物学,2010,26
[3]牟金芝.新课改下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法[J].考试周刊,2008.18
[4]赵文宝.新课改下如何学好高中生物课[J].新课程学习,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