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通用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8-01-05曹玉峰
曹玉峰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通过创设创新情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愿,逐渐养成创新习惯,从而锻造创新人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不断深化认识,从提高创新教育重视程度、注重教师创新施教能力、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倡导培育先进创新文化几方面通力配合,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展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切实提高通用技术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
关键词:通用技术;科技创新;创新能力
一、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目前,关于创新思维并无定论,其又被称为创新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笔者认为创新思维是指个体或组织对事物间的既有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以独特的方法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从而提出新事物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个体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开发更是如此。在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易养成懒惰的思维,习惯“吃现成的”,不喜欢动脑思考问题,往往还会形成思维定式。然而,通用技术课程,需要学生在实践创作过程中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不断突破,不断创新,通过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探索各种可能的选择和各种选择出现的不同后果,从而做出判断,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二)有利于激发创新意愿
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愿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引领其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在通用技术授课实施过程中,打破了教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真正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创新情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实践操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愿,从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促使个体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创新活动,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体的创造力,持续激发其创新意愿。
(三)有利于养成创新习惯
通用技术课程能够改变其他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回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奠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改变了其他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夯实学生逐渐养成创新习惯。
(四)有利于锻造创新人格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锻造创新人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的具体要求。一定意义上讲,通用技术课程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课程。世界上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人类不断开拓自己思维的结晶。擅长创新思维的头脑能够源源不断地发挥其巨大的潜能,进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点点滴滴的发明创造,锻炼学生,培养其持续创新的人格,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二、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通用技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当下,高考成绩依然是衡量高中阶段学习成果的指挥棒。受此影响,高考科目在高中课程设置中受到重视,非高考科目比较被边缘化。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非高考科目,导致其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以致于大部分学校缺乏学生动手实践的材料。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真正地动手实践操作,很难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削弱了他们的创新意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此情境下,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根本无从谈起。
(二)通用技术教师执教能力不一
通用技术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通用技术任课教师的引领。有资料表明,目前,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大都是由高中阶段其他专业教师转任而来,其专业结构非常复杂,大都没接受过通用技术课程专业学习或培训,其通用技术课程授课执教能力难免良莠不齐。
(三)通用技术学生认识偏颇
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认为,一般人不具备也不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没有太多实用价值,通用技术课程是边缘学科,可学可不学,更注重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及文理综合等高考必考课程。
(四)通用技术社会认知不高
在高考的压力下,社会的学习逐渐趋于功利化。对于不参加高考结业考试的科目,缺乏主动性。即使有些学生一开始对通用技术课程非常感兴趣,也有意愿进行通用技术课程深入学习,但是受到周围大多数同学和家长不重视通用技术学习的影响,渐渐形成了从众思维,参与通用技术学习的兴趣也慢慢减弱。
三、发挥通用技术课程作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发挥通用技术课程创新“引擎”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不断深化认识,从提高创新教育重视程度、注重教师创新施教能力、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倡导培育先进创新文化几方面通力配合,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展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切实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
(一)提高創新教育重视程度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高中阶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筑基阶段。实践证明,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缜密设计、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旨的通用技术、创新实践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通用技术、科技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从学科设置、组织领导、课程研发、项目建设、交流培训等多方面对通用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予以支持和保障。比如,笔者所在的吉林省实验中学非常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研发,使之融入学校整个教育体系和学科教学中。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组员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等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同时,学校组建了国内优秀的科技创新教师团队,充分发挥通用技术课程优势,研发了科学系统的创造教育课程,积极参加国内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成绩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学校也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等。目前在教学中学校已总结出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培养体系和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模式,在学生中形成了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浓烈氛围。
(二)注重教师创新施教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优秀辅导教师的指导,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通用技术授课教师势在必行。如北京教育学院从2008年1月起开始对北京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为期半年(180课时)的岗前培训,以保证北京市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合格上岗。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提升和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鼓励,让学生们感受收获的快乐和心灵的成长,进而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关注度和对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吉林省实验中学为例,学校在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在学科渗透创新教育研究、创新性人格的培养及新技法的培养等全方位进行创新教育的实施落实。依托课改大背景,通过教学渗透,全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为科技创新铺路。学校十分重视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先后派出教师40余人次赴上海市、青岛市、沈阳市、哈尔滨市等地参加国家培训,并参加相关课题研究,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宽创新视野、较高科技素质和较高创新能力的辅导员队伍。
(三)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衡量科技创新活动实效的重要检验标准。为了规避学生思维惰性和不重视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障碍,在每次课程实践伊始,给学生展示优秀的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同时,成功的实践活动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交流沟通。对于学生而言,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要在实践中逐渐养成,所以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每组学生可以查阅资料,进行创新实践的设计,然后书写设计方案。老师认真阅读学生上交的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他人的认可之后,他们的创造欲望就会大大增强,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主动性自然越来越高。
为了能让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同时弥补学校通用技术课程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原材料进行创作,如书架、小凳、圆珠笔、粉笔、木板、饮料瓶等。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制作,让他们在反复修改中,将作品制作得尽善尽美,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每次进步时激动喜悦的心情和合作探讨的乐趣。高中阶段的学生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展示作品的环节也是不能省略的一步。
(四)倡导培育先进创新文化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积极的创新文化的推动,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积极创新文化是創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基石,是涵养创新精神的丰富源泉。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创新文化的培养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全社会应广泛树立创新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动力源意识,积极倡导培育先进的创新文化,形成尊重创新、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从小树立科技创新项目产权意识、保护意识、运用意识、法律意识及规则意识,从而逐渐实现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