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新时代”的思考
2018-01-05张伯成
张伯成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发展的视角审视了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论述了预科教育的定位与意义。结合预科教育的发展实际探讨了该教育模式的称谓内涵、“预补”传统的现实演变、预科教学内容的丰富发展等主题。
关键词:刍议;预科教育;发展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催促着各行各业运用新思维、定位新视角,从社会整体发展的全新理念审视自身工作发展方向。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特色的民族教育形式之一,并具有我国社会主义优越属性集中显性的教育模式,也同样需要新思考、新定位。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溯源
(一)预科教育的4个发展阶段
1.初创阶段——开启特色民族教育的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本着团结共处积极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际,党和政府迅速组建了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民族班。就这样以语言知识、管理才能、专业技能为主线的教育形式为当时的社会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重生阶段——开启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序幕。1979年恢复高考之后,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两个部门结合各级高等学校在实行统一考试后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比例有所下降的实际,提出恢复举办高等教育层面的民族班招生的具体意见。在1980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召开了干训、预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全国各重点大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阶梯。”这为我国广泛开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提出了鲜明的方向,也是我国两个主管民族教育工作的国家政府部门清晰界定预科教育属性及目的的重要指导意见,这为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举办预科办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为各少数民族青年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3.自主阶段——开启了少数民族预科自主发展模式。1984年3月,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文件强调把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分为预科、专科和本科三种,并确定了预科、专科和本科各阶段的培养任务。这是国家层面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民族预科班办学形式的原始依据,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从此获得了正式的独立身份,开启了自主探索发展的模式。从划分的三类不同教育层次来看,现在的少数民族预科是历史上民族班办学模式极具特色的形式的保留,这种办学模式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4.发展阶段——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普及化。进入21世纪,预科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在200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文件并且在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全国范围内许多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加入预科教育行列。在国务院文件中强调“切实做好高校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工作,并要适当扩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规模。”这为新世纪全面开展少数民族预科班教育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方向指导,为更多的普通高等院校创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提供了政策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进入了普及化、大众化发展阶段。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发展定位
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渊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时在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专门设立了民族政策专章,同时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项建设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就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具备普遍代表性的委员制管理民族事务是党和国家希望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初心理想。
1984年国家文件提出预科教育作为一种与专科和本科相并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昭示着预科教育将成为传承历史上民族班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或是说当前预科教育是建国初设立的民族班教育模式本原特征的较好体现,具备历史发展轨迹的延续性意义。
1.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是预科教育设立的初心。通过追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能够发现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设立是依据其特定历史条件和我国始终坚持的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初心所决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模式的设立、演进、发展的历程表明,通过预科教育过程使预科学生顺利升入本专科院校只是该教育模式的目的之一,是预科教育的表层目标。通过预科教育使学生树立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树立建设民族地区的志愿,服务社会的发展等层面更应该是预科教育的内涵职能。
2.德育教育是预科教育工作的核心。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审视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指导思想都会发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字样。同时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分析,对预科教育中课程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统一梳理,能够发现预科教育的定位更应该是取向于人的德育教育方向。在国家相关政策文本中阐述预科教育的性质及课程结构等方面的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对预科教育工作的最终期待,即对个体德行品质的培养、潜能的开发。这是预科教育终极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也对预科教育内容建构等相关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向要求。
3.能力培养是预科教育的基本任务。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能力是预科培养工作的现实目标,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另外,这里关于能力培养的范畴是广义的,既包括知识文化水平又包括个体潜能的开发与培养。预科阶段是学生群体以少数民族为共同身份特征集体学习交往的特殊过程,该阶段也培养开发个体的民族文化传承能力,与不同文化生活背景人群交流交往能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等综合素养。
二、预科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预科教育的现实发展。预科教育在保持民族班教育工作定位的同时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迈入了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较有规模的预科教育培养基地增加到40个左右;预科教育的管理层级更加清晰,分为国家、省以及地方院校三级管理体系;预科办学日常管理依据明确,分别是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试行)》(教民[2005]5)和201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等规章;在教学依据方面主要以教育部民教司组织的统编教材为落实载体。通畅的管理体系是与不断发展壮大的预科生群体息息相关的。自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并于近三年基本保持在年招收5万人左右的规模,这与新世纪之初相比足足增长了一倍多。通过对比近14年教育部发布的权威数据能够清晰地看到预科教育生源数量的巨大变化。
如上圖所示,自2003年~2016年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年增长率变化幅度巨大。14年间增长率最高的2004年增长人数超过了上一年人数的1/3多,增长率达到了35.23%。从总体数据统计情况看,14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66%,通过折线图的方式展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具体年度增减率变化情况,如下图。
学生数量的急剧变化也自然意味着相对应的教育工作要有所改变,需要我们以恰当的历史观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引我们选择更好的方式做好预科教育工作。
(二)预科教育的社会发展意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渠道,它能够保证偏远落后地区少数民族青年共享高等教育资源。否则,通过正常高考,个别地区可能很难考上或只有极少数人能有机会进人大学殿堂或享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另外,预科教育模式发挥着特殊的桥梁作用,它是造就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金色桥梁。这种说法已经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和国家领导等许多人的认可。因为历史上预科招生计划一般是根据地方人才需求确定专业,从而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紧缺人才。另外,从现实层面看,我国人口中55个少数民族有30个左右是跨境民族,这就为对外交流开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我国一共有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民族自治地方占据86%之多;全国边境县共135个,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据79%。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传统意义上人们理解的屯垦戍边的重要职责任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各少数民族同胞在做。所以说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资源储备、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等方面看,努力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特别是要做好具有鲜明特殊意义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
二、预科教育的“新时代”思考
(一)对预科办学称谓内涵的新思考。自1984年预科被确立为与专科、本科并存的不同教育形式的初期,人们便习惯于将预科称为“预科班”。人们对其以预科班之名的自然称谓一方面是对民族班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预科班招生数量较小、教学时限较短等客观原因的潜意识认知使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人们对预科教育仍具有“短训班、培训班”等性质的模糊概念。但事实上,教育工作再小也是大事,民族教育工作更是关乎全局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理清预科办学的内涵定位。预科办学首先是一种有历史经验、有基本路径、有管理体系、有发展规模的相对成熟的教育形式,预科班是预科教育的具体体现形式或是对办学形式的具体称谓。人们在思想深处必须提升认识,用教育事业的全局观念对待预科办学工作,不能一味地被预科班基础概念禁锢;另外,从归属范畴层面看,预科教育既是民族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形式就要体现传统民族文化和依托民族区域发展等特征,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就要注重学生个体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对预科教育传统“预补”观念的新思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诞生之初,人们就结合该教育模式下对应的学生群体特征和阶段性教育使命确立了“补足高中所缺”“预好大学所需”两项基本任务。各预科教育培养学校根据培养学生群体的不同需要也有所侧重,但基本可以归结为“以补为主”“以预为主”和“预补结合”等思想。这种针对性较强的预补思维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培养效果,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认可。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面对预科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和稳定发展趋势,传统的“预补”观念也同样要跟紧发展步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群体对升人大学学习的机会远不如从前的预科生那么珍惜,如何创设令自己满意的学习生活成了比较重要的追求。这些历史发展的变化也同样体现在其他的教育形式之中,如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等客观发展变化的现实回应。通过调查,学生直言:“选择预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厌倦了高中的知识学习,如果自己还想继续学习的话就选择回高中复读了。”所以学生选择进入预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拒绝。因此预科教育在继续贯彻原始的“预补”理念时也自然会遇到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上的“预补”经验进行模式创新和内容更新。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将基本概念、体系脉络和学科思维等作为教育体系的支撑方式,使学生首先对所有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基本轮廓,在知识用途和应用方法的角度让学生作出自主的选择和判断,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学生通过学习预科英语,如果仍不能完成一些英语知识测试,但能够知道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基本体系、应用范畴和语境技巧等内容即是在知识层面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对预科教育主体内容的新思考。当前,我国社会总体发展迈入新的机遇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恰逢关键期,各级各类教育活动均应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深入思考,挖掘潜力,寻找教育活动新的突破口。十八大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具体落实立德树人精神提供了较好的目标指导,这样立德树人和发展核心素养自然成为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2016年12月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主席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具体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主体,教育活动的内容主体是保证对象主体是否满意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以及通过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各项要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有着天然的特殊身份,接受着特殊阶段的教育,也自然承载着特殊历史责任,既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倡导者和标志性代表。预科教育阶段的升学压力有限,课时数相对充裕,结合当前教育工作主流精神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思政教育、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等专题教育是必要的;同时,将这些主流思想融入国家规定的预科教育课程是必须的。
总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事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其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层面,2015年1月教育部组织成立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工作委员会,专门针对预科教育开展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工作;2015年6月开展了全国预科教育会考试点考试;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随后召开了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这样,预科教育专门指导机构的成立,以及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等都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为我国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迈入“新时代”奠定了较好的外部基础。预科教育相关人员应掌握历史机遇,在我国社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