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背景下经管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01-05韩二东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5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韩二东

摘 要:针对当前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经管类通识课程的现状,论证分析管理通识课程教育改革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与核心课程的衔接等角度,提出高校实施管理类通识课程教育的具体改革措施。在全面倡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新形势下,为管理学通识课程教育改革提供改进路径及思路,能够适应非经管类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毕业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5.085

0 引言

2018年8月,在“一带一路”建设五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建立责权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共创双赢。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经管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要求毕业生具备计算机、调查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综合技能,但是当前经管类的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造成了较大的阻力。如何对经管类专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将经管类通识课程纳入经管类专业课程考核,是该类毕业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基础保障。

本文基于对管理类通识课程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指出在高校非经管类专业开展经管类通识课程的意义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案,该课程体系将成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类课程改革提供前进思路和建设路径。

1 经管类通识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明确指出要培养具备科学探索精神,具备责任感,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及精神文明素质的综合性全面发展人才。而经管类通识教育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路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类型的培养环节当中,尽全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以达到社会各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培养学生以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锻炼,学习方法的掌握,加强对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经管类通识课程在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展较为迅速,在很多高校也准备被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当中,可以辅助学生掌握好自身的核心课程,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为应用型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十三五”教育规划已经明确把创新创业作为重点改革内容,也逐步把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社会学科选修课程,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经管类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等,毕业生走入企业之后还需要具备时间规划、进度协调等辅助性技能。在非经管类专业普及管理學科通识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逐步加强思考深度,对于将来所从事工作岗位具有促进作用。再加上深层次专业领域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综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人文素养,也能够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素养。

基于以上分析,在高等院校推行非经管类通识课程很有必要,而且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此外,此类课程本身也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改革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新型课程体系改革探索的需要。

2 管理类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管理类通识课程起步较晚,起初只是在非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入管理类课程,对于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来说无非是添加几门课程的问题,通识课程的改革系统性不强,添加的几门课程很难构建学生的管理型思维,难以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起到足够的帮助。此后经过几年的沉淀积累,管理类通识课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相关课程的师资水平建设、相关课程编制、教学体系改革研讨、教育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教学实践等环节都在逐步完善。但是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

(1)所开设的管理类通识课程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及随意性。不同高校专业建设存在较大差异,优势专业差异较大,对于那些经管类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校,对于管理类通识课程普遍较为重视,开展也较为迅速;而对于经管类专业发展水平较为薄弱的高校,相关通识课程的开展状况堪忧。例如在工程类工科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主要是项目管理,上课的老师往往没有项目管理经验,对课程的教学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性不强,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难以协调统一。

(2)开设的通识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多数开展的通识课程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虽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广度,但是与本专业没有合理的结合度,甚至于没有联系,学生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3)管理理论没有应用到实际操作层面,与实践活动脱节。很多通识课程没有找到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学生在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中很难体会通识课程的具体价值,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使得通识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4)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当前,通识课程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陈旧;通识课程的师资大多来自经管类学院自身的教师,他们是在承担本学院学生教学任务以外去承担通识课程的,难免对通识课程的投入不足,造成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和实际操作性。

3 经管类通识课程改革措施探讨

从普通高校经管类通识课程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在非经管类学生通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如下具体改进措施。

3.1 以创新创业整体课程要求建立经管类通识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针对开设经管类通识课程的非经管类课程特点,将通识课程与本专业各类课程融合,建立综合性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模式。通过对大量企业的走访调研,摸清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逐步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方案当中突出专业自身的特点,同时能够反映出通识课程存在的价值。在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当中,注重校企协同合作,让企业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咨询建议。举办各种经管类通识教育培训班,高校与本地区知名企业共同建立管理类资源库、创新创业基地等,在高校和企业之间营造一个较为良好的经管类通识教育培养环境,以此推动经管类通识教育课程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保证产学研转化的效率。

3.2 提高经管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稳步提升经管类通识课程师资水平

与传统课程师资力量的培养相比,通识课程师资力量的培养严重不足,既有重视程度的原因,也有学科建设体系的原因,使得经管类通识课程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度欠缺很多。从实际来说,毫无疑问,要普及经管类通识课程需要与学生本身的专业对接,要让通识课程为学生的专业服务,建立更加通俗易懂的知识体系,提升通俗课程实践性内容的比例,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通识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参与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应当积极利用课余实践参与企业生产、研发活动,同时,邀请知名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双重指导下,接触到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再加上教学环节的开展,保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优化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3.3 追踪时代发展脉搏,适时更新通识课程教学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逐步开展,对经管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相关课程能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或工作岗位的锻炼提升提供帮助。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管理类通识课程能够让学生在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活动中形成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技能(包括对自身自律性的管理、工作岗位协调性的管理),让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在工作、生活以及创新创业过程中合理使用管理手段。

目前,经管类通识课程的开展是非常频繁的,在课程设置方面除遵循非经管类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外,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融入对应专业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管理职能部分和结合专业特色的管理知识部分。其中专业管理部分着重关注专业和行业特征,围绕学生本专业建设开展,为本专业教育教学服务。例如在建筑类专业中设置项目管理课程,项目风险管理等;在计算机专业中,设置项目运营和创业管理等课程;这些都是围绕学生所需核心内容展开的。

3.4 大力改革经管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

要改革经管类专业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首先需要明确在创新创业全局教育的模式下开展,由学校、企业以及各企业团体共同协调合作培养各行业所需高水平的專业技术人才,在人才教学体系规划中,体现出所需内容和具体开设的课程。教学方面,方式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路径,注重基于创新创业实践的项目管理手段,在常规授课方式基础上增加网络学习平台,增加分组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创新创业大赛,撰写专业水平较高的创业计划书,逐步掌握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经管类通识课程的开展,保证教学方法的使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1)教学辅助手段的合理搭配。除了常规使用的教学PPT以外,联合使用视频、动画、图像和VR实验室等各种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在仿真模拟的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加强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例如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学习论坛、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教与学的沟通可采用微信、QQ、论坛帖子等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律性。

(2) 理论、案例、实践操作等教学环节的融合。通识课程理论是基础,案例分析加深对课程理论的应用,实践操作的开展保证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发现问题(包括本专业所涉及的问题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的能力,要能够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对结果要有必要的讨论过程。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熟悉企业实际运作过程的主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学到管理学知识,参与到各种组织环节当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提升应变力、培养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进入职场,成为公司运作链条的某一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合理使用“翻转课堂”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传统课堂的形式,采用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经管类通识课程的教学中,“翻转课堂”需要合理的使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和创新思考能力。但是要注意避免“只学不教”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感,影响通识课程教学效果。

(4)采用“企业家进课堂”、专业学科竞赛等方式拓展教学形式。“企业家进课堂”指的是专业教师定期邀请相关行业的知名企业人士进入高校课堂,为学生讲授企业运作、经营的具体过程,让学生真切的体会真实案例;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让学生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沟通,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在交流中体会管理意识、管理思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性。专业学科竞赛种类形式较多,这几年大力推动的有创新创业大赛、管理知识应用大赛、工商管理领域模拟活动竞赛等,通过学生组队参与学科竞赛,在团结协作中让学生体验实践操作的价值,激发非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 结论

在创新创业大力推行的背景下,经管类通识课程逐步纳入到普通高校各种专业中,包括各类理工科专业、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管理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加上实践活动的逐步参与,在实践环节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操守。本文从经管类通识课程发展改革的角度出发,基于对高校经管类通识课程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管理类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高校非经管类专业开展经管类通识课程的措施和手段,通过改革达到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此项改革能够适应当前创新创业发展的需求,是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为通识课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谷良俊.通识教育中《管理学》教学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260-262.

[2]王惠琴.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管理学教育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224-224.

[3]王建增.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管理学刊,2010,23(04):84-86.

[4]厉旭云,梅汝焕,叶治国,富丽琴,夏强,陆源.高校实验教学研究的发展及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3):131-135+197.

[5]安富海,王鉴.近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6,37(01):47-54+125.

[6]保罗·基尔希纳,约翰·斯维勒,理查德·克拉克等.为什么“少教不教”不管用——建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教学、体验教学与探究教学失败析因[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2):16-29+55.

[7]姚利民,贺光明,段文彧等.自主发展与学校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策略探寻[J].大学教育科学,2018,(02):43-49+67.

[8]林丽青.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1):28-31.

[9]王鉴,安富海,李泽林.“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7,38(11):105-116.

[10]王岚,王永会,计然.教学学术能力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培训改革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95-100+107.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