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01-05韦联桂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但当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方向不明确、缺少后劲等困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2017年6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成因,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掌握的基础工作与如何更合理地优化和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的书,该书提出了有效的发展路径,将为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该书详细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思维工程化、项目化;二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进程中缺少协同创新的思路和开放性的视野;三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资源匮乏、资源分配和利用都不合理的现象。高校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高校的转型和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该书分析了造成当前高校创新創业教育出现困局的成因。从客观角度来看,地方高校的发展不仅受地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限制,还受高校自身发展现状的制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优化改革,高校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地方高校难以摆脱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困境。从主观角度来看,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存在误区;二是高校没有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点环节,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资源分配和利用也不合理;三是缺少协同创新思维,无论是高校内部还是与外部之间都没有形成合力;四是缺少健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缺少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该书根据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缺陷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书中指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教育的现实意义,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短期内无法实现,地方高校在研究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把握,还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能力,厘清创新与创业的内涵和两者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知行合一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位置,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地方高校正面临着转型的战略选择,必须明确创新创业的定位,认清高校发展面临的环境,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抓住机遇,在实践中探索出真正符合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此外,要整合优化有效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和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该书为资源优化整合提供了具体的路径。首先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必须培育一支专业能力和素质都很强的教师队伍,对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师资源提高整体的创新创业师资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其次是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建立在本校专业学科的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此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网络课程平台,选择与本校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合的课程资源。其次高校还要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自主整合和开发一批适合学校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最后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加大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该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深入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发展路径,为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经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地方性高校在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该书,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创业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推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广西驻邕经管类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7C415)的阶段性成果]
(韦联桂/硕士,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