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2018-01-05刘颖邹艳惠李默玉陈立涛张雪莲王鑫白玫张广成

中外医疗 2018年26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冠心病

刘颖 邹艳惠 李默玉 陈立涛 张雪莲 王鑫 白玫 张广成

[摘要]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内sCD4、CRP、vWF的水平,探究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的关系。 结果 AMI组sCD14、vWF、CRP水平分别为(12.24±8.23)μg/mL、(175.25±35.91)%、(10.35±6.15)mg/L,明显高于UA组(9.15±7.58)μg/mL、(153.66±35.91)%、(6.51±4.28)mg/L,但两组间数值差异无统计这意义(P>0.05),而AMI组与UA组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5);将sCD14与血浆vWF、CRP间行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发现,sCD14与vWF、CRP之间皆有直线关系(t=0.57、0.31,P<0.05)。结论 sCD14的提高可以导致vWF、CRP的升高,前者可以增强体内炎症反应,并使斑块破裂,后者会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 可溶性CD14;冠心病;内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9(b)-00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le CD14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angina pectoris group,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group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disease. The levels of sCD4, CRP and vWF in plasma were detected in each grou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le CD14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explo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sCD14, vWF and CRP in AMI group were (12.24±8.23)μg/mL,(175.25±35.91)%, and (10.35±6.15) mg/L,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UA group (9.15±7.58)μg/L, (153.66±35.91)%, (6.51±4.28)mg/L,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while AMI group and U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 sCD14 was correlated with plasma vWF and CRP.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CD14 and vWF and CRP(r=0.57, 0.31, P<0.05).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sCD14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vWF and CRP. The former can enhan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the body and rupture the plaque. The latter will accelerate the damag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uses thrombosis and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ate.

[Key words] Soluble CD14;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ndothelial cells

据相关统计学资料显示,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趋势,这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1]。有学者认为,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炎症反应的触发与扩大已然成了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而CD14是一类微生物产物的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将会被激活,从而分泌释放一系列的炎症因子。为了探究可溶性CD14与冠心病间的关系,该研究方便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内sCD4、CRP、vWF的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男82例,女48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为(56.2±5.9)岁。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32例、不稳定心绞痛(UA)組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与对照组22例。SA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2±4.8)岁,平均病程(7.8±2.3)个月。UA组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4±4.6)岁,平均病程(7.0±1.8)个月。AMI组男2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4±4.0)岁,平均病程(6.9±2.1)个月。对照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0±3.2)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稳定性心绞痛:胸痛发作通常有明确的诱因,且发作时间较为固定,疼痛较轻,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行影像学检查,至少有一支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2]。②不稳定型心绞痛: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2000年版)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3]。③急性心肌梗死: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建议》(2001年版)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4]。④对照组患者皆出现心绞痛症状,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患者均知情同意该研究,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嘱其空腹,于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1 mL,用Elisa法测定sCD14、vWF、CRP水平,其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各因素的影响分析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MI组sCD14、vWF、CRP水平明显高于UA组,但两组间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MI组与UA组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5),见表1。

将sCD14与血浆vWF、CRP间行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发现,sCD14与vWF、CRP之间皆有直线关系(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医疗技术水平提高、药物研发的不断突破,虽然在冠心病的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旧不能完全攻克冠心病难题。因此,从冠心病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有利于创新或改变冠心病的诊断方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部分学者提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机体炎症反应的进展。而CD14作为受体可与相应的配体结合,从而激活了的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将分泌释生长因子、黏附因子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因此,研究CD14与冠心病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栓的产生主要为血管内皮的破坏与动脉周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CRP是一类急性反应蛋白,已有研究证明,其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而vWF由内皮细胞合成,其主要贮存于胞质,内皮细胞被破坏时,其水平将大大提供,因此可以作为内皮细胞的标志物。亦有相关研究探究了CD14与相关炎症指标间的关系,冠心病患者中CD14、CRP分别为(10.25±3.65)μg/mL、(8.25±1.2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0±0.35)μg/mL、(1.29±0.62)mg/mL],且CD14与CRP间关系密切(r=0.39,P<0.05),而与IL-6、vWF间无相关性(r=1.21,P>0.05),同时,作者认为CRP与CD14间的相关性可能是偶然的结果,并提出CD14与炎症因子间无明显相关性的结论[6]。

而该研究结果发现AMI组sCD14、vWF、CRP水平分别为(12.24±8.23)μg/mL、(175.25±35.91)%、(10.35±6.15)mg/L明显高于UA组[(9.15±7.58)μg/mL、(153.66±35.91)%、(6.51±4.28)mg/L],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MI组与UA组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5),这表明随着病情的加重,CD14、vWF与CRP水平皆有所增加。为研究sCD14与血浆vWF、CRP间是否存在关系,该研究将sCD14与血浆vWF、CRP间行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发现,sCD14与vWF、CRP之间皆有直线关系(r=0.57、0.31,P<0.05),这表明,sCD的升高会导致vWF、CRP水平的提高。该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结果相互矛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以往研究中仅仅对比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间CD14、vWF与CRP水平,而忽略了对不稳定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如此一来,随着CD4水平的提高,炎症反应越发活跃,vWF、CRP水平亦会随之升高,这将导致患者体内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甚至破裂,从而产生血栓,大大增加了冠心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10]。

综上所述,sCD14的提高可以导致vWF、CRP的升高,前者可以增强体内炎症反应,并使斑块破裂,后者会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余波,艾芬,李维,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6):3663-3665.

[2] 王维展,齐洪娜,高繤,等.可溶性CD14亚型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9):1159-1165.

[3] 何佳起,齊洪娜,张建军,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可溶性CD14亚型在丹参川芎嗪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3):3924-3927.

[4] 刘亚晶,李春明,亢宏山,等.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J].中成药,2017,39(9):1795-1799.

[5] 徐丹萍,章彤彤,王青,等.胃癌患者外周血HLA-G表达水平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6,36(7):487-493.

[6] 王维展,李敬,朱保月,等.百草枯解毒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治疗对APP患者的疗效及Presepsin的临床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11):967-972.

[7] 卢丽珊,卢新兆,郑艳斌,等.血清可溶性CD14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4):2487-2488.

[8] 杨漫沩,何晓玲,刘欣,等.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心绞痛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1):17-19.

[9] 褚婷婷,韩清华.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远期心脏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4):517-519.

[10] 饶李亮.麝香保心丸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22):3-4.

(收稿日期:2018-06-10)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血红素加氧酶-1对TNF-α引起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