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人情怀俱“意”中,循“意”解得诗人情

2018-01-05宋大全

关键词:新诗意蕴古诗

宋大全

【摘要】 说“浅说”,倒不完全是谦虚,而是在新诗(或白话诗歌)教学无人理睬的大背景下,笔者自己对新诗的理解和教学主要还是随大流的,不敢把太多心思放在这上面,毕竟考试成绩才是“王道”。

【關键词】 诗人情怀 人情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0-010-010

实话实说,新诗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地位之轻,轻到连“戏剧”都不如,戏剧还有点“鸡肋”的味道,而新诗则完全是“多余”的,很多老师甚至直接跳过新诗单元。自然,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完全把板子打在语文教师身上,在应试教育的大棍下、在上压下逼的“分数”面前,老师也是极端的无奈——环境所逼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借口放弃新诗教学,如果我们稍加用心,这方面也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新诗教学如果抓住了关键,也可以在不影响考试“分数”的前提下,给学生一个惊喜的——既不耽误时间,也能够领略到到新诗的种种妙处。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新诗教学谈点一己之得,写出来既供同行参考,也希望得到方家指正,好使自己今后在新诗教学中更有成效。

我把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权称为“新诗‘五意教学法”——由浅入深分为五步:

第一步:反复诵读,体会新诗“意味”。诗歌是最适宜于诵读的文学,新诗亦如此。诗歌本是一种状态,每一位作者写出的每一首诗歌,都表现了作者当时的一种生活情形,都是诗人生活的“世味”在诗歌语言上的体现,所以我们反复熟练地诵读诗歌,就能够体会到诗人在诗歌里表达出的那种独特的“意味”。诵读新诗,要重点有三:一是把握诗歌的“节奏”,新诗不像古诗那样节奏相对固定,故更难掌握,这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二是要注意新诗的语调,这也与古诗有较大的区别,古诗即使不是格律诗,音调也是平仄交错的,而新诗肯定也是抑扬顿挫,但并不明显,需要教师指点;三是要注意轻重和语速,古诗在这方面变化相对小一些,新诗的变化大得多,这也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具体作品进行示范。新诗语调也是高低起伏、平仄有间,但绝不是古诗那种比较严格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轻声读音,但新诗一样要根据诗意轻重、缓急,或由重转轻,由快转慢,或反过来。

第二步:纵观整体,寻找新诗“意象”。这是欣赏新诗最为浅显但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意象”一词的精确定义虽然有争论,但大家还是有一个基本一致的意见,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诗人心中(或说诗歌中)具体的物象,古诗如此,新诗也一样。这一步比较简单,新诗中“意象”还是相对较为明确,大多数学生能够把一首诗中的大多数的意象找得出来,即使有一两个比较隐晦一点的意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提示,学生最终还是可以找出来的。如此,最起码就已经让学生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写了些什么,做好了这一步,也才有可能进入到下一步的分析与欣赏。当然有的诗歌意象稍一提示,学生马上就会明白过来;而有的则需要教师点化,因为它可能有些隐晦,不易找出。

第三步:相互探讨,感悟新诗“意境”。“意境”比起“意象”要抽象很多,但我们可以简单一点理解,它就是诗歌描绘的画面。每一首诗都描绘有特定的画面,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作者描绘的那个画面呈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这一步先要做点“翻译”工作,就是把作者“诗话”般的语言译成学生自己的“散文化”语言,明白诗歌的“画面”后,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因为它较抽象,并有一定的主观性,学生把握起来就难一点,这时老师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探讨,让大家一起去感悟。经过这一步的整理。诗歌整个画面表现了出来,诗人的真实心境也就由此而出了。

第四步:知人论世,理解新诗“意旨”。所谓“意旨”,说白一点就是诗歌的主旨或中心。“诗言志”,作者通过系列意象,刻画出一种意境,表现出某种意味,但写这些东西,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旨意”呢?作者的情趣(意味)可以从诗中读出来,但作者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某种情趣写出来呈现给大家就完事儿了吗?很显然不是这样。要明白这点,就要我们做到读诗读文时常说的“知人论世”了,就要教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做点“传授”的功夫了(当然,现在网络媒体这样发达,学生自己也可以上网搜寻,但一是怕学生没有时间,二是可能学生一下抓不住重点),以此来“追寻”诗歌的“意旨”。这一步有一定难度,多数时候需要学生探讨。只有在明白新诗主旨的时候,才算步入新诗欣赏的厅堂。

第五步:尝试创作,领略新诗“意蕴”。歌德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这是欣赏理解新诗最难的一点,并且往往是见仁见智。如何才能使学生有点收获呢,这个问题在新诗的教学中,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如何“解决”它,可以把作为课堂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得一算一,得二算二,但我以为最直接的办法还不在于此,而在于让学生尝试创作——学习写新诗。因为新诗的格律要求如字的平仄、对仗等等都很宽松,学生写起来还是容易上手的(当然写得好不好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我们读诗,获得一种审美感受,然后沿着这种精神体验,去体味作者在诗歌中隐含着的由个体到整体、由浅层到深层的“潜”意义,领略到诗人在作品中的“真正”思想相对容易,但真的动手写起来,却往往眼高手低。但这没有关系,只要学生愿意去做,好不好只是时间问题,会了,再不停地探索、修改,“好”也是迟早的事儿,更为重要的是,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让他们亲身去实践,才知道如何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巧妙”地融进诗歌中,也就才能够领略到作者可能如何把他们自己心里的想法(“意蕴”)融入诗里,这样就比较容易地领略诗歌的“意蕴”了。

我们沿着这“五意”,由浅入深地去解读、品味新诗,对学生而言,虽浅近,但终会有一定的收获的。

猜你喜欢

新诗意蕴古诗
张应弛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劳劳亭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名师读意林
“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特别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