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变得简单

2018-01-05孙萧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课文

孙萧白

怎样打造高效的课堂,进行有效的训练?我认为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语文味”,另一个是“简单”。“语文味”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学生能运用习得的语言独立阅读,交流。“简单” 不是走过场,而是立足于教材,基于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体验,优化教学内容,选择重要的教学生长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学环节外在的简单与内在的精练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在《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一文中这样阐述:“语文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起来,从而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如此进行语文教学,其效率怎么能高得起来呢?”所以,当前的语文课堂,老师要慎重、有节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坚决摒弃烦琐分析的一言堂模式,要倡导架构合作的高效课堂。

关注文本,因文而异——课堂结构求“简”。文本特点主要关注的是文本的“体裁”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本其教学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把握不同体裁文本的特点,设计简单而又精练的教学环节,在简化自己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关注学生,因时而异——自读时间留“足”。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獨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问,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形式的简单与应用的合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出发,设计出高效的教学方法,力争做到让学生一课有一得。“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提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的引线,问题的质量体现本课的训练重点。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精”“度”“情”“评”。

“精”,指精练。教师课前要认真地钻研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一两个问题,形成模块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小组中交流。

“度”,指有思维度和梯度。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抓住教材重点和难点,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情”,指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能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学。

“评”,我认为很重要。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这里的评价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首先要鲜明地指出学生回答得“对不对”,其次要评“好不好”。教师的表扬要有实指性,不空泛。

巧妙运用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当学生答完后,可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如同桌互评、小组互评,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补充,能力强的学生思维更加有序,表达更加流畅,能力暂时弱的同学能得到帮助与提高。

多边互动,张扬学生个性的平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教师要创设情境,架构教学模块,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究课文,与文本对话,在和同学的交流、碰撞中生成结论。最后在全班反馈时,老师适时地点拨启发,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

1.用好语文书,敢于开发与利用教材。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这几篇课文时,我就注意环境描写教学的渗透。我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环境描写,透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情感和文章中心。

2.挖掘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这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的能力也在运用中得到提高。

3.借“力”丰富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用百科全书似的网络查阅资料、图片,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题型的分层

练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练习,既能夯实学生课堂所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维。我认为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巩固双基,重点突出。许多双基知识分散在不同课文中,教师要注意教材整合,使学生更加系统、清晰地掌握区分。

2.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这里的“读写结合”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准确把握一篇课文的亮点,设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提高。

3.适度拓展,全面提升。不难发现,语文成绩的提高很难通过题海战术实现,要靠学生的海量阅读。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大量阅读,快乐阅读。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课堂要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回归语文本质,从学生实际出发,没有过多的“细枝密叶”,却“瘦劲秀挺”,让一枝“语文课堂之花”催生学生“春意盎然百花开”。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交流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