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体验,触发初中生语文思维
2018-01-05王军
王军
新课程推进以来,初中语文学科的价值认知不再仅被认为是教学科目,更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和人文底蕴。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更注重孩子在学习中所受到的精神熏陶和思维能力提升。本文将从生动导入、转换角色和链接生活三方面入手,阐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立足于本土,将思维培养渗透在语文课堂活动之中。
一、生动导入,触动感知
教育在于唤醒。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丰富的课前实践、引导活动让学生的心灵真正接触文本,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学习活动。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描写景色的散文,采用山水、城市及人们的活动的视角来详细介绍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多个元素组合构建绝妙的冬景图。在导入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些冬天的美景图,并且特别选择了济南的冬为导入的关键点,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等各类资料,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冬天济南的美景。在导入的推动下,很多学生都认识到济南的冬天没有皑皑的白雪,没有刺骨的寒风,有的只是一份“温晴”,从而形成了对这一独特美景的喜爱之情。这样灵活生动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逐渐步入佳境,在接下来的深入讲授环节就更容易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转换角色,自主学习
教师们经过较长时间的新教学探索后,均会意识到以往的课堂教学过于单调。教学是多边的活动,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有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教师逐一解决重点及难点知识后,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其他同学产生碰撞。
《威尼斯商人(节选)》这篇文章,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节。我首先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角色进行阅读,以读为本来培养孩子的語感,渗透思维训练。其次是把“演”的时间留给学生,激励他们根据平时村里戏班的表演对法庭的片段进行剧本的编演。同学们借助服装、表情等元素利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安东尼奥的仁慈和友善、夏洛克作为高利贷者的贪婪和残忍,以及鲍西亚所扮演的律师机智聪明,行事果断,让剧本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更立体。在较为自由的自主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打开更为顺利,创造力自然形成。
三、链接生活,多元发散
想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综合发展,在教学时语文教师绝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基本能力的形成到位后还应结合实际的生活让学生融入当地,体会民俗民情。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提升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解析能力。
以《背影》为例,文章聚焦父亲的背影,阐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与感恩之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背影入手,让学生在初步研读的同时,学习朱自清的描述手法、语言特点,将这篇文章的情节和自己的实际生活链接起来,用笔来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这种生活实际的链接下,有的学生从父母的白发入手,有的学生从一碗米饭入手,将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凡的点滴描写出来,感人至深。由此可见,基于实践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利于展开思维的情境,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的煎熬,自己参与体验所获得的感受也最能记忆深刻。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知识,将语文学习作为思维培养的摇篮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活动。它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创新潜质,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可以从体验感知的触动入手,促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对知识内容认真思考,对生活主动链接,鼓励学生思维的发散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越江中学语文教师。